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科华数能:构网型储能再出新,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来源:科华数能   发布时间:2025-04-14 18:41:51

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构网型储能更是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科华数能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精神,在构网型储能的探索之路上,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4月11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分论坛活动中,科华数能以《大规模储能电站构网型技术探索》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深入剖析了行业现状与构网型储能技术进展及使命,重点分享了其先进的液冷簇级 PCS 系统解决方案和众多成功的项目实践,赢得现场专家、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同。

科华数能指出,随着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系统惯性减小,电网稳定性面临挑战。构网型技术能够让储能系统模拟同步发电机的功能,主动响应、支撑并增强电网惯量、频率、电压、短路电流且具有一定维持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有力的支撑,有效解决电网适应问题。当下,构网型储能技术越来越成熟,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应用潜力巨大。在微电网支撑领域,可适配大小各异的无电地区微电网,满足高海拔等特殊区域的供电需求,保证微电网的可用性;在电网黑启动方面,可作为地区黑启动电源,提升电网应急能力,实现大电网快速恢复;在电网稳定支撑方面,巧妙解决局部电网稳定难题,增强关键厂站的送电、受电能力,能够提供坚实的电压支撑,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

在构网型储能领域,科华数能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峰会期间最新发布的液冷簇级PCS储能解决方案,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现有产品谱系,拓宽了产品应用场景,更是将科华数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创新推向了新高度。

在技术迭代方面,新一代液冷簇级管理 PCS实现了超高功率密度,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为储能设备的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在构网性能上,新品具备全域构网支撑能力,表现堪称卓越。能在复杂电网环境下稳定运行,甚至可以实现 3 倍过载可靠运行,不仅拥有毫秒级功率响应和微秒级电压构建能力,还具备自适应宽短路比、多协同群黑启、网域级黑启动等强大功能。在散热方面,新品采用全液冷散热和新型冷板专利设计,如同给设备安装了一个强力 “空调”,即便在 50℃的高温环境下PCS仍能保持不降额稳定运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一升级也使得系统寿命提升 25% +。在结构防护方面,新品具备 IP66+C5 防腐复合防护,且经过多种严苛环境测试验证,无论是雨雪风沙,还是高腐蚀环境,都能“轻松应对”。此外,新品的适配性也极为灵活。在电芯匹配上,大小容量兼容,同时也可以满足2h储能或4h应用场景需求,提升了系统可用性。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展现了科华数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深厚实力,更为构网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依托37年深厚的电力电子技术底蕴和4000多个新能源项目开发经验,科华数能在百兆瓦级大规模长时构网储能应用场景上拥有领先的竞争优势。从2007至今,科华数能构网储能出货超1GW。在多元区域构网项目探索中,科华数能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从微电网构网实践到强过载构网黑启动,从海岛、偏远地区到新能源区域的弱电网、强电网,各种工况场景都留下了科华数能的足迹。2024年,科华数能成为国内首家通过中国电科院全项构网验证测试的企业,这标志着其构网型储能技术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2025年,交付了新疆克州300MW/1200MWh构网型储能项目、西藏阿里地区高海拔独立构网型60MW300MWh 储能项目提供全容量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方案,为GWh级构网型储能和超高海拔储能电站实践树立标杆。

作为构网型储能领域的先锋力量,科华数能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电网的稳定运行和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科华数能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储能行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引领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414/50001752.html

新闻介绍:

科华数能指出,随着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系统惯性减小,电网稳定性面临挑战。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展现了科华数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深厚实力,更为构网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方向。从2007至今,科华数能构网储能出货超1GW。2024年,科华数能成为国内首家通过中国电科院全项构网验证测试的企业,这标志着其构网型储能技术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