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网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国家管网”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国家管网”最新资讯信息。关于“国家管网”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国家管网

为持续推动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不断提升科技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切实保障关键技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快推进高水平能源科技自立自强,我局组织了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及评定工作。
国家能源局 重大技术装备 能源领域 
11月14日-15日,第三届石油石化采购与供应链技术创新交流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联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国家能源、中国中化、延长石油等领军企业共同举办,协鑫集成参加盛会并代表出席论坛发言。
协鑫能科 新型储能 电网侧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有效措施,对提升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电力数字化研讨会 能源产业 
12月19日,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揭牌活动在上海举行。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了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一行。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揭牌活动。
国家管网 储能技术 上海 
2024年1月16日, 中国电气装备官微披露,拟于上海成立储能子公司,意味着又一重量级储能企业即将落地!
中国电气 储能 招聘 
行业激战正酣之时,储能领域再入一超级大玩家!
近日,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赵罡,注册资本5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矿产资源勘查、建设工程设计、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报告编制服务、储能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非食用盐加工等。
储能 货物进出口 储能技术 
“十三五”期间,上海能源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在能源安全保障、结构优化、改革创新和服务民生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十四五”上海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5月27日,上海黄浦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对区人大三届四次会议 第011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用户侧 新型储能 储能应用 
新能源+储能发展驱动力强劲。近日,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家能源集团西部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亿。股权显示,其为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00%持股,后者为国家能

4月28日,全国储能容量最大、转换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淮安正式开工。该项目是2024年江苏省重大项目,由省国信集团牵头,联合省属国企苏盐集团和市属国企淮安产投公司,利用淮安市蒋南矿区已采空的90万立方米盐穴资源,建设两套30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采用全国产化设备,实行熔盐储热高温方案,设计转换效率达71%以上,同时具备调相和黑启动功能,预计明年6月首套机组投产、明年底全面投产。首套机组投产后,可实现每天压缩16小时、发电8小时,储能量相当于240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水平。项目的建设,对于攻
压缩空气 储能项目 储能容量 
记者从国家管网获悉,国内首次全尺寸掺氢天然气管道,封闭空间泄漏燃爆试验日前成功实施。填补了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掺氢燃爆验证试验的空白,为实现天然气长输管道掺氢输送技术自主可控奠定了基础。
氢能 天然气 
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做好“双碳”工作,能源行业如何把握好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的原则?立足基本国情,怎样实现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全国两会期间,中能传媒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

3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新型储能 风光基地建设 可再生能源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2023年重点工作包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5.3%”;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推动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作为与这些电力公司连接的认证设备。

1月22日,湖南省发改委发布《2024“湘”这么干⑥ | 省能源局: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知》指出,突出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完善新能源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全力推动2023年重点风光项目建设,合理确定2024年风光项目清单;鼓励和规范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加快推进已核准抽蓄项目开工建设。
能源集团 低碳 风光项目 
市发展改革委扎实推进“十项行动”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部门动态_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_政务信息<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images/public.css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坚持统筹能源发展与安全,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一、扎实做好能源供

2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甘肃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11月9日,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印发,规划提出,共建绿色能源产业体系。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立足“煤电+新能源+储能电站”三位一体,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煤电联营和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的消息显示,6月20日-22日,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第190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期间,由中国、美国、韩国和日本共同牵头修订的UN GTR No.1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以下简称: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法规)经各缔约方投票表决,获得全票通过。

索比储能网讯:摘要: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运行快速恢复,能源政策内容重点主要体现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保障能力、促进传统石化能源更多向与新能源相融合的系统重构方向发展、各类能源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统领文件。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1+N

大数据中心、石油平台、油库、煤矿......近两年,储能集装箱开始走入越来越多的场景,超大充电宝成为各界的能量源。

大数据中心、石油平台、油库、煤矿……近两年,储能集装箱开始走入越来越多的场景,超大“充电宝”成为各界的能量之源。除了日趋成熟的风电场、光伏电站、火电厂等配套储能的应用,各种缺电、用电大户成为储能技术的最佳用武之地。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应用案例的

3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2022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多家大型央企纷纷进军储能行业,反映出储能领域成为央企转型的重要方向。去年年底至今年3月,已有5家与储能业务相关的央企公司及机构成立。
储能领域 储能市场 储能行业 
6月6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50年,深圳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83%,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围绕新型储能、智能电网等优势领域,以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写作配套水平。重点推进新型储能发展工程,持续壮大以电化学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扩宽电化学储能原料采购渠道,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布局上游矿产资源;超前布局固态电池等下一代前沿电池技术,推动产业向价

新能源转型的浪潮,浩浩荡荡而来,如黎明时温暖的阳光,亦如珠玑落盘的春雨。新型储能被认为是能源转型破局的关键所在!
新型储能 可再生能源 电力系统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巩固拓展战略性优势产业。抓好《“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组织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监测项目库。做好“十四五”第一批能源研发创新平台认定,加强创新平台考核评价和日常管理。巩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优势,加快风电、光伏技术迭代研发,突破一批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

5月1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释放电力市场活力、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探索推进抽水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