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制冷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高效制冷”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高效制冷”最新资讯信息。关于“高效制冷”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高效制冷

《计划》指出,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建设。推进新型储能试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光伏+储能”一体化试点创建,重点突破电源侧和电网侧储能,到2025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MW。
碳达峰 电网侧 电源侧 
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速,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需求快速增加。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新型储能发展分析报告2024》显示,我国新型储能规模持续稳步增长,新型储能电站利用水平逐步提升,有效支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
储能技术 新型储能 固态电池 
在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的浪潮中,新能源发电如风电、光伏发电等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这些新能源发电方式存在着天然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比如,风力发电会随着风速的变化而产生不稳定的电力输出,光伏发电则会受到日照强度和时间的限制,白天光照充足时发电量大,夜晚或阴天则发电量骤减。这就使得大量新能源电力接入电网时,会对电网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冲击,可能导致电压波动、频率偏差等问题,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构网型储能 电力系统 储能技术 
电力系统宛如现代社会运转的 “生命线”,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电能生产与消费体系,主要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紧密交织而成。其中,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作为电力系统的三大关键构成部分,各自肩负着独特且不可或缺的使命,它们相互协作、相互影响,共同保障着电力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
电网侧 电源侧 用户侧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储能电站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成为电力供应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随着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迅猛发展,其与生俱来的波动性与间歇性,如同阴晴不定的天气,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需平衡带来了严峻挑战。
储能电站 充放时长 储能技术 
邯郸市经开区美的制冷 7.5MW/22.362MWh 储能项目的建成投用,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冀南大地。该项目由中开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 2200 万元。2024 年 7 月 10 日开工,历经两个多月的紧张建设,于 9 月 17 日全容量并网,10 月 17 日正式建成投用。
储能项目 中开新能源 用户侧储能 
12月5日,贵州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遵义市特色优势制造业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新能源电池 电池材料 电解液 
为持续推动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不断提升科技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切实保障关键技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快推进高水平能源科技自立自强,我局组织了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及评定工作。
国家能源局 重大技术装备 能源领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各领域各行业可再生能源替代,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从四个方面对《意见》进行解读。
可再生能源 政策解读 
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碳达峰 光伏 储能 
12月13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天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碳达峰 新型储能 独立储能 
11月21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四川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绿电直供 源网荷储 可再生能源 
文件提出,按照集约化、规模化原则,重点建设晋南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基地。加快绛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绛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前征地移民手续办理、对外公路、施工供电工程等准备。积极推进新型储能试点示范,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到2024年底,全县能源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550MW。
分布式储能 碳达峰 抽水蓄能电站 
4月20-21日,双碳背景下储能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论坛在浙江嘉兴顺利举行,活动同期举行了CVC威凯华东新能源检测基地落成仪式。中国电研总经理陈立新、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主任台枫、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合格评定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南湖区委书记、南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邵潘锋、嘉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荣、CVC威凯董事长顾泽波,以及嘉兴市、南湖区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和来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阳光电源、瑞浦兰钧、东方日升双一力等头部企业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近日,山东高速能源发展公司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 ——“山东高速新泰 100MW/200MWh 共享储能电站项目” 一次性送电成功,正式并网运行。这一项目的并网,为山东高速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
共享储能 新型电力 储能电站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成为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的主力。但随着全国分布式光伏可接网容量告急,多地传出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并网暂停的消息。与此同时,社会用电量的大幅增长导致配电网用电负荷急剧上升。分布式新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以及用电负荷的季节性,都进一步导致台区内发电与用电的不匹配,容易出现变压器过载问题,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威胁。
台区储能 储能市场 储能系统 
1月2日,工信部发布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公示名单,235个智能工厂入选。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的锂电池产品全流程数智化管控智能工厂、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端到端质量追溯智能工厂、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电池级碳酸锂绿色节能智能工厂、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锂电池全价值链协同绿色智能工厂等电池领域智能工厂入选。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有小米汽车超级智能工厂以及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数据模型赋能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入选。
工信部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2023年5月15日,浙江省平湖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促进平湖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意见稿》表示,支持新型储能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具有示范意义和有效调峰作用的新型储能及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建设。以试点示范带动储能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电网侧和园区共享储能,科学引导用户侧储能发展。
储能 用户侧 
近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发。
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方案提到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强化电力调峰和应急能力建设,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因地制宜开展新型储能电站示范及规模化应用,稳步推进“新能源+储能”项目建设。

5月11日,中国国际供热通风空调、卫浴及舒适家居系统展览会(简称“中国供热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序幕。本届供热展以“清洁 舒适 创新 多元”为主题。本次展会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节能”)携“数字化驱动的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解决方案”亮相展会,今年正值双良节能上市20周年里程碑节点,该公司旨在双碳目标导向下,以供热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为途径,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供热系统“源-网-荷-储”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实现按需供热和精准供热的新型供热系统,推动清洁供热产业向着更安全高效、更清洁低碳、
储能 
目前我国储能行业正逐步从商业化初期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储能电池的需求持续旺盛。然而,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的核心组件,其潜在的热失控风险仍是业界普遍担忧的问题。在储能市场迅速扩张的背景下,谁来为安全兜底?开发一款低风险、高安全性的恒温储能电池系统已然迫在眉睫。
储能系统 储能电池 储能市场 
2月8日,国家发改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意见》,文件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方面提出:结合电网调峰调频需求布局电源侧、电网侧储能系统,在数据中心、5G基站、充电设施、工业园区等场景因地制宜布局用户侧储能。
用户侧储能 电网侧 电源侧 
锂电池就是利用锂合金金属氧化物作为电源的主要元素,同时使用非水电解质作为电源的辅助元素,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的嵌入与脱嵌过程。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会从正极分离出来,然后通过电解质进入负极,使得负极保持在富含锂的状态,放电的情况是反过来的。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其正极反应为:放电时锂离子嵌入,充电时锂离子脱嵌;负极反应为:放电时锂离子脱嵌,充电时锂离子嵌入。
锂离子 锂电池 磷酸铁锂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4000万千瓦。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研究完善储能价格机制。
新型储能 储能价格 新能源 
国内储能市场“狂飙”,下游储能集成商和电池厂商早已开始布局储能液冷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新技术不断更新迭代。
液冷储能 储能市场 储能系统 
近日,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储能”)与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武汉制冷”)合作的武汉美的12MWh分布式储能运营项目正式投运。
分布式储能 亿纬储能 储能项目 
1月30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丰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重点推动新型储能应用,鼓励建设集中式共享储能,加速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搭建应用场景,积极探索新技术在丰台区优势产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新型储能 共享储能 储能应用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兴储世纪将继续坚守“创新、务实、高效、共赢”的企业精神,继续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