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搜索
搜索到碳中和相关新闻
12月30日,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北京市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氢能、储能、能源互联与供需互动、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负碳与碳转化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推进机动车“油换电”,持续推进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等公共交通领域绿色发展,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逐步完善城市公路充换电和加氢网络。
2024-12-31
会议将搭建政企学研沟通平台,促进新能源与新基建相结合,推动现代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 参会嘉宾包括,国际工程领域专家、国内院士层级专家、头部企业代表、高校科研人员,政府部门人员等。
2024-10-10
宜宾市高新区近日正式启动了一项重大新能源项目招标,该项目涵盖6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和10兆瓦时用户侧储能系统,采用EPC总承包模式进行建设。招标要求投标企业具备高标准资质和丰富业绩,负责从项目设计、施工到并网验收的全过程工作。
2024-09-09
在2024年7月17日至19日于深圳举办的2024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上,湖南赢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赢科储能”)作为行业先锋,受邀参与主题论坛,与全球储能领域的精英们共谋未来。
2024-07-18
今日,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揭牌成立。盛典在武汉大学樱顶老图书馆举行,邀请了包括白春礼院士、李永舫院士、余贻鑫院士、张平文院士等学术界、政府机构、基金及新能源产业界的领军人物,我司董事长冯立正先生和总裁刘子叶先生受邀出席。
2024-06-15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深入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坚持系统观念,突出标准顶层设计、强化标准有效供给、注重标准实施效益、统筹推进国内国际,持续健全标准体系,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
2024-04-16
3月21日,由索比储能网主办,为恒智能协办的——以“新”应“变”2024工商业储能新趋势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顺利举办。论坛当天邀请了协会领导、
2024-03-25
3月21日,中国碳中和发布公告,集团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郑州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并切实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透过共同发挥各自优势,秉承“共同发展、诚信合作”的宗旨,开展以下合作内容:
2024-03-22
1月18日,欧洲气候变化科学咨询委员会(European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 on Climate Change)发布题为《欧盟实现气候中和:进展、政策差距与机遇》(Towards EU Climate Neutrali
2024-01-24
11月28日,为期三天的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落下帷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绿色引领,碳索未来”,来自国内外绿色低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头部企业、国际组织、政府代表齐聚深圳,共探绿色发展新路径,共享绿色转型成功实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3-11-30
11月26日,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深圳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绿色引领,碳索未来”为主题,按照“1+1+8+N”模式,举行开幕式、2023中国国际绿色低碳产业博览会、多场主题活动及若干场闭门会议,邀请了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共襄“绿色盛会”。本届论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论坛将持续至11月28日。
2023-11-27
细分领域投融资情况 从投资事件数量来看,10月储能、氢能、电池材料、动力电池、能源服务、碳排放管理、电动汽车等领域最活跃。其中,储能领域9家获投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包括分布式储能、便携式储能、飞轮储能、液态二氧化碳储能、光储系统等。
2023-11-22
近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第三届碳中和博鳌大会在海南隆重举行,现场汇聚碳中和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及双碳方面专业精英人士,共探“双碳”发展新机遇。瑞浦兰钧作为低碳领域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出席会议,并荣获“碳中和领域创新企业”奖项,这是对其在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努力的高度认可。
2023-11-16
“从联合国、国际能源署等国际组织的要求和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全球低碳发展进程加速是大概率事件,中国要牢牢把握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权,为提前实现双碳目标早做谋划。”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在10月20日举行的“2023《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发布会”上表示。
2023-10-24
9月26日,海辰储能厦门工厂获得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编号0412TZH01106),标志着海辰储能厦门产业园区在2022年已达成碳中和。这一认证的获得,不仅是海辰储能基于“一切为了绿水青山”产业发展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更是展现海辰储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
2023-09-28
 2023年9月23日晚20时,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拉开帷幕,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中国第三次举办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同时也是亚运史上首次实现100%绿电供应的一届亚运会。
2023-09-27
碳中和”背后孕育着一次百年级别的能源革命,其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将因此发生深刻变化。 生产端将形成“电力生产低碳化+能源消费电气化”的特征,即发电过程中尽量不产生二氧化碳,其他工业生产尽可能以电作为能源;在生活领域,交通出行将逐渐零碳化,电力、氢能等清洁能源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此外,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作为一项有望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利用的新兴技术,将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今天,带您了解碳中和的相关概念、实施路径,以及由此带动产生的转型升级需求和潜在的
2023-09-18
9月10日,碳中和能源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在深圳市南山区召开,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在会上表示:“电化学流体电池因规模化、时长灵活、安全、无地域限制,适合于尝试大规模储能。目前突破流体电池技术的瓶颈,是抢抓储能产业的关键。”
2023-09-11
近日,远景科技集团发布《2023零碳行动报告》,公司已在2022年实现运营碳中和目标,远景动力从而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运营碳中和的电池科技企业,以实际行动助力全球零碳转型。
2023-07-14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