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液冷技术受关注,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方案出炉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12-09 05:40:17

索比储能网讯:液冷数据中心可降低能耗30%,未来市场规模将破千亿。

数据中心碳达峰实施方案出炉,鼓励高效制冷技术降低能耗

周三,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降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逐步对电能利用效率超过1.5的数据中心进行节能降碳改造。

注:电能利用效率简称PUE,即数据中心总能耗/IT设备能耗,值越低能耗越低,越接近1表明非IT设备耗能越少,即能效水平越好。

在创新节能技术方面,《方案》鼓励使用高效环保制冷技术降低能耗。支持数据中心采用新型机房精密空调、液冷、机柜式模块化、余热综合利用等方式建设数据中心。推广制冷系统节能技术,优化气流组织,逐步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与IT设备运行状态的动态适配性。

数据中心散热革命,液冷技术可降低能耗30%

数据中心是继电机之后,又一类典型的高耗电产业。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能耗占全国总用电量2.7%。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耗电量正快速增长。IDC预计,到2024年数据中心耗电量将占到全社会耗电量的5%以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降低数据中心碳排放势在必行。

在非IT设备耗能中,冷却系统是数据中心耗能大户。据赛迪统计,以“风冷”技术为代表的传统数据中心,其耗能中约有43%用于IT设备的散热。降低冷却系统能耗显得尤为关键。使用液冷技术就成了数据中心节能的一大利器,本次《方案》也明确提出鼓励液冷等方式建设数据中心,降低能耗。

数据中心液冷方式相比传统风冷耗电大幅降低。与传统风冷技术相比,液冷系统耗电量方面约比风冷系统节省电量30%-50%,应用液冷技术的数据中心机房整体能效将得到30%提升。

未来单科芯片发热量将达到300W,风冷已经无法解决芯片热流密度过高的问题,液冷将成为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的必然选择。

政策支持降能耗

巨头先后布局液冷数据中心

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持续获得政策关注。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需达到1.4以下。

各大一线城市对数据中心的节能指标做出严格的要求。北京明确规定禁止新建和扩建PUE>1.4的数据中心,上海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要限制在1.3以下。深圳更为严格,只有PUE低于1.25的数据中心才可以享受新增能源消费量40%以上的支持。

各大互联网巨头均在积极布局液冷数据中心。去年9月,阿里巴巴仁和数据中心采用了服务器全浸没液冷,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全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谷歌2018年宣布将在其数据中心采用液冷技术并表示今后其数据中心的降温方式将向液冷方向转变。华为2017年推出FusionServer板级液冷方案,2018年华为云松山湖数据中心采用高性能液冷集群。

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破千亿

由于适应场景、冷却液价格和改造成本,液冷技术并未大面积普及。未来随着GPU运算占比的增加和服务器密度的不断增加,液冷将是代替风冷的必然选择。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液冷数据中心对传统市场替代比例有望达到25%。根据赛迪《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发展白皮书》估算,2025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将破1200亿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中与数据中心液冷相关的个股有十余只。高澜股份是纯水冷却设备专门企业,在数据中心领域开发出自己的板式液冷系统,目前已有抽屉式水冷、机柜式水冷、集成式风冷源水冷、一体式服务器液冷板等产品。

网宿科技通过全资子公司绿色云图,已规划布局多个液冷数据中心项目,包括网宿科技华南云计算节点、网宿科技厦门软件园研发中心、润德冀图克拉玛依云渲染中心。

中科曙光已有近50项液冷核心专利,液冷服务器部署超过5万个节点,布置的液冷服务器也已经有几十万台。

英维克是国内领先的精密温控节能方案和产品提供商,率先大力推广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全新液冷解决方案实现单机柜200kW批量应用。

飞荣达是国内领先的、创新型专业散热导热解决方案服务商,有液冷相关技术储备。

巨化股份3月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数据中心液冷专用冷却液第一批经客户使用测试后,已出厂第二批,公司正在做产业化项目前期工作。(数据宝 林丽峰)

新闻介绍:

索比储能网讯:液冷数据中心可降低能耗30%,未来市场规模将破千亿。

责任编辑: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