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
据央视财经报道,包括锂电储能在内的国内新型储能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将深刻改变未来电力系统结构和电力生产与消费格局。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09.4吉瓦,同比增长9%。新型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25.4吉瓦,同比增长67.7%,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90%。
另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1吉瓦,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2%,同比增长30%。
2021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仍达18.3吉瓦,同比增长185%,其中,新型储能的新增投运规模最大,达到10.2吉瓦,是2020年新增投运规模的2.2倍,同比增长117%。美国、中国和欧洲依然引领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三者合计占全球市场的80%。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预计到2025年末,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年均增长50%以上,有效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目前,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包含独立储能、风储、光储、储能+常规火电、工商业大用户储能、新能源汽车充储换电站、港口岸电等诸多场景。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发电侧
提高新能源的可调度性,避免弃光,弃风。
实现新能源输出功率平滑,减少对电网冲击,提高输出电线路的利用率。
应用场合: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
②输电侧
为电网提供调频,调峰。
主动实现有功,无功发出,改善供电品质。
应用场合:发电厂,新能源电站。
③配电侧
提高光伏自发自用率,负载自平衡率,减少系统与电网间的能量交换。
电网故障情况下,系统可独立运行,保障负荷用电。
应用场合:微电网,自发自用分布式发电。
④用电侧
分时电价,改善负荷特性,降低电度电费和基本电费。
减少冲击负荷对电网的影响。
应用场合:高耗能企业和国家重要部门的备用电源,像电解、电镀及冶金等行业,电车、轻轨和地铁等交通部门。数据中心、通信基站、港口用电、偏远山区等用电。用作政府、医院、军事指挥部等重要部门的备用电站办公楼宇和家庭必备储电技术,缓解电动车充电带来的增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