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GWh
12.5GWh
10GWh
......
2025开局,储能行业超大订单频现。
从需求端来看,自2024下半年,全球储能市场已经释放出较大需求,且多地基于储能的刚性需求越发凸显,加上海外市场,储能市场化较为顺畅,整体盈利模式较为完善,爆发速度不容小觑。
海外市场,中东、南美、东南亚等需求不断释放,尤其中东市场已经出现多个10GWh级别订单,成为储能需求的“黑马市场”。与此同时,中美欧等传统优势市场也在进一步释放储能需求。
国内市场,10GWh级集采已经屡见不鲜,中国电建、中广核等相继释放了10GWh级储能集采需求。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GW/66.87GWh,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首超百吉瓦,达到137.9GW。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GW/184.2GWh,功率/能量规模同比增长126.5%/147.5%。
而2025年开局,超大订单的频发,符合世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也奠定了2025年“向上”的发展主基调。
据高工储能梳理,众多10GWh级超大订单出现,这背后五大行业信号已经明显。
一是,包括中东、南非、全球储能需求加快释放,GWh订单或将陆续释放。
相较于2024年同期,2025年黑马市场出现频次将越来越高。据高工储能不完全统计,中东、东南亚、欧洲,以及中国、澳大利亚等市场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超级大订单。就连印度出现都出现了较大订单。据海外报道,日前印度太阳能公司(SECI)在喀拉拉邦启动了一项150MW/500MWh储能项目招标。
据GGII预计,中国区域,当前部分省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未完成省份中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地有较大装机空间。预计2025年国内源网侧装机超110GWh,内蒙古/山东/江苏/新疆/甘肃装机领跑;美国区域,Trump上台对新能源产业带来一定影响,但部分延期的储能项目仍将在2025年陆续并网,预计2025年表前装机超45GWh。欧洲区域,呈现多点开花局面,政策补贴和新的容量市场给多个区域国家的储能运营带来可观收益,预计2025年将是欧洲储能并网大年,增速将超60%。
2025年开局几个超级大订单的出现,也从侧面验证了一些地区的储能需求。
二是,巨头厮杀加剧,2025年集成商集中度环节仍将上升至85%以上。
市场上此起彼伏的超大订单的出现,无疑正是巨头们厮杀的“缩影”。高工产研GGII预计,2025年集成商集中度环节仍将上升至85%以上,竞争将加剧。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在于巨头们在储能领域不断“加码”,首先在产能、研发、专利等领域不断发力。据高工储能统计,阳光电源、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相继在储能专利领域布局,其中延伸到构网型储能、光储融合等大趋势,率先抢占市场先机。
全球巨头在产品、安全、技术迭代以及品牌综合力等领域发起强烈攻势。其中表现至少有三:一是,全球范围内,基于品牌可融资性的排名日渐兴盛;二是,电池舱燃烧测试,已经在全球范围掀起;三是,基于第三代储能产品的定义已经成为行业性主题。
在这个“卡位”关键时刻,巨头们晋位之战或将成为储能领域的“生死之战”。
最为成功的当属亿纬锂能的进击之路。其作为动力领域的“后进生”,在过去几年迅速抓住储能领域的发展风口,加大储能板块的研发、生产、市场投入,一举成为全球储能电池TOP2。
而动力领域的全球TOP5企业——中创新航,则演绎了另外的精彩。在2022、2023年,中创新航忙于动力领域的厮杀,无暇过多布局储能领域的发展。但自2024年以来,中创新航迅速调转方向,多线出击,相继成为阳光电源中东、欧洲两大超级订单的“供应商”,一举奠定全球储能Tier1的"身位”。
三是,电池企业与系统企业市场争夺之势已经“剑拔弩张”。
阳光电源在2024年一度风头无两,获得多个地区绝对性订单。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企业并不甘心成为电芯供应商,如高工储能昨日发文所述来看,直流侧储能系统已经成为电池企业必争之地。
因此在出海上,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瑞浦兰钧、楚能新能源等直接与海外业主接洽,其中直流侧储能系统成为其产品重要“增量”。最为明显的是,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瑞浦兰钧等相继建立储能系统集成工厂。
足见,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瑞浦兰钧、楚能新能源等在直流侧储能系统的不断深耕,与原本系统集成企业之间的厮杀之势则越来越明显。电池系、光伏系、电力系等不同禀赋的企业之间,仍将基于本身的技术、市场禀赋,进一步进行市场分化或者竞逐。
四是,三四线储能企业洗牌加速,如何避免受到巨头碾压,仍是2025年求生存的主基调。
当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比亚迪等展开激烈厮杀之时,三四线品牌几乎已经丧失了“上牌桌”的机会。
一方面,巨头们凭借规模优势,已经获得较强的成本优势,厮杀的同时,不仅是技术的厮杀,亦是价格层面的厮杀。
另一方面,在超大订单频繁出现,也是对三四线企业的“消化能力”的考验。目前为止,10GWh储能订单几乎使得一大批企业没有了“上牌桌”的机会。
对更多三四线企业而言,进击差异化缝隙市场,攻长板避短板,或许是躲避巨头“碾压”最佳求生方式。
五是,海外市场“资源置换”或者“品牌效应”或将成为常态,出海背后的隐形门槛将越来越高。
从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远景储能等获得订单的背后,不难看出中东市场、欧洲等市场不仅是考验储能企业在储能领域的能力,更是对一家企业全球化能力的考验。
海外市场动辄面临着10-20年质保、本土产能制造、短名单限制、GWh级订单采购谈判和项目保函等情况的制约。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储能企业需要在当地投资建厂,加大本土采购,帮助业主解决融资难题,并进一步向开发/EPC/运维环节延伸,通过技术授权合作或者技术转让等方式创新商业模式,提供租赁或者服务等来应对出海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