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特斯拉入局 储能行业变革未来可期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04-14 00:40:52

近日,储能行业迎来强有力入局者。

特斯拉签约上海临港新片区,落地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将专门生产储能产品Megapack。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特斯拉此次在上海建厂,除缓解Megapack在全球的订单压力外,更在于我国规模巨大的市场吸引力,“特斯拉将会发挥‘鲶鱼效应’,国内储能产业现状有望迎来变革。”

瞄准国内市场

在解释特斯拉二次“牵手”上海时,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表示,上海新工厂将作为美国加州工厂Megapack产能的扩充。

截至2023年2月末,Megapack官网预定页面最早交付日期已从2024年三季度延期至2024年四季度。可见,Megapack确实存在订单压力,上海新项目一旦投产必然可以缓解这一现状。

“不过,促成这次合作的重要原因,还在于中国规模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指出,生产储能产品,对于满足消费终端电气化的能源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的需求意义重大。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促使特斯拉选择上海合作,主要是特斯拉想占领国内市场,毕竟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此外,中国制造业发展比较强,在上海建厂投产,未来的产品成本可能更低。

周宏春提出,从公布数据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688.7万辆,比上年增长93.4%;产销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1.7万辆,环比增长58.5%,同比增长213.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6.6万辆,环比增长60.9%,同比增长232.4%。日前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显示,去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规模达7.3GW/15.9GWh,创历史新高,功率规模同比增长2倍,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8倍,这也是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

周宏春表示,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是特斯拉在上海建厂的最主要原因,“从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国内市场需求等情况看,特斯拉的产品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但最大市场仍然是中国。”

储能行业迎变

上海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的建立,将如何影响储能行业?

林伯强认为,可以参见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生的“鲶鱼效应”。“虽然现今国内储能产业面临新型储能成本较高、盈利困难等难题,但特斯拉在储能业务的扩展,将助推中国储能市场迎来新局面。”

对于上海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的“鲶鱼效应”能否发挥,周宏春认为,总体看,我国储能市场的生产能力还不能满足需求,有进一步拓展或扩大的需要。储能也存在能源多次转化的效率降低、储能和用能之间的平衡、储能方式和产品的选择等问题,需要进行综合研究,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以实现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不过,在磷酸铁锂生产企业安达科技总经理助理刘家成看来,特斯拉入局,对中国储能市场影响有限,主要原因在于价格。据悉,特斯拉一套1.9MW/3.9MWh的Megapack售价为26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700元/kWh,明显高于国内市场的报价(2023年国内报价预计在1600元/kWh至1700元/kWh)。此外,刘家成表示,特斯拉采用的直流侧多分支并联路线并不是国内市场主流。因此,特斯拉Megapack可能主要向海外市场供货,国内上游企业有望通过配套特斯拉储能项目,迈出企业向全球市场供货的重要一步。

周宏春也认为,Megapack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储能产品价格。价格是影响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但是产品核心竞争力是性价比,也就是产品价格与产品性能、使用寿命等的比价,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决定因素,特斯拉的产品能否占据中国市场也将由这个因素决定。

林伯强表示,上海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将为国内上下游公司带来利好。业内人士表示,市场普遍公认的特斯拉电动车动力电池领域的中国合作伙伴如宁德时代、旭升股份等,以及国内磷酸铁锂供应商德方纳米等,有望在上海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建成投产后受益,分享业务“新蛋糕”。

新闻介绍:

近日,储能行业迎来强有力入局者。特斯拉签约上海临港新片区,落地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将专门生产储能产品Megapack。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特斯拉此次在上海建厂,除缓解Megapack在全球的订单压力外,更在于我国规模巨大的市场吸引力。

责任编辑:zhy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