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的高位,跌破20万元/吨的关口,一路向下趋势明显,储能新一轮竞逐开启。
一方面,新能源强制配储实际上抬高了企业的建设成本,且储能利用率较低,行业内“劣币驱除良币”时有发生。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近日表示,基于此,靠低价锁定市场的“内卷”是伪命题,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基于行业发展的规律,储能行业加速进去“卡位赛”时期。2023年以来,储能无疑已经加速进入“卡位赛”,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远景能源、天合储能、中天储能等众多入局玩家已经摩拳擦掌,对2023年的储能市场势在必得。
高工储能获悉,部分厂商为了卡位“2023年的关键市场节点”,将业绩目标定在至少翻番。基于“卡位需求”,价格战苗头初现。业内人士感慨“2023年机会很多,但竞争肯定也更大。”
行至2023年储能行业关键期,如何避免内卷,从而加速实现卡位,是入局玩家的一道难题。
破解产品同质化
业内人士感慨,2023年开年以来,储能产品同质化加剧。近期北京的储能展上也印证了这一看法。高工储能在此次展会发现, 液冷、20尺寸集装箱柜俨然成为众多企业的“标配”。
事实上,液冷储能系统自2021年开始小规模出现,而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密集出现,而在2023年开年,覆盖率进一步增加。
2022年间,风冷系统的渗透率仍比较高。基于业界对安全的进一步重视,液冷正在加快成为主流模式。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此前预测,液冷温控将在2025年占据45%的市场份额。如今这一发展趋势正在加速形成。
以国内市场为例,电力端、工商业端形成的大型储能,以大容量电芯成为主流。基于电力储能大容量电芯的趋势,液冷温控能更好地控制温度,更匹配大容量电芯的散热需求,故而受产业链企业追捧。
尽管在造价上,液冷仍普遍高于风冷,但液冷储能系统在产品上具有更高的集成度,系统设计也较风冷有所简化。同时,能量密度更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助力液冷系统成本的降低,使其在电力、工商业端加速渗透。
相对风冷,液冷储能系统只是基于温控方式的一个改良版。储能系统应该如何避免同质化,仍是产业的关键。
在储能系统方面,高压级联系统成为业界“新贵”之一,南瑞继保、智光电气、新风光电子、易事特等均对高压级联技术进行了布局。基于构网技术的,高压级联型技术可在35KV的大电站上应用,通过电力电子拓扑结构来提升规模化电芯组合应用安全性的技术路线。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应用于35KV大系统,可将储能系统充放电效率提高至92%以上。
此外,模块化、集中式、组串式系统如何实现高安全、低成本,仍将是储能赛道较为重要的技术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阳光电源在系统领域首次提出电网支撑“干细胞电网”技术,主要用于电网支撑,构网型控制技术是其中重要组成之一。阳光电源表示,伴随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电力电子发电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提升,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特性差异、电网中诸多电力电子设备控制方案不同,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
阳光电源认为,能够深度融合电网支撑技术的储能系统,就可以充当一个储能电站了。
走出内卷
近日接连开标的大项目,已然把储能系统的报价拉到了历史最低价位。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项目库显示,3月国内储能系统采购的单价在1.16-1.31元/Wh的范围内,均价为1.22元/Wh,较上月下滑0.23元/Wh。最高价来自湖北通山晓泉105MWp、杨芳林100MWp农光互补项目,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 有限公司投标价格为1.31元/Wh。最低价为河南豫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集中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成套设备采购项目标段二,南都电源投标价为1.16元/Wh。
伴随碳酸锂直线走低,储能系统开标价格仍在下降。日前开标的南网科技储能系统配套设备框架采购项目中,不含电芯的储能系统集成,0.5C系统组串式最低报价为0.5元/Wh,集中式最低报价为0.47元/Wh。
目前,碳酸锂价格已经跌破20万元/吨,并于4月18日出现首轮反弹。但业界人士普遍仍对对下半年的电芯价格的预期已然到达了0.7-0.8元/Wh的水平。
当前,宁德时代、比亚迪、海辰储能、远景能源、亿纬锂能、天合储能、中天储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南都电源等纷纷以电芯入局储能系统,占据纵向一体化的优势。
电芯成本约占整个储能系统成本的60%,使用自产电芯理论上更具成本优势。近期的储能系统招标项目中,已经频繁出现电池制造企业的身影。例如,3月份开标的豫能818MWh储能系统集采项目就有多个电池企业参与,并普遍报出了较低的价格。
其中引人注意的,则是宁德时代的入局国内系统集成招标。4月中旬,宁德时代出现在国家电投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公开招标项目中。3月23日,宁德时代也出现在河南豫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集中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成套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评审公示名单上。
以宁德时代为缩影来看,电池企业“全速进击”进军系统集成领域,已然具备较大成本优势。
电力储能主要以支撑新型电力系统为主业,未来仍将以电力电网技术为主要支撑,尽管入局系统集成的电池企业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具备较强研发能力、技术储备,能够将电力电子、电化学、电网支撑技术融会贯通的系统集成企业仍将在未来的“卡位赛”中占据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