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央视: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新型储能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4-03-24 07:03:33

3月23日,朝闻天下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系列报道详细报道了我国新型储能领域唯一一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工作进展。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中心,占地200亩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正在加紧建设,科研人员企业正在群策群力,为产品从实验室到制造再到市场的产业化摸索一条新路。

以下为朝闻天下报道详情。

朝闻天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系列报道

近年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截至去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突破了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的提升,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

对于电网来说,风电光伏发电具有看天吃饭的特性,容易导致电力供应波动,那怎么把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富余的发电量像普通商品一样储存起来,用户需要的时候再送出来就显得特别重要。

这时就需要新型储能这样一个能量的搬运工,新型储能指的是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储电和储热,它如同大型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起到调节器和安全阀的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新型储能写入其中,为新型储能发展按下加速键。不过新型储能种类繁多,很多都是全新概念的产品,从技术意义上的实验到生产意义上的实用,再到真正大规模多场景部署的实战,这样一个个门槛该怎么跨越呢?

广州,一个占地200亩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正在加紧建设,这是我国新型储能领域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科研人员企业正在群策群力,为产品从实验室到制造再到市场的产业化摸索一条新路。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刘石

我们现在建设一座220千伏的变电站,未来将是我们规划的电化学储能的6个方向的研发基地。

创新基地里,锂离子、超级电容等各种新型储能的测试都会在变电站的支撑下完成。

以前测试数据是实验室跑出来的,不是真实的场景,那么我们每天什么时候需要充电,什么时候就要放电,通过这种真实的数据跑,我们突破了从科技创新到我们的产业上的创新的最后一个距离。

多个储能领域的企业已经开始洽谈合作、入驻办公。为了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有的企业甚至还把自己的产品搬到了创新中心的展厅。

广州华微明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火智

对我们企业来讲越贴近现场,越贴近客户,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华驰动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娟

市场不得要快人一步嘛,手上比较积极,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尽快的进入到基地。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政企业务副总监,蔡志超

现在基本上每周都会保持至少7~8家,有的时候多的甚至到十几家企业的对接交流,还包括乌兹别克斯坦、智利的、埃及的的企业。

今年开年以来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过来洽谈的单位就超过了20家,这里面不仅有企业,还有科研机构,政府机关,如今这里正在搭建起一条从实验室到制造再到市场的新型储能产业链。

南网科技公司新能源与储能事业部技术副总监,易斌

从材料到应用端已经完全贯穿了。那么我们现在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就是要围绕这里面存在的问题而去做技术攻关和迭代升级,去加速它的进一步的一个规模化的应用和发展。

广州,储云街,新型储能产业激发新动能。

目前,广州已经把国家级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的所在地命名为:储云街。广州看中的,正是储能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广州市白云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林志锋

新型储能是我们目前聚焦的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我们是按照万亿级去期待的,我们坚信它是未来我们的一个方向。

产业规划图上,已经为储能产业提前预留了土地指标。包括:创新中心的产学研协同示范基地的用地,以及大概1000亩的用于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的产业用地和未来的招商引资的用地。

储云街上,一座占地2.9万平米的国家储能大厦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超过20家上下游企业将在这里集聚。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董事长,姜海龙

在这里,我们会建设新型储能涉及到的材料、器件、接入的测试的实验室、中试产线等等。这些研究人员在一起共同研发,研发出来的成果很快得到测试、认证,加速他们的成果的产业化。

新型储能产业是发展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催生能源工业新业态,打造经济新引擎的突破口之一。创新中心正在积极扩大平台优势,集聚起人才等资源要素,加速新型储能生产力的培育。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联席总裁,李义涛

我这次去韩国参加他们的一个电子展,外商非常认同我们的创新能力,中国也有很大的储能市场,他们非常愿意和我们一起合作。

我以前就是在一个公司里做1~2个项目产业转化,现在是要统筹全局,然后从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去考虑我们整个项目的布局,对我的个人的思想的成长,或者说我的眼界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李义涛表示,不久前这里刚完成了一批招聘,海外留学生的比例就达到了30%,而他自己也放弃了原来上市公司总经理的身份来到这里,现在他的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五六倍,公司招聘、技术交流、重点实验室申报等等都要参与。

创新中心覆盖了全国85%的重点实验平台,联盟单位已经从最初的14家增加到68家,集聚了12位院士专家,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氢储能等5大领域的储能关键技术攻关正在开展,其中已有4项技术全球领先,在创新中心配套的生产车间内,伴随着机器的转动,平均每6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液冷电池包的生产。一批准备运往喀什的储能集装箱正在进行最后的防御测试,单机集装箱的容量达到了5兆瓦时,相当于可以存储5000度风光资源的发电量。

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郑耀东

假如新型储能的利用能提高风电和光伏1%的消纳率,全国就会有上百亿的新能源电供给人民来使用,利用这个国家级的平台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转化,使储能技术更好的支撑电力系统的运行,这样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的效益都是非常的巨大。

新型储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地位,也正在得到广泛认可,因其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等特点,新型储能进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

重力储能:148米的高楼,单体重量25吨的重力块,共12600块,电力宽裕的时候提升重力快充电,用电高峰时重力做功发电,一上一下就是一次充放,把产生的约10万度电输送到电网上。

压缩空气储能:利用盐矿开采后的废弃矿洞,存储高压空气。因为寿命长、成本低,安全环保占地少,成为发展大规模储能的方向之一。

锂离子电池储能:5个足球场大小场地的电池仓集群,储存的电量可以供20万人一天使用,不止选址灵活,能够实现现实的按照现实需求布设在各种地形环境下,更能够毫秒级的迅速响应电力系统调节需求。

新型储能的技术路径和实现手段还在各地探索。针对今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国家能源局刚刚提出要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强化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的政策措施,加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跟踪评价,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可参考文章:2024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促进新型储能并网调度,加强试点示范跟踪)。

相关政策持续加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迎来强劲的东风。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相当于1.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容量可以满足2,000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2023年一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已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

如今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刷新。

今年广东储能项目的备案数量同比增长超5倍,江苏今年将有400万千瓦新型储能进入国家电网,以满足电力保供及电网调节需求。现在全国已有11省区装机规模超百万千瓦,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

新闻介绍:

3月23日,朝闻天下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系列报道详细报道了我国新型储能领域唯一一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工作进展。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