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前辈的事业路径,延续家族的企业兴旺,对于大多数富二代而言,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这种循规蹈矩显然不适合张雷。
作为江阴极富实力的企业家张士泉之子,张雷并未踏上稳妥的事业轨迹,他拒绝接手家族机械制造生意,锚定新能源,更大改父亲一贯低调的风格,频频出席全球各大行业盛会,其创建的远景能源也不断见诸各大媒体平台。
在他看来,“挑战创造机遇,所以哪里有挑战,哪里就有远景。远景要挑战现状,挑战常规,挑战惯性。”
从率最初的10人团队白手起家,到今天远景成为横跨风电、锂电、储能等多个新能源版块的世界500强企业,张雷已经从“富二代”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实干家”、“企业家”,而他为零碳未来所绘制的蓝图也正在一点点浮现,成真。
【追风-技术先行】
“我们正进行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转变和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这场能源变革的到来,让张雷看到了机遇。
1999年,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的张雷没有选择进入家族企业,而是远赴伦敦考取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开启其留学之旅。毕业后,张雷先后供职于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伦敦能源交易部和英国巴克莱银行,主要从事全球能源战略架构以及能源金融产品的设计工作。
正是这些经历,为日后张雷一头扎进新能源行业埋下伏笔。
从石油、天然气买卖,到新兴“碳市场”的交易,张雷在传统能源领域徘徊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新能源。他研究了人类从大规模使用鲸鱼油开始的每一次能源革命,并且认定“清洁能源成为主流是必然趋势。”
在张雷看来,新能源的成本是主导每一次能源更替的最关键因素,同时他也认为“风能可能是唯一可以与传统化石能源在发电成本上相抗衡的清洁能源”,而彼时国内风电市场方兴未艾,一片蓝海。看准了这一机遇,张雷于2007年回国,率10人团队创建远景能源,开启其“追风之旅”。
那一时期,中国风电市场还存在很多陋习,设备制造商中盛行“抄图纸”的做法,风机发电也存在着效能较低、风机质保率低于20%、后期运维繁琐低效等问题,于是张雷独树一帜,大胆在海外设立风电研发中心,在全球范围内招才纳士,打造了业内一流的产品研发能力,并率先提出“智能风机”概念。
经过研究实验,远景在风机上安装了约600个传感器,而一般风机制造商安装的传感器数量仅为几十个;且远景的传感器有200万行控制代码,是普通风机的20倍以上,更具备自我诊断功能。对于中国风机史而言,这是一次重要的技术突破。最终,改进后的远景风机发电效率提高了15%-20%。
技术升级的同时,张雷也紧盯产品端,他果断选择了当时的行业难点——低风速风机领域,作为远景的第一块细分市场。
2009年,远景推出全行业首台低速风机,让中国60%的区域实现了风电开发从0到1的突破,更在全球市场上与GE、维斯塔斯等老牌头部企业一较高下。
硬件设备之外,张雷还带领远景开发出了帮助风场提供精细化的开发模式和评估的风电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智能风场”,借此让客户用很短时间、零成本,测出所处地的风速、海拔、风功率密度、参考风机机型等建风场的重要数据。
风电行业一匹黑马就此诞生。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22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市场份额排名》,远景能源以8.3Gwh的装机容量位列第四。在中国榜单中,远景以17%的市场份额,跻身二甲。
风电领域的成功,并不是张雷和远景的终点,他在新能源领域的设想远不止于此。
【变革-绿色版图初现】
从制造端切入新能源领域,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改变行业沿袭数十年的生产方式,是远景一直以来发展演进的底层逻辑。
在“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前的2014年,张雷已经意识到能源+互联网不可逆的发展之势,并命名“能源互联网”。
“未来能源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可再生能源的系统协同成本。能源互联网是解决人类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唯一出路。”张雷的判断是,可再生能源占比达50%的时候,整个能源系统的电力负荷变化、需求变化、共赢变化,以及系统的分布性,使得未来趋势一定是从硬件转向软件投资。
为了更好地搭建能源互联网平台,那几年,张雷频繁飞往欧美等能源行业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快速完成几起重要的投资及收购,包括欧洲第二大可再生能源管理软件领军企业BazeField、全球领先的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公司企业AutoGrid,以及欧洲最大的储能公司Sonnen。
此后远景为这些企业搭建了能源互联网操作系统EnOS™,管理了超过5000万千瓦的全球新能源资产,覆盖风电、光伏、充电网络、能效等领域。
张雷表示,未来能源系统将是由数以亿计的风机、太阳能电池板、储能设备、用电终端、充电网络等组成的分布式系统,传统能源企业的运营模式很难支撑,需要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来重构未来的能源系统。
正因如此,张雷不止一次表达过“未来是融合创新的,先锋公司必然出现在跨界领域。”的观点。他坦言,远景是一家能源公司,一家智能物联科技公司,并将成为一家未来生活方式打造公司。
2020年,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张雷眼中,这不仅是一场能源革命,更是一个工业体系重大的变化,“全新的绿色工业体系,从本质上,就是为了保护环境,让人与万物协同发展”。
作为绿色理念深度践行者,远景不断强化其低碳先行军的形象。2021年,远景发布其首份碳中和报告,计划2028年底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同年,其与红杉中国共同成立百亿碳中和技术基金,围绕 EnOS™,在大数据、充电、储能,物联网安全、可再生能源管理软件等行业进行投资。
2022年,远景积极打造零碳产业园模式,宣布未来十年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4月其建成投产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中,园区80%的电量由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直供,20%与电网交易,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
据远景最新发布的《2023年零碳行动报告》显示,远景已实现2022年运营碳中和目标,并成为全球最早实现碳中和的绿色科技企业之一。
【使命-赋能绿色新工业体系】
在新能源生态系统布局中,储能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压舱石,储能更是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重要支撑。深谙于此,追寻零碳未来的远景早早就在储能板块发力。
2012年,远景即聚集国内外多位工程师成立实验室,开始研究储能技术,并确立了电芯、BMS、PCS、EMS等“全栈技术能力”的研发路线。
以逾15年的风机电气集成系统经验为积淀,延续了风电设备的“智能”优势,远景推出采用了EnOS™ 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和“云端部署+云端运维”产品架构的智慧储能系列,集成锂电池、BMS、PCS、热管理、消防等子系统,可根据多元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系统解决方案。
雄厚的技术支撑下,远景成功打造新加坡首个百MW级大型独立储能项目、西藏昌都光伏配储项目,以及山东郯城储能项目等。在内蒙古、甘肃两地现货市场,远景电力交易策略系统帮助客户平均每百兆瓦时每月增收可达100万元。
在2022储能系统集成商排行榜中,远景位列中国第五,全球第七。2023年,远景储能系统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特别在海外市场,交付量和订单量同比增长约300%。
高速增长背后,凸显了远景汇聚国际化顶尖人才的优势。截至目前,远景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拥有6000多名员工,国际员工占比高达50%。
技术产品外,张雷对智慧储能有着更高层次的布局。通过收购业务线覆盖欧洲和北美上万个家庭的储能系统集成商Sonnen,张雷正在打造他的“能源Facebook”。
根据张雷的设想,在由分布式能源构建的虚拟社区电网中,每一个加入者可以告别传统电力供应商,在网络协同下100%实现清洁能源的自给自足。“如某天我出差了,那我的储能电池的电就可以给你用,你要付的是一个过路费、物流费。这样,Sonnen便可以形成一个社群,就像Facebook一样。”张雷如此介绍。
老板文化即企业文化。张雷探求事物本质和真理的执着,解决社会发展重大挑战的担当已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远景的血液。如今,张雷对远景的愿景是绿色能源系统的集成者,绿色新工业体系的赋能者,绿色新工业体系的平台型企业。
身负“为人类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的使命,张雷以星辰大海来形容远景的征程,“现在才刚刚起步。”他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