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最大的分布式储能项目在陕西竣工投运,覆盖七个县区的130个乡村,总容量达29986千瓦时,这个“充电宝”一般的设备,在满电情况下,可同时满足3000个普通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形象地讲,储能就像一个调节水库,当河流(电力供应)水量充足时,水库(储能系统)就会蓄水;当河流干旱(电力需求高峰)时,水库就会放水,确保下游(用户)的用能需求得到满足。
这是一个万亿级风口,眼下各地正在纷纷加码布局。然而,新型储能技术虽然前景广阔、政策大力扶持,却仍面临着一个核心问题,“目前新型储能仍在商业化初期,商业模式还不够清晰。”南网储能(600995.SH)曾公开回应。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商业模式尚未打通,新型储能会不会走上光伏的老路,陷入过剩困局?对此,业内正在密切关注。
近期,“新型储能”概念异常火爆。包括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等在内的储能设备,功能类似一个大型“充电宝”,可用来平衡电网供需关系。相关行业报告显示,现阶段,新型储能应用场景主要分为用户侧、发电侧、电网侧。
其中,用户侧储能——是指在家庭或企业内安装储能设备,可以在电价低的时候储存电,在电价高的时候用电,从而降低电费。这种模式在农村用户中尤为常见。
而以台区储能型微电网为例,白天光伏发电时,将富余电量存储起来或跨台区消纳;夜晚用电量较大时,储能系统供应电量,以削峰填谷的形式,保障多区域村民用电需求。这种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村民用电困难问题。
随着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据镐媒体·镐京笔记粗略估算,如果所有设备同时最大功率工作2个多小时,可充满6687万度电,几乎相当于1675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陕西省也在积极布局新型储能产业。从陕西“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布局来看,陕西将引导新型储能重点布局在陕北、关中渭河以北新能源富集区域。今年4月初出台的《陕西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指出,要推动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到2025年,力争并网新型储能总规模达到2GW以上。
然而,概念再火,还需要市场来长期验证。陕西省能源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陕西还没有要求新能源强制配储,更多是提倡发展网侧独立储能,鼓励市场化运作来促进行业发展。目前陕西省储能行业商业模式以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为主导。
面对万亿市场风口,储能行业逐渐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就需要政策端进一步打通行业堵点,破除行业发展障碍。业内普遍的共识是——用好独立储能模式将更有利于陕西储能市场机制加速成熟。
目前西安已经聚集了一批储能企业,如西交大校友创立的奇点能源等本土充电桩新秀企业也涉足储能领域。随着新型储能技术加速更迭、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行业逐渐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就需要政策端进一步给出具体政策支持。
随着国内最大的分布式储能项目竣工投运,时间会给出答案,走向模式创新的企业、城市终将站上万亿产业“风口”。我们期待着陕西省在新型储能领域能够不断创新突破,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