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卷到极致!跨界储能企业走向何处?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4-09-13 00:50:43

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储能行业近两年迎来了爆发。狂热浪潮席卷下也吸引了众多业外企业参与。

从手机到服装、从酿酒到游戏,甚至连“网红导师”张雪峰也悄然出现在储能领域的跨界名单上。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涉及储能业务的企业达25万家,其中仅在2023年到2024年8月份期间,新注册成立的储能企业就超过一半,约13万家。

另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跨界储能行业的大型企业达37家。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这批跨界企业来自各行各业,其入局方式各有不同,包括开设子公司或合资公司、入股或收购储能公司、新增经营范围等。

卷到极致!跨界储能企业走向何处?

(图源:36碳)

狂热背后有何原因呢?

碳索储能网认为,跨界企业当中既不乏传统业务乏力,谋求第二增长曲线的投资者,也不乏蹭热点、炒概念、博眼球的投机者。

目前,随着储能系统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储能市场已经进入深度洗牌阶段。据中国能源研究会表示,上半年储能系统中标均价0.676元/Wh,同比下跌49%,较年初下跌9%。储能电芯平均价格现如今已跌到0.3元—0.4元 /Wh,较2023年初的0.9元—1.0元/Wh,跌去近三分之二,逼近甚至跌破企业生产成本线。

另据碳索储能网梳理,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储能电池产能规模74GWh(含拟建、开工和投产项目),投产项目产能规模9GWh,同比下降31%。

置身如此白热的市场竞争,上述跨界者感受又如何呢?

目前看,受市场强竞争影响,黑芝麻、珠海冠宇、新宙邦等多个锂电池、材料、电解液项目暂缓或终止。其中,黑芝麻便曾是高调的跨界储能的企业之一。

另据财联社报道,下半年来,包括昆仑万维、松发股份、百合花在内的十几家跨界储能企业,决定放弃储能业务或大幅削减投入。业内统计数据显示,约有30%的跨界储能企业已经在市场中消亡,且这一趋势仍在持续。

以退市的园城黄金为例,2023年2月,*ST园城开始跨界锂电,收购了江西丰锦锂能有限公司51%股权,然而,在7个月后,*ST园城便发布公告,拟转让其所持有的丰锦锂能全部股权。

关于“甩卖”股权的原因,*ST园城彼时给出的解释是:公司目前不具备继续推进丰锦锂能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客观条件,无法取得预期收益。

事实上,不止跨界储能的玩家“选择”了回撤,一些原本占据先发优势的玩家也扛不住了。

不久前,业内传言称已有储能企业破产。传言真假,智者见智,但笔者在与储能企业接触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了大家的压力与焦虑。

“行行出状元”,但“隔行如隔山”。那些仍在坚守的企业何时才能盼来曙光呢?

不久前结束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上,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预测,明年在部分省份,储能大概率能够开始实现独立盈利,且随着时间推移,将会比风电和光伏更赚钱。

在碳索储能网看来,独立盈利拐点的出现虽是曙光,但眼下绝大多数企业需要面对洗牌,确保自己能够不被市场淘汰。其中,业内那些拥有自研能力、服务能力的企业最早有望迎接曙光。

新闻介绍:

不久前,业内传言称已有储能企业破产。传言真假,智者见智,但笔者在与储能企业接触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了大家的压力与焦虑。

责任编辑:guoxi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