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储能网获悉,Critical Mineral Recovery,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世界最大锂离子电池回收厂之一,在当地时间 10 月 30 日下午 1 点 30 分左右,连续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蘑菇云清晰可见,瞬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最终,这座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的工厂被完全烧毁。
Critical Mineral Recovery 自去年 11 月启动以来,展现出了强大的规模与处理能力。每天 250 吨锂离子电池的放电量以及每月高达 6000 吨的锂电池处理能力,在行业内可谓首屈一指。其将含镍、钴、锂和铜等关键矿物的电池送往精炼厂和冶炼厂进行后处理及关键矿物回收,为电动汽车和消费级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来源。这些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资源短缺问题,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就达到了数百万辆,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而 Critical Mineral Recovery 的存在,为满足这一庞大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工厂起火原因,律师称锂离子电池本身不稳定,有消防风险,即便采取安全措施仍有风险。
锂离子电池的不稳定性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从搜索到的素材中可知,锂离子电池回收爆炸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当正极部位对面的负极部位容量不足,或是根本没有容量时,充电时所产生的部分或全部的锂就无法插入负极石墨的间层结构中,会析在负极的表面,形成突起状 “枝晶”,而下一次充电时,这个突起部分更容易造成锂的析出,经过几十至上百次的循环充放电后,“枝晶” 会长大,最后会刺穿隔膜纸,使内部产生短路。电芯急剧放电,产生大量的热,烧坏隔膜,而造成更大的短路现象,高温会使电解液分解成气体,负极碳和隔膜纸燃烧,造成内部压力过大,当电芯的外壳无法承受这个压力时,电芯就会爆炸。
水份含量过高也是一个潜在原因。水份可以和电芯中的电解液反应,生产气体,充电时,可以和生成的锂反应,生成氧化锂,使电芯的容量损失,易使电芯过充而生成气体,水份的分解电压较低,充电时很容易分解生成气体,当这一系列生成的气体会使电芯的内部压力增大,当电芯的外壳无法承受时,电芯就会爆炸。
内部短路同样可能导致爆炸。由于内部产生短路现象,电芯大电流放电,产生大量的热,烧坏隔膜,而造成更大的短路现象,这样电芯就会产生高温,使电解液分解成气体,造成内部压力过大,当电芯的外壳无法承受这个压力时,电芯就会爆炸。
此外,激光焊时、负极容量不足的工位、水份含量过多的工位、内部短路的工位、过充、外部短路等情况都有可能引发爆炸。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 Critical Mineral Recovery 工厂起火的具体原因,但从这些可能的因素来看,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的风险确实存在。这也提醒了整个行业,在进行锂离子电池回收时,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Critical Mineral Recovery 工厂的爆炸事故无疑给锂电池回收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同时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敲响了警钟。
这次事故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锂电池回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在未来,行业必将更加重视锂电池回收的安全性,加大在安全技术研发和管理方面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