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新能源车主杨先生驱车来到长沙西服务区充电区为车辆补充电量。今年春节假期,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车来来往往,十分忙碌,所幸杨先生等待充电的时间并不长,“这里有超充桩,1秒1公里,买杯咖啡的时间,电就充得差不多了。”
春节后的这几天,货拉拉司机付师傅每天上午送完货,都要趁着11时电网调价前,前往长沙县㮾梨充电站为车辆补充电量。该充电站位于㮾梨供电所营业厅旁,是湖南省内第一座光储超充检一体的智能化运维综合服务示范站。
数据显示,今年春运以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日均突破650万辆,比2024年同期上升60%。同时,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
新能源车辆越来越多,能否及时找到充电站并快速充上电?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如何缓解?光储充一体充电站凭借创新的技术融合,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它们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又将如何重塑我们的出行体验?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场直击:高效快捷,开启充电新体验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㮾梨充电站,映入眼帘的是2排共22台充电桩,40个车位已被停满,站内一片忙碌,部分车辆正在充电,还有些充满电的车辆未能及时驶离。
㮾梨供电所配电运检中级工陈洁向记者介绍,㮾梨充电站毗邻㮾梨、比亚迪、临空等工业园区,顺丰、中通、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等物流园区,同时,距离高速出站口和机场很近。“我们这里车流量大,来充电的新能源车很多。尤其是晚上11点以后,充电单价只有0.7376元,来充电的车甚至会排长队。”
记者注意到,站内车辆虽多,但秩序井然。不少司机趁着充电间隙,或在车内休息、刷手机,或是在服务体验中心聊天、运动。
熄火、插枪、扫码、充电……操作一气呵成,不到一分钟,付师傅就已经完成充电操作,坐回驾驶室悠闲地刷起了手机。
“我的车还剩65%的电,趁着11点调价前补一点。”付师傅对这个充电站赞不绝口,称这里价格亲民、场地宽敞,且距离自己工作地点近,自2023年12月开业以来,他便常来此充电,身边不少同事也都喜欢来这里。
在该充电站服务体验中心,有一块巨大的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展示屏,通过屏幕上展示的车辆充电动态实时数据,可以清晰看到充电站车辆充电状态,车位占用情况。记者看到,付师傅正使用15号枪充电,过了一会儿,他的车电池容量就已达到85%,还需0.3小时就能充满。
车主贺先生返长探亲,刚下高速,也在此充电。他表示,长沙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宽敞大气、体验感很好。“我的新能源汽车拥有高压快充功能,使用站内的液冷超充枪,不到15分钟就能增加续航400公里。”
科技探秘:前沿技术,赋能绿色充电变革
记者了解到,光储充检一体化,即“光伏+储能+超级快充+检测”模式,是一种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电池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能源解决方案。该模式通过光伏发电系统提供清洁电力,利用储能系统实现电能的储存与调峰,并通过智能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从而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绿色低碳发展。
㮾梨充电站就应用了超级快充、智能运检平台、检测桩、光储充等一系列前沿技术,配备了600千瓦超级快充2台,180千瓦分体式快充4台,120千瓦一体式快充14台,60千瓦检测桩2台。
“以600千瓦超级充电桩为例,其强大的充电能力可达1秒钟充1公里,10分钟续航600公里,极大地缩短了车主充电时间。”陈洁介绍,这里还装配了光伏雨棚,所产生的电能可直接供应部分充电桩;同时,通过光伏发电与储能、充电的协同运作,实现了能源的绿色、高效利用,有力推动了节能减排。
同时,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还配备光伏雨棚,这一设计不仅为车辆提供了遮阳挡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直接供应部分充电桩使用。
2024年12月26日开业的湖南湘江新区长望路综合能源站,停车位上方空间就设置了大规模太阳能板阵,预计每年可产生约17万千瓦时清洁电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68吨,节约标准煤约21吨。
作为湖南省内建设标准最高、综合业态最全的新能源示范项目,今年1月15日投入试运营的芙蓉区线下“光储充换服”一体化示范项目更是增加了新功能。据了解,该充电站配置了蔚来最新第4代换电站1座,换电时间仅需3分钟。
运营解码:智能管理,融合绿色发展之路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座光储充一体充电站,发现这些充电站基本见不到工作人员的身影。如果车辆在充电时遇到意外情况怎么办?
“拿㮾梨充电站来说,站内的管理完全委托给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了。这个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智能管理充电站日常运营。”陈洁解释道,智能运维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控充电状态,还能根据车辆排队情况和充电需求,合理调配电力资源,确保每辆车都能高效充电。“一旦出现异常,平台会立即报警,并通知工作人员。”
据统计,修建一座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需要耗费几十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虽然运维成本不高,但投资金额如此巨大,这样的充电站靠什么盈利呢?
星星充电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制造的头部企业,目前在湖南省内承建并运营着3座光储充一体充电站,其中2座位于长沙市。
湖南星星充电投资与资产运营负责人胡芳表示,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服务,因此选址至关重要,需综合考量地理位置、周边消费能力、使用效率以及场地合作期限等因素。“以一个投资600万元的光储充一体充电站为例,若选址得当、规模合理且周边不存在恶性竞争,那么,10多年便可收回成本。”
记者查询资料了解到,目前光伏板的使用寿命在25至30年。
同时,光伏产生的电量,也能为充电站节约不少成本。交谈中,胡芳举了个例子:“以20个车位光伏雨棚为例,按照南方夏季光照来算,一天产生的电量在300至360度,通过储能电池的合理配置,利用峰谷电价差,一年可以节约电费成本6万元至8万元不等。”
“虽然光伏产生的电量无法完全满足充电站的日常需求,但从长期来看,光储充一体充电站的综合收益远高于传统或单一充电站。”胡芳补充道。
前景展望:政策引领,奔赴智能出行新时代
2020年,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鼓励“光储充放”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此后,各部委与地方政府接连推出利好政策,为光储充一体充电站发展筑牢根基。
胡芳认为,湖南的光储充市场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7年,星星充电、特来电、国家电网等头部企业牵头投入;中期众多中小运营商入局,经过市场洗牌,一些技术与运营能力欠佳的企业率先出局;当前的投资主力是政府部门与城投企业,由星星充电等头部企业承建运营。
在她看来,政府部门与城投企业投建成本有保障,整合城市资源能力更强,所投资的充电站在选址、质量及配套上优势明显。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各地激励政策不断,政府部门与城投企业积极投资,极大地推动光储充一体化业态发展,光储充市场的经济性仍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缺乏真实经济回报、业态难以发展壮大也是事实。中金研究报告测算显示,在长三角等高电价地区,光储充和储充一体模式相较单独充电站,投资回报率更低,回收周期更长。
当下,光储充业态还处于示范阶段,市场规模有限,各方都在摸索中布局。EESA(储能领跑者联盟)专委会副秘书长张冠宇曾表示:“缺乏足够经济性和投资商自发投资,光储充一体化业态市场规模难以真正扩大,距离真正起飞还需时日。”
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光储充一体充电站有望在湖南乃至全国得到更广泛的布局和应用。它们将成为新能源出行生态中的关键节点,不仅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高效、便捷的充电服务,还将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引领绿色、智能出行新时代。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207/5000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