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开年第一枪:美对华电池关税将提至近40%!“韩企狂喜!”

来源:我的电池网   发布时间:2025-02-07 16:31:48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特朗普表示,这与他支持的“保护主义措施”相吻合。

此外,据央视新闻报道,特朗普当天还签署关税令,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对来自加拿大的能源资源征收10%关税。白宫方面表示,如果对美方关税进行报复,美方可能加大关税力度。

此次美国再度加征关税,将使来自中国的电池总关税上升到近40%,或将间接推动韩国电池企业在美业务快速发展。

特朗普政府称,此次关税调整是基于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旨在应对美国国内的国家紧急状况,特别是限制用于制造芬太尼(Fentanyl)的化学品进口,以遏制国内阿片类药物危机。此外,针对中国的措施更为广泛,包括 “打击中国的知识产权盗窃、强制技术转让以及其他不合理贸易行为”。

据测算,美国目前对中国电池产品征收3.4%基础关税,并计划在2026年对储能系统施加25%的《301条款》关税(该税率已适用于动力电池)。在新政影响下,中国电池的累计关税将达到38.4%。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

从出货结构来看,2024年中国以旧换新政策效果远超预期,但经济疲软及加息通胀等不利因素,分别导致欧美EV市场实现负增长及个位数增长,中国继续成为引领全球增长的最大动力,综合效应叠加下,全球汽车动力电池(EV LIB)出货量为1051.2GWh,同比增长21.5%;储能领域,2024年中国新能源强配政策、央国企强化布局及储能成本不断下探,带动ESS保持超高速增长;美国配储刚性需求叠加ITC补贴的效果明显,此外新兴市场多点爆发,2024下半年英国、沙特、澳大利亚等签订多个GWh订单,全球储能电池(ESS LIB)出货量369.8GWh,同比增长64.9%。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价格下跌40%,至165美元/kWh,约为1.073元人民币/Wh,创自2017年以来的最大跌幅。美国和欧洲所有时长的交钥匙系统价格分别为236美元/kWh和275美元/kWh,约为1.534元/Wh和1.787元/Wh,分别较中国的101美元/kWh(0.656元/Wh)高出57%和63%。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中国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美国政府频频挥起关税大棒对中国产品实施一系列严苛的贸易壁垒措施,希望通过提高关税来增强国内生产商的竞争力。

在特朗普宣布新关税前一周时间,三星SDI披露2024年度财报,并表示美国对华贸易限制将推高韩国储能电池需求,为公司带来了机遇。同时,三星SDI还在考虑将韩国工厂的一些生产线从三元电池转向生产用于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电池,或将用于承接受到美国贸易政策冲击的中国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此前,LGES也曾宣布类似的调整方案,决定放缓其在美国的电动汽车电池扩张,希望在美国的投资中更加“高效”,包括探索将电动汽车电池产能转换为储能电池。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电池产品,美国此举加征10%的关税,也导致中国光伏产品关税将提高至60%,包括太阳能电池、硅片和多晶硅。

据悉,当地时间2024年9月,美国根据《301条款》正式对中国生产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加征50%的关税。此外,新增的多晶硅与单晶硅片的关税,也已于202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针对美国政府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的决定生效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月4日下午发布公告表示,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

此外,中国在2月4日还推出其他举措,包括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发布公告,决定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207/50000223.html

新闻介绍: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特朗普表示,这与他支持的“保护主义措施”相吻合。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