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当升科技:NCM811和NCA产品性能已上达到了国际水平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9-11-29 04:04:57

11月27日,当升科技接受了投资机构调研。在调研活动中,当升科技表示,公司的NCM811和NCA产品性能优异,在比容量、循环寿命等技术指标上达到了国际水平;在产能扩张上,公司资金储备充足:不仅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了15亿元人民币,获得了累计超20亿元的授信额度,东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向公司常州子公司增资的4亿元也即将到位。

1、问:近年来三星SDI、LG化学、SKI等国外电池企业陆续在中国建厂,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答:按照国家既定政策,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将于2020年底结束,届时,在政策层面,国外电池企业和国内电池企业会处于同一起跑线。国外对于锂电池的研发和应用起步早,具备技术优势,因此国外电池企业进入中国后,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较大变化,能否进入国外电池企业供应链将成为国内正极材料生产商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当升科技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性能优异的产品获得了众多海外电池企业的青睐,目前全球前十大锂电池企业基本都是公司的客户。

2、问:公司海外动力正极材料客户开发进展情况如何?

答: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布局国际动力锂电市场,早在2015年就已向海外著名动力电池客户批量销售高镍动力多元材料。公司近年来在产品和客户开发上坚持高端路线,凭借领先的技术和稳定的品质积累了众多优质的国际大客户资源,与多家欧美动力电池客户展开深度合作,已跻身一线品牌车企供应链,为其高端动力电池进行配套开发并逐渐开始实现量产,产品出口占比逐年提升。

3、问:公司的前驱体是自己生产的还是外部采购的?

答: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已掌握湿法液相合成前驱体的核心技术,目前部分高端动力多元正极材料的前驱体由公司自主生产,同时公司通过和供应商加强战略合作,保障了其他所需前驱体材料的稳定供应。

4、问:公司面对进入中国的海外正极材料企业,有何竞争优势?

答: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锂电正极材料领域,是国内较早成功开发动力高镍多元材料并实现批量销售的正极材料企业,目前已形成了高容量、高压实、高电压、单晶形貌且性能稳定的多系列高镍产品体系。公司的NCM811和NCA产品性能优异,在比容量、循环寿命等技术指标上达到了国际水平,获得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5、问:近期有一些中低端车型重新使用磷酸铁锂,公司怎么看?

答: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是目前国际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的两种主要技术路线,三元材料主要应用于高端乘用车,目前大众、奔驰、宝马、特斯拉等全球一线品牌车企推出的大部分乘用车均使用三元材料。

6、问:公司如何保障镍、钴、锂原料的充足供应?

答:一方面,公司与现有的国内外战略供应商保持更加紧密的合作来保障原料的供应,通过有效方式来获取长期稳定且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锂、钴、镍资源供应。另一方面,公司将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矿产资源企业的合作力度,力争突破资源瓶颈。

7、问:比克应收账款后续怎么解决?

答:比克应收款项债务逾期后,公司采取积极通过控制发货、上门催收、发送催款函、律师函等多种方式收回部分货款,并对比克的主要生产线进行了诉中财产保全,公司保全顺位居前且保全资产价值远超公司债权金额。公司目前正在和比克公司商讨还款事项,同时也在积极推进诉讼的有关工作。

8、问:产能扩张需要较大的资本开支,公司资金储备是否充足?

答:公司前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了15亿元人民币。同时,作为央企上市公司,公司凭借多年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银行信用,获得了多家银行累计超20亿元的授信额度。此外,公司控股股东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向公司常州子公司增资的4亿元也即将到位,公司近两年产能建设的资金是充裕的。

9、问:明年是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最后一年,公司怎么看行业的发展趋势?

答:我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长期发展前景是非常看好的。虽然受补贴政策退坡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短期面临着较大压力。但是,公司目前销售的主要是高端动力、高端储能正极材料以及高倍率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技术性能优异,市场竞争力较强,并且随着欧美国家相继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政策,大众、宝马、奔驰等世界主流传统车企坚定地向“汽车电动化”战略转型,以及特斯拉等新兴高端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快速增长,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0、问:公司怎么看待未来国内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格局?

答: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有雄厚的技术积累才能立足。未来正极材料行业的竞争一定是技术、客户、资金、成本(原料等)的全方位竞争,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进入国内外优质供应链,且具备雄厚资金实力和原材料优势的企业才能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导者和最终胜出者。

新闻介绍:

11月27日,当升科技接受了投资机构调研。在调研活动中,当升科技表示,公司的NCM811和NCA产品性能优异,在比容量、循环寿命等技术指标上达到了国际水平;在产能扩张上,公司资金储备充足:不仅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了15亿元人民币,获得了累

责任编辑: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