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NESA数据,2022年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规模累计237.2 GW,年增长率达15%;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30.7 GW,同比增长98%。
01
新型储能狂飙背后的三点必然
清洁能源装机量屡屡攀升,配储成已为刚需!在全球倡导以绿色低碳清洁为发展目标下,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屡创新高,据GWEC数据2022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77.6GW,新增光伏230GW,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年我国新增风电、光伏装机量达125GW,风光新增装机居位全球榜首!而清洁能源因其存在的发电不稳定性,配置储能起到电力调峰作用,可以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地域冲突造成能源价格飙升,户储“备胎转正”!2022年俄乌冲突加剧欧洲能源危机,天然气、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欧洲多国居民电价剧增,22年5月欧盟提出REPower EU计划刺激储能市场,越来越多欧洲家庭转向户用光伏、储能消费。多重因素叠加,让欧洲用户侧储能装机量大幅提升。据统计截止2022年底欧州家用电池储能系统累计容量超9.3GW。
中国企业抱团“杀入”扩产脚步不停,储能产业链上下游参与企业激增让储能电站成本不断降低,投资商不必再因价格再“望而却步”。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新增百余家储能相关公司,注册金额超400亿元,其中有43家储能技术服务新公司、54电池新公司注册成立。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大唐集团、华电集团、中国能建、三峡集团、国家电网等多家央国企出手参与投资建设。目前储能行业正在走向精细化、技术化,为储能应用市场带来强劲助力。
02
中国储能速度的“两只手”
根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年增长率38%。其中,新型储能达到13.1GW/27.1GWh。2022年,我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5GW,达到16.5GW,其中新型储能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7.3GW/15.9GWh。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激增的背后一方面是中国储能从“0”到“1”的搭建起的一条以技术为依托的完整的产业链,业务范围从锂矿开采加工,电芯制造,到系统集成、电站投资,小到便携式储能大到“风光储”基地。这些都是中国储能企业的亮眼成绩。
另一方面中国储能企业从营业额、产能、出货量上在2022年也呈现几何级增长。根据第三方不完全统计业务涵盖电池材料、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等,70余家储能上市企业2022年业绩快报,例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派能科技等均取得高速业绩增长,例如赣锋锂业净利231亿至256亿,同比增长超1000%。在储能电池出货量上看,宁德时代以47GWh高居榜首,另外出货量超过GW的企业还有比亚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等。今年一季度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对储能电池进行扩产,表示看好储能发展,将继续加大对新型储能领域投入。
回顾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的出货量,仅宁德时代一家出货量就占据全球市场的43.4%。根据储能领跑者联盟最新数据,2022年全球电力储能用PCS出货量约56GW,中国企业出货量约占61%达34.65GW,而电池+pcs约占储能成本的80%,可见中国储能企业向世界证明我们已搭建起一条完整的储能产业链,并形成独一无二的市场优势!相信这也是特斯拉将40GWh的储能产线落户上海的主要原因。
03
“锂电巨头”和“新锐玩家”谁更技高一筹
锂电池占据整个储能电站造价成本的60%,而目前从储能电池出货量来看,出货量能达到GW级别的企业仍属于锂电巨头们,在储能营收中也是“巨无霸”的存在。随着新型储能电站的爆发式需求,“锂电巨头”可以依托资本积累,加大多储能电池的扩产和技术升级,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投入,使得储能电站造价成本逐步降低,让我们进入“储能商业化”时代。
另一方面,以光伏逆变器企业为主的“新锐”玩家,像固德威、禾望等都在积极打造“光储”产品,凭借其遍布全球的经销渠道、以及多年经营下的品牌影响力和完善的售后保障,“杀出”一条以“户用光储”为主的阳光赛道,尤其是在欧美市场逆变器企业优势更加明显,相关产品也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促使逆变器企业加大对储能产品的技术研发和产线扩充。除了光伏逆变器企业,还有一类以便携储能出口为主的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上赚的“盆满钵满”,例如华宝新能源仅在22年第三季度就拿下单季9亿营收!
04
“万亿蓝海”谁能笑道最后
使用绿色低碳能源以成为全球发展共识,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储能行业的发展也将极大的拉动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EVTank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211.8GWh和6080.4GWh。锂电需求的背后是储能市场的“万亿蓝海”,依托各地“十四五”储能利好政策、得益于日益下降的储能投资成本,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为目的储能电站,以电网运行稳定安全为目的的新能源调峰配储电站,将在中国遍地开花。据统计,2022年包括国电投、国家电网、华电、华能、中核等共涉及270余个招标项目,总容量超44GWh,而这些项目部分要求2023年底实现并网,可见今年储能又是如火如荼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