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强强联合 储能巨头进军回收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11-27 01:46:03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爆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愈发紧密。另一方面,产业链企业业务延伸布局趋势愈发明显,上游矿业、原材料企业为保障产品稳定供应或提高盈利能力,会向下游延伸布局锂盐、电池等业务;电池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持续加大对上游的投资力度;车企为解决电池产能“卡脖子”问题,向上延伸业务拓展,打造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延伸布局的动作包括但不限于自建、收购和合作。但由于跨领域布局对于部分企业来说缺少了经验、技术等优势,因此目前来看,合作是当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延伸布局的重要方法。

近日,两大巨头强强联合,加码电池回收市场。

南网储能牵手广汽集团 发力回收行业

11月23日,南网储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所属全资企业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甲方)于2023年11月23日与优湃能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乙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池银行投资、换电站业务、虚拟电厂项目及电池梯次和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合作。其中在电池梯次和回收利用方面,双方将共同推动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研究,寻找适合的应用场景,研究可推广应用的商业模式。推动电池回收利用方面的深度合作,为未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提供应用场景。

南网储能在公告中还表示,本次协议的签订及履行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型储能业务领域的市场地位,拓展市场份额。

南网储能是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我国首个主营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的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南网储能在运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242.1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1028万千瓦,新型储能11.1万千瓦,调峰水电203万千瓦。

业绩方面,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61亿元,同比下降31.07%;实现归母净利润6.93亿元,同比下降26.30%。其中,新型储能业务实现营收4172.62万元,同比增长281.79%。虽然目前来看,抽水蓄能仍然是南网储能第一大业务板块,但随着近两年储能市场的发展,公司新型储能业务增长速度加快。

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型储能装机总规模达111MW/219.2MWh,并且公司旗下梅州宝湖储能电站(70MW/140MWh)已于今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上半年在建项目有1座,即佛山南海新型储能电站(300MW/600MWh)。

本次南网储能的合作方是优湃能源科技,该公司注册资本1.18亿元,经验范围包括再生资源回收、加工;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电池销售等。值得注意的是,优湃能源科技是广汽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为了推动构建纵向一体化的新能源产业链,广汽集团围绕电池产业链,先后成立多家公司。

在上游,广汽集团2022年先后与赣锋锂业、东阳光科技签署合作协议,规划在锂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在中游电池端,广汽成立了因湃电池公司,计划投资109亿建设年产36GWh动力电池项目,该项目预计将于本月月底批量生产。在回收领域,广汽集团已经建立起电芯、模组和整包三级梯次利用体系。

车企与储能企业的联手,是当前回收市场的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当电池寿命介于20%~80%之间,主要针对磷酸铁锂电池,它的循环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更适合梯次利用模式,重组后的电池包或电池系统可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对电池电化学性能要求低的领域。

巨头入局 加速推进产业发展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在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大量应用,退役潮来临时,磷酸铁锂回收业务也将爆发。

随着电池退役潮的即将来临,国家及地方政府为了加快推动产业规范发展,各项利好政策接踵而至。

今年11月初,深圳市发改委发布《促进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 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的通告,提出鼓励电池梯次利用、再生利用项目建设,对纳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的企业示范项目,按照经核定总投资的20%,给予最高3000万元资助。

日前,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第五批回收白名单,本次公布的名单涉及68家企业,其中45家为梯次利用企业,20家为再生利用企业,3家为综合利用企业。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深圳)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有限公司等入选梯次利用企业。

但当前,回收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据了解,目前流向白名单企业的退役电池只有不到25%,仍有75%的业务被小作坊及尚未进入白名单的企业消化。但电池作为化学产品,拆解、运输、储存不当极易发生危险,安全隐患一直存在。

大型企业的入局,不仅能够推动产业的发展,注入资本的力量和技术优势,还能利用大规模建造的经验,带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新闻介绍: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爆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愈发紧密。另一方面,产业链企业业务延伸布局趋势愈发明显,上游矿业、原材料企业为保障产品稳定供应或提高盈利能力,会向下游延伸布局锂盐、电池等业务;电池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持续加大对上游的投资力度;车企为解决电池产能“卡脖子”问题,向上延伸业务拓展,打造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