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海阔凭鱼跃 储能内卷谁称霸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12-06 01:55:39

短短几年间,储能市场从“蓝海”变为“红海”,在这迅猛发展、热潮涌动的大乘风破潮中,储能龙头企业浪,撑起船帆迎风掌舵,储能新秀企业黑马出世,划起船桨迎头直追。据天眼查数据,一年内,全国新增注册的与新型储能相关的企业近6万家。如此之速度,用最近储能界流行词“内卷”,形容最为形象。

“内卷”一词并不新奇,但是用在储能行业,确实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今年流行开来,已致于以“内卷”做文章的储能企业比比皆是,更是有许多储能大佬的内卷言论频现。小编认为,“内卷”只能是一种现状,想要在储能行业称霸武林,争得一席之地,如何破局才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

鲶鱼效应看内卷 竞争对手层出不穷

“鲶鱼效应”强调的是多个个体的参与,激活了所有个体的生存。只有更多的个体参与其中,才能实现鲶鱼效应的最大发挥。如今来看,用“鲶鱼效应”来看储能市场,“现在的光伏和储能产业内卷现象非常严重。”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2023年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大会上说。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SNEC第八届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大会暨展览会现场说:“储能市场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储能现在在各个省的需求差异非常大,现在之所以这么火,可能是把2030年的需求,拿到了现在来讲故事。”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电力市场专委会秘书长郑华2023年世界储能大会上表示。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GW以上。而各地“十四五”规划中新型储能的装机目标已远超30GW。从近期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达25.3GW/53.4GWh,其中新增装机12.3GW/25.5GWh,预计年底将再翻一番达到49.6GWh。国家政策的支持无疑是促进了内需,由此便加速了储能发展的脚步,也因此横空出世了更多的竞争对手。

整个储能行业一时间涌入大量企业,市场红利的蛋糕该如何去分,谁又能真正成为利益最大的王者?

鱼龙混杂看行业 储能企业良莠不齐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中,近40家企业入围,其中宁德时代、上能电气、阳光电源、海博思创、科华数能分别列入各榜单榜首。眼下,储能行业还是由宁德时代、阳光能源、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占据一方,但也有后起之秀如海辰储能、中车株洲所等企业实现逆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无名”企业开始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当前的储能市场很热闹,但也面临着技术快速迭代、淘汰加速的风险。未来三年是储能企业排位赛的关键节点。只有在这个时期抓住机会占据行业头部位置,才能取得未来发展的绝对优势。”想要在这个行业里生存发展,浑水摸鱼终究面临淘汰。无论你的起步快慢,能力大小,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没有过硬的实践本领,几年之内必定成为泡沫。

SNEC第八届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大会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也表示,行业繁荣伴随泡沫,产能过剩隐忧显现,光伏行业就是如此,“现在电芯行业大部分存在亏损,过剩产能可能达到50%以上。而且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一半春天,一半寒流,就是我们现在储能行业的现状。”因此朱共山建议储能行业要吸取光伏行业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储能产业洗牌在即,唯有专业方能生存。”

鱼跃龙门看前景 找准关键突破重围

今年8月,某企业公开表示,到2023年年底时储能锂电池的不含税价格将低至0.5元/Wh以下,这无疑是打响了电池“平价”的第一枪。想要吸引更多的客户采购,想得最多的就是打价格战,用低价格吸引客户不失一种方法,但更多是品质同样要与其相配。

“根据我们最新的产品和量产的成本,锂电池储能的度电成本已经接近2毛钱。”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认为,储能价格未来一定会继续下行,储能度电成本1毛钱指日可待。而企业想存活下去,只能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去降低成本。核心技术是真正的生产力,是企业生存立命之本,质的变化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变,掌握先进技术及优质项目产品,便不会担心迭代升级的淘汰。

不过,行业百花齐放是好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哄而上的风险。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2023世界储能大会上说:“系牢安全带,储能才能真正驶入发展的高速路。储能的高质量发展要稳中求进,稳就是在安全上必须严格把关,如果安全体系不成熟的产品投入商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对整个行业和社会带来损害。”宁德时代总工程师许金梅也表示,“安全的成本是无价的,大家应该用自己的知识把它转化成真正的使我们走得更远。”

随着国内储能市场被各个企业严重瓜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更多的企业目光聚向了国外,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内卷也随之从国内转战到国外。面对交付风险,海外市场的未必比国内好。

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外市场将来迟早也会内卷,现在就是时间差。”同时他也提醒,“国内的竞争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国外的竞争则完全不同,甚至可能会引起反制。”他建议中国企业在出海方面应该适当联合、相对地形成一些共识,不要卷得太厉害。可见,“出海”需谨慎,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跨越大洋、步步为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疫情复苏的时代给了储能行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风起云涌的大潮也给储能企业更多的无形压力,能否跳过这重重的门槛,找准企业核心问题是关键。几家欢笑几家愁,内卷下的储能行业,究竟哪家储能企业能够笑傲江湖,称霸为王,时间终究会给我们答案。

新闻介绍:

短短几年间,储能市场从“蓝海”变为“红海”,在这迅猛发展、热潮涌动的大乘风破潮中,储能龙头企业浪,撑起船帆迎风掌舵,储能新秀企业黑马出世,划起船桨迎头直追。据天眼查数据,一年内,全国新增注册的与新型储能相关的企业近6万家。如此之速度,用最近储能界流行词“内卷”,形容最为形象。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