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新能人才网
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议展会

万亿储能正当时 谈三点北京储能展观后感

2024-04-17 17:16:51
来源:储能热榜
分享到: 

刚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北京储能展会之行,关于产品同行都已经写了很多,我就赶个晚集,站在媒体人的视角上,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1、看似容量之争实为成本之争

本次展会带给大多数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单体电芯容量更大、集装箱能量密度更高。

比如宁德时代的587Ah(网友测算)、海辰的1130Ah、南都的690Ah、天弋的630Ah、蜂巢的730Ah(短刀)等。

20尺集装箱更是开启容量军备竞赛,远景刚官宣5.6MWh,宁德时代就发布6.25MWh,展会当天比亚迪更是展示了其6.45MWh方案;据天合储能杨凯博士透露,这些都不是20尺柜的容量终局,后续还有理论扩充空间。

从企业获悉,其实很多新品并没有大幅提升价格,甚至还有企业降价,完全属于“加量不加价”。所以,无论是提升单体电芯容量还是提升集装箱的能量密度,最终的归宿都是在降本。

我们可能看到,企业在宣讲新品时,无一例外都会提到这款新品减少XX%占地面积XX,能够为业主降低XX%成本。可能很多情况下,客户并不关注你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储能,你只要告诉他是否安全可控,成本多少。

就像可口可乐在饮料领域的地位一直无可撼动一样,当前储能产业涌现出众多的同质化的产品,是产业上升发展期的正常情况,也无须太多苛责。

在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中,标准化产品+极致的成本优势,这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商战,80%储能企业会倒下也是产业发展的正常规律。

2、构网型产品频出,储能与电网关系更密切

在展会上,笔者注意到很多企业推出了构网型储能解决方案,这也是当下一大趋势。面对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构网型储能系统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构网运行是在孤网或离网状态下,储能系统作为电网中的主电源,建立电网中的电压和频率。储能系统要求3倍过载,支撑10秒钟。

当电力系统中某个点发生短路故障,电网中的电压和频率骤降,调度中心紧急调用电力系统中的构网型储能电站短时支撑电网电压和频率,也可以理解为储能变流器惯量响应调节其电压和频率变化率。(本段内容取自储能工匠社 白锦文老师文章内容)

这些也都说明储能与电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无论是电源侧、电网侧还是用户侧,储能都不只是“充电宝”,将来会承担更多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当然这也是未来储能市场化收益的重要来源。

有行业专家曾指出,储能向“构网型”转变的趋势是必然的,预计到“十五五”期间,储能在源网端和配用端都将明确“构网型”的要求。

本次展会领充新能源、英飞源等带来了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这都表明了储能与电网将会朝着更紧密方向去发展。

3、压缩空气、飞轮、液流、超级电容等路线引来众多围观群众

本次展会还有很多非锂电池储能企业,如以中储国能等为代表的压缩空气储能路线;以坎德拉、飞肯等为代表的飞轮储能路线;以大连融科等为代表的全矾液流储能路线;以今朝时代等为代表的超级电容储能路线;还有以创力新能源为代表的铁镍电池路线,以及中科海纳、奥冠电池等为代表的钠离子储能路线百花齐放。

因为“新奇”的外观造型和储能路线,这些“非主流”储能企业展位上人气反而比锂电池储能展位更旺,也代表了市场对于这些路线的关注度很高。

虽然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3年底,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4%,锂电池以外新型储能路线占比较低:铅炭电池储能占比0.5%,压缩空气储能占比0.5%,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占比1.2%。

虽然当下锂电池储能“一家独大”,但是笔者认为这种独霸天下的储能格局早晚会被打破。

整体来看,当下的新型储能建设只是长江里的“三瓶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长时储能以及高功率的调频型、混合型储能路线也值得高度关注。

根据《“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要求,也明确提出“聚焦各类应用场景,关注多元化技术路线,以稳步推进、分批实施的原则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加强示范项目跟踪评估。”

总结

最后,有媒体提到部分企业选择退出储能赛道,笔者认为这是市场竞争下的自然淘汰,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并非行业走衰。

去年我们储能市场总量翻三倍,不逊于任何其他行业,这依旧是最好的赛道毋庸置疑。

前期的储能行业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如今的储能行业正逐步步入理性化发展阶段,当参与方在技术、成本、市场都无法与竞争对手掰手腕时,果断退出也不失为一个及时止损的良策。

说个题外话,在这次展会上,笔者还看到不少老外,有白人也有黑人。他们一般是结伴而来,对储能产品颇感兴趣,会在展位上认真询问,我们展商也都有熟悉外语的同事,可以轻松交流。

在不知不觉中,新能源已经成为国家的名片,储能也将是中国的下一张名片,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储能这个市场将来会超过电动汽车

责编:盈盈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