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净零工业法案》。作为欧盟绿色协议工业计划的支柱法案之一,《净零工业法案》制定初衷在于回应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提升欧盟在清洁技术工业领域的竞争力。
《净零工业法案》提出,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和热能技术、陆上风电和海上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池/存储技术、热泵和地热能技术、电解槽和燃料电池、可持续的沼气/生物甲烷技术、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电网技术等关键低碳技术的本土制造能力,接近或达到当年部署需求的40%;
到2040年,各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确保所有关键低碳技术在全球市场份额中的占比至少达到15%。
本质上讲,《净零工业法案》是欧盟推动低碳技术发展的产业政策。从法案波及的范围看,来自中国的新能源企业首当其冲。
以光伏为例,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在整个太阳能行业供应链中,中国占据欧洲市场80%以上份额;2022年,欧洲组装约8GW太阳能电池板,大部分零件来自中国。
面对表现强势的中国新能源企业,欧盟《净零工业法案》亦有限制的举措。其中,法案表示将以第三国产品在欧盟市场份额超65%为标准作出补贴限制。
具体看,法案规定若第三国产品市场份额大于65%,在公共采购“可持续性和韧性”评分上,第三国产品会比其他竞争者低10%-30%;在有补贴项目中,其他产品或可得到最高额外5%的价格补贴。
不过,欧盟内部对《净零工业法案》落地并不完全乐观。据欧盟中国商会,法国低碳电池开拓企业Verkor联合创始人Olivier Dufour认为,尽管该法案制定了很好的产业政策,但似乎还可以设置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标。
在他看来,随着电动汽车在欧盟全面取代燃油汽车,欧盟的电池需求将突破1000GWh。即使在该法案的扶持下,欧盟的本土制造能力仅能达到550GWh,这意味着剩余需求将通过从欧盟以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从中国进口来满足。
换言之,欧盟的法案政策并不能彻底扭转中国新能源企业已经确立的比较优势。
另外,有欧洲专家指出,欧盟要实现(2030年)40%左右本地制造能力或脱离实际,可能很难在既定时间框架内实现。倘若法案实施后没能留住企业投资,反而因进口替代目标被迫承担昂贵的绿色产品价格,这或将使欧盟绿色转型面临更大的非必要损失。
对中国新能源企业而言,其获得的高市占比完全是竞争力的展现。目前来看,中国的“新三样”不仅拥有产能优势,更拥有技术优势。
以电池为例,据SNE Research2024Q1全球电池装机数据,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接近70%。目前,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大巨头的出色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亦为欧洲客户电动化转型、能源供给提供了助力。
站在绿色转型与能源安全角度看,欧洲离不开中国制造的优质新能源产品。
近日,据BusinessInsider报道,德国在大举发展太阳能光伏后导致发电量激增。数据显示,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惊人的 14280 兆瓦,约是前一年的两倍。受发电量激增影响,供需失衡引发电价暴跌。其中,电价一度变为负值。
在碳索储能看来,上述市场异动虽源于供需失衡,但引人深思的是,德国去年光伏装机激增背后有没有政策调整预期的影响?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又该如何在法案、目标以及现实之间保持平衡?
目前来看,针对《工业净零法案》亮明的约束,中国新能源企业也已未雨绸缪。比如,以比亚迪、宁德时代、欣旺达为代表的中国电池企业已奔赴欧洲建厂。
面对《净零工业法案》潜在的负面影响,到欧洲建厂某种意义上是最佳生路。此举既规避了贸易保护的制约,也拥抱了目标市场,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中国新能源企业,尤其是储能企业,欧洲市场前景广阔,不妨勇敢一点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