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全球首个100MWh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青海格尔木鲁能50MW/100MWh构网型储能电站正式投运。该电站的投运为进一步提升青海新能源接入比例,有效解决我国弱电网环境下新能源接入起到示范。
所谓构网型储能是指将储能电池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连接,形成一个具有自动充放电功能的电网。该储能技术具有灵活性高、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
以新投运的青海格尔木鲁能构网型储能电站为例,其由中国绿发青海分公司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采用了智能光储发电机解决方案,具备3倍的无功电流,5ms惯量启动时间,0.1Hz~100Hz宽范围振荡抑制等特性。
长远看,构网型储能大有可为。这是因为我国要想如期达成双碳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是必然要求。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便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
与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相对的则是化石能源消费减少。然鉴于我国电网主力仍以化石能源为主,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不稳定性等现实情况,我国要想在提升非化石能源的前提下,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发展构网型储能电站亦成为必然选择。
目前来看,风光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便在大力发展构网型储能。比如,5月20日内蒙古能源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2024—2025年新型储能发展专项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便指出,大力发展构网型储能。
方案明确,在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基地、电网局部支撑较弱地区、分布式新能源富集地区,大力推动构网型储能电站建设,充分发挥其惯量响应、频率电压支撑等作用,有力提升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消纳情景下的电网安全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
不过,构网型储能技术推广也面临系统设计复杂、运行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客观而言,构网型储能的良性发展必须要克服上述挑战,完善技术体系,加强储能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
某种程度上讲,构网型储能技术的前景光明,道路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