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变革的浪潮中,五华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项目脱颖而出,以创新之姿打造 “电力粮仓”,为地区能源发展注入新活力,在新型储能领域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项目概况:规模与布局的宏大篇章
五华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项目位于五华河东工业园,规模达 70 兆瓦 / 140 兆瓦时,是南方电网首个百兆瓦时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更是广东省能源局、南方电网公司的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箱式电池储能舱,犹如 “超级充电宝”,构建起一座能源存储与调配的关键枢纽,承载着地区能源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重任。
二、运行模式:削峰填谷,守护电力稳定
项目运行模式巧妙,每晚深夜,当用电低谷来临,工作人员便开始忙碌,利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给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起来。而在用电高峰时段,储存于电池中的化学能又迅速转化为电能进行放电,实现削峰填谷,有效缓解电网供电压力,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可靠。据测算,该电站按照每天 1.75 次充放,每年可发电近 8100 万度,以每个家庭每月用电 200 度计算,可供超万户家庭使用一年 ,极大地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三、技术创新:引领储能安全与高效新高度
储能电池运行中的发热问题曾是行业难题,五华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项目却成功破局。南方电网储能公司在此首次采用电池直接浸没在舱内冷却液中的技术,实现对电池快速且充分冷却降温,有效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同时,将新型电池集成技术投入商业运行,站内储能设备先进的冷却方式,确保电池运行温升不超过 5 摄氏度,不同电池温差不超过 2 摄氏度,让电池始终处于最佳运行温度范围,不仅有效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还显著提升了储能电站的安全性能,为储能行业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效益多元: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共赢之果
项目自 2023 年 3 月投入运行以来,成绩斐然。在经济效益上,除运营收益外,还带动了能源技术研究、能源技术咨询服务及其上下游产业发展,亩均年产值超 300 万元,产值与税收持续攀升。社会效益方面,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提升了区域电网调节能力,助力当地电力系统更加稳定高效。生态效益同样显著,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 3.39 万吨,为绿色发展添砖加瓦,实现了多种效益的共赢共收。
五、产业布局:构建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五华县以该项目为契机,乘势而上积极抢占新型储能产业 “黄金赛道”。立足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结合县域电网布局完善、输变电站遍布利于接入电网和消纳能力、新能源并网需求大等实际,快速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全面布局 “一核心三基地” 新型储能产业园。产业园总规划面积达 2830 亩,以河东工业园为核心,延伸至华城、河东、安流等地,重点引进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芯、电缆等新型能源上下游企业,致力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 “电力粮仓”,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五华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项目不仅是一座 “电力粮仓”,更是能源创新与发展的标杆,引领着地区迈向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在新型储能领域持续书写辉煌篇章。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205/50000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