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3 日,在厦门海事局的严格监管与全力保障下,11 台超重型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以下简称 “储能集装箱”)搭乘中国香港籍集装箱船 “中海黄海” 轮,从厦门海沧港区远海码头启航,奔赴美国洛杉矶。这一重要事件标志着厦门港首次实现超重型储能集装箱的出运,这些储能集装箱单体重量高达 40 吨,电池容量超过 5MWh,一举打破厦门港海运出口同类型产品在单体重量和电池容量方面的两项纪录,成功开辟了超重型储能集装箱出海的新通道。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加速转型,以及我国制造业的不断提档升级,我国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产品凭借自身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海外出口需求呈现出显著增长的态势。然而,储能集装箱作为国际海运第九类危险货物,且产品更新换代朝着超大超重化方向发展,现行的相关公约以及监管要求难以跟上步伐,导致新型储能设备的安全出海面临诸多挑战。此前,由于缺乏统一的海运技术规范标准,储能集装箱海上安全运输存在一定的盲区。
面对这一发展瓶颈,厦门海事局积极作为,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组织开展专业技术研究,在全国率先创建了 “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安全保障机制”。通过建立预核查模式、创新装箱认证方式以及编制安全指南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为厦门口岸储能集装箱的海运规范出口提供了专业且全面的指导,有效提升了企业产品的海运出口能级。今年 1 月,厦门海事局联合厦门港口管理局、厦门自贸委印发了全国首个针对储能集装箱的海上安全运输指南,实现了国际海运管理、技术、服务等多维度的制度性突破,为进一步拓展厦门港依靠班轮批量混载储能集装箱的先进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此次超重型储能集装箱的成功出运,是厦门港在储能设备运输领域的重大突破。较以往整船包船出运模式,如今采用集装箱班轮批量混载储能集装箱的方式,单航次便能为企业减少 70% 的物流成本,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吸引了宁德时代、海辰储能等众多企业纷纷选择厦门港作为其新产品海运出口的重要港口。自 2022 年厦门港集装箱船批量混载储能集装箱试航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保障 55 个航次、近 1500 台储能集装箱安全海运出口,累计货值超 60 亿元人民币。
后续,厦门海事局将继续深化政企联动,紧密围绕企业需求,积极探索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的新要求,并将工作实践经验总结整理后递交至国际海事组织,致力于推动 “厦门方案” 上升为 “中国经验”,进而成为全球通用的世界标准,为厦门港乃至全球的储能设备运输安全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223/5000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