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日本凭借完善的政策支持、庞大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技术接纳度,成为全球储能产业链企业竞相“争夺”的关键目标市场。有机构预测,日本电池储能系统装机规模有望从2023年的2GWh增至2030的40GWh。
进入2025年,不足2个月的时间,已有宁德时代、特斯拉、国轩高科、中国能建、东方日升等多家全球储能产业链企业,接连传出在日本市场拿单的捷报。尤其近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8届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及PV EXPO,更是将行业目光聚焦于日本这个全球储能的“新战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储能、海辰储能、国轩高科、楚能新能源、新能安、微宏、东方日升、明美新能源、德业、天合储能等多家中企亮相展会,展出针对当地市场推出的因地制宜的储能解决方案。
全球涉储企业争相布局日本市场,频签订单
伴随日本缺电危机而来的是,当地对新能源的重视程度与日剧增,储能市场随之迎来快速发展,2025年中欧美韩等企业在日本频频签下储能订单,日本储能市场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争夺战”。2月20日,宁德时代与日本知名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淘科新能源(TAOKE),签署了300MWh储能供货合同,其产品将用于淘科新能源在日本的电网侧储能项目。据了解,此次并非双方首次合作,早在2018年宁德时代就与淘科新能源在户储领域达成合作,2024年又签署了350MWh的电池购销协议,合作范围扩充至工商业储能及电网储能。此次又签约电网侧供货订单,意味着宁德时代通过绑定淘科新能源,正逐步深化在日本储能市场的布局。
同日,东方日升储能与台湾的Nextdrive株式会社及日本的株式会社能达,三方签署了80MWh储能战略合作协议;其还与BYH TOKYO签署了经销商代理协议和战略协议,预计后者将采购50MWh的储能产品。这表明,东方日升储能全球战略,正由中美欧三大主流市场逐步向外扩展,现已将日本市场收入囊中。
国轩高科则携自主研发的全新7MWh集装箱储能系统,及650Ah电池等多款产品参加此次日本展会。据报道,其与多家国际知名能源企业达成总规模超7GWh的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国轩高科与大和能源、CO2OS在日本开展储能电站开发及运维等业务合作,拿下了1GWh的储能电池大单,并已成功交付日本冲绳县、大阪府、茨城县、九州地区、东北地区等日本多地的多个储能电站项目。这预示着国轩高科正稳步拓展日本储能市场。
不单单是中企,美国涉储企业也在密集发力日本市场。2月初,特斯拉宣布与日本金融服务集团欧力士(ORIX)达成合作。特斯拉将为总容量为134MW/548MWh的日本滋贺县米原江东电力储能电站,提供142台特斯拉Megapack大储产品,单机容量3.86MWh,计划于2027年投入运营。
有分析认为,特斯拉在北美、欧洲两大储能市场排名数一数二,地位举足轻重,但在亚太市场并未进入前四,而此次特斯拉强势切入日本市场,标志着其储能产品性价比、技术方案等,已经取得了日本储能业主的认可,并有望进一步拓展日本市场份额。
尤其今年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已正式投产,今年一季度开始产能爬坡。其年产40GWh的Megapack储能系统产能一旦释放,日本储能市场必然将在其辐射范围之内。
同在全球排名前五的美国储能系统集成商Fluence,据悉在今年1月,宣布在日本开设办事处,以深度参与日本持续增长的储能市场,并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业务。
此外,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面前,松下、日立、索尼、东芝、住友、日本电气等日本本土企业,及LG新能源、三星SDI等韩国企业都在密集发力日本储能市场。比如去年9月,日本本土企业丰田、日产、松下等巨头宣布,将联手投资总计1万亿日元,用于将日本储能电池的产能扩大5成。
日本储能市场即将“爆发”,但市场潜力有限
据了解,近年来日本政府正通过提供补贴、鼓励投资等政策和财政激励措施,加速当地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应用。去年12月,日本政府拟定了到204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4-5成,核能发电占比2成的目标。日本能源部更是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预期,从原本2030年36-38%的目标上提至了40-50%。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提升,电池储能市场需求必然将迎来大规模上涨。去年7月,日本政府推出了5700万美元计划,为电池储能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鼓励本土公用事业和企业广泛参与。《第六次能源战略计划》推出BESS补贴计划,支持储能系统部署,也为外资企业进入日本储能市场提供了便利。
尽管日本储能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但不容忽视的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远期市场前景终究有限,上述特斯拉在日本落地的548MWh储能项目,已属日本最大的储能设施之一。计划入局日本市场的储能企业需警惕这一点。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224/5000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