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万维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昆仑万维”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昆仑万维”最新资讯信息。关于“昆仑万维”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昆仑万维

在政策、资本之手的双重推动下,储能产业呈现出一种魔幻的景象。行业尚未迎来真正的繁荣,便已危机四起,不少企业更是倒在曙光到来的前夕。
储能 电池 政策 
近期,上市公司2022年度报告陆续发布。据统计,有21家上市公司涉足长时储能业务,包括储能系统集成商、核心设备生产商及掌握上游资源的企业。1长时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各类长时储能技术在2022年多线并举,中国能建在内的多家企业以不同的技术路线为切入点,布局长时储能。
储能 储能技术 
2022年,俄乌战争突然爆发,本着“不管子弹哪个方向射出来,大A总先卧倒”的原则,投资者们纷纷用脚投票来避险。然而,万绿丛中一点红,储能板块,尤其电化学储能,却迎来了一轮轮上涨。
储能 光伏 天然气 
12月4日,昆仑万维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为开展新能源投资业务,与新能源储能领域高精尖技术团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点金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点金”)及霍尔果斯昆诺天勤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诺天勤”)分别以自有资金2.2亿元人民币和8000 万元人民币作为出资,对北京绿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增资(以下简称 “绿钒新能源”),获得绿钒新能源60%的股权,将纳入公司并表范围。

近日,昆仑万维公告称拟转让控股储能公司、剥离该公司储能业务,而这距离其官宣踏入储能还不到一年。
近年以来,众多上市公司盯上储能这片蓝海,其中有不少企业是为了扭转经营不善的局面,试图通过收购锂电资产来拓展市场,提高企业利润。但随着储能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快,以及今年碳酸锂持续下跌、储能产品报价随之走低,后来者的转型储能之路变得异常艰难。不少上市企业才刚刚起步,就被迫放弃储能业务,甚至面临退市破产。
储能 上市企业 退市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3~6月,国内在建及规划液流电池产线便超过9条,产能规划合计超过8.2GW,潜在年产值超过700亿元。头部玩家竞逐产能,液流电池迎来GW时代。中国液流电池产业化自20

在各行各业纷纷跨界投资新能源的背景下,国药也“坐不住”了。
10月26日,一家名为国曜(广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成立,吸引了大众目光。
医药行业 跨界 储能 
11月21日,昆仑万维(300418)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转让控股子公司北京绿钒股权及债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公司拟以合计4亿元的价格,将控股子公司北京绿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绿钒”或“交易标的”)50%的股权及未来可转成10%股权的可转债,转让给公司实际控制人周亚辉。
昆仑万维 北京绿钒 股权 
近期,多家跨界入局的企业宣布剥离储能业务。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储能产业在2022年蓬勃发展,动力电池企业投资储能项目热潮不断。同时,不少企业跨界入局储能赛道。部分企业为扭转经营不善的局面,试图通过收购储能领域资产拓展市场。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出现重大变化,相关公司只好忍痛剥离储能业务。
跨界 储能 动力电池 新型电力 
2023年,储能迎来“大跨步”式的发展元年。一时间,更多的投资者从其他赛道蜂拥而来,迫不及待谱写自己品牌的储能故事。
然而同样是今年,跟风入局中的不少企业已有“出局”迹象。它们的储能业绩开始力不从心,有的甚至宣布剥离储能业务。
眼望着,这些企业相继在无比风光的行业风口中“倒下”,是否预示着,储能发展已经迎来阵痛期?
储能 太阳能 光伏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储能迎来“大跨步”式的发展时期。一时间,更多的资本从其他赛道蜂拥而至,近年来,不少来自风电、电子、材料、互联网、房地产、教育、家电、航运、食品等领域的企业入局储能。
跨界 储能 双碳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电解液可循环利用、生命周期性价比高、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技术的首选技术之一。在众多的液流电池种类中,目前商业化进程更快的为全钒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以金属钒离子为活性物质的液态氧化还原可再生电池。全钒液流电池是以+4、+5价态的钒离子溶液作为正极的活性物质,以+2、+3价态的钒离子溶液作为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电解液储罐中。
液流电池 可再生能源 钒离子 
近期,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北京绿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钒新能源”)与承德燕北冶金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德燕北”)达成合作协议,决定合作设立电解液制造合资公司,并快速推动合资公司的业务启动。据公告,绿钒新能源与承德燕北成立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出资比例为承德燕北占51%,绿钒新能源占49%。钒电池电解液项目预计总投资人民币8至10亿元,合作项目建设资金及生产启动资金由双方按股权比例共同支付。

近期,上市公司2022年度报告陆续发布。据统计,有21家上市公司涉足长时储能业务,包括储能系统集成商、核心设备生产商及掌握上游资源的企业。各类长时储能技术在2022年多线并举,中国能建在内的多家企业以不同的技术路线为切入点,布局长时储能。
储能 
近日,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建龙集团)与承德市人民政府(简称承德市政府)、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昆仑万维)签署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制造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3年7月21日,昆仑万维公告,为抓住钒液流电池储能发展的窗口期,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北京绿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承德燕北冶金材料有限公司基于优势互补、技术资源结合、技术进步与资源供应同步进行,于近期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合作设立电解液制造合资公司,并快速推动合资公司的业务启动。

新能源浩浩荡荡的浪潮中,各种技术路线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电解液可循环利用、生命周期性价比高、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技术的首选技术之一。在众多的液流电池种类中,目前商业化进程更快的为全钒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以金属钒离子为活性物质的液态氧化还原可再生电池。全钒液流电池是以+4、+5价态的钒离子溶液作为正极的活性物质,以+2、+3价态的钒离子溶液作为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电解液储罐中。

7月19日,承德燕北冶金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承德燕北)与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人民政府(简称营子区政府)、北京绿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绿钒)签署钒电池电解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营子区区长马增辉,建龙集团副总裁、承德燕北总经理王雪原,北京绿钒CEO胡波分别代表各方签署协议。这是继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建龙集团)与承德市人民政府(简称承德市政府)、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昆仑万维)签署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制造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三方推动合作落地的重要里程碑。

资本视角下的储能
碳索储能网整理 发布时间:2023-06-14 09:27:51在投资者眼中,储能行业前景光明、朝气蓬勃。“储能产业是较大的投融资风口”“每天都有投资人来找我们洽谈”“我们马上会公开融资情况”……近日,记者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注意到,资本热议储能的声音不绝于耳。

3月1日,丽江市委书记浦虹带队赴北京市开展招商活动,重点走访昆仑万维集团,并与集团董事长兼CEO方汉、北京绿钒总经理胡波、昆仑资本周京等进行深入交流。
北京绿钒 清洁能源 储能电池 
7月11日,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昆仑万维)与承德市人民政府(简称承德市政府)、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建龙集团)签署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制造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近日,昆仑万维(300418)公告,拟将北京绿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绿钒”)50%股权及未来可转成10%股权的可转债转让给公司实际控制人周亚辉,预计交易对价为4-4.5亿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