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新材料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负极新材料”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负极新材料”最新资讯信息。关于“负极新材料”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负极新材料

10月30日下午,重庆金汇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金汇能”)的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在铜梁正式投产,进一步完善了铜梁新型储能电池一小时供应链圈,推动产业升级与集群发展
新型储能 储能电池 负极材料 
10月30日,多氟多披露2024年三季度报告。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为68.76亿元,同比减少21.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6.32万元,同比大幅减少94.60%。
锂电池 钠电池 三季度报告 
11月19日,河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印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关于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新能源 锂电 锂电材料 
11月20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发布[华能西安热工院科研项目百千瓦级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储能装置招标]候选人公示。
液流电池 中国华能 储能装置 
12月10日,兰州宝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宝航”)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建筑和安装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一期建设5万吨/年负极材料生产线、10万吨/年石墨化装置生产线。项目投用后生产的负极材料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消费电子和工业储能等领域。
负极材料 新能源汽车 锂离子电池 
12月5日,贵州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遵义市特色优势制造业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新能源电池 电池材料 电解液 
12月25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东省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钠离子 电池材料 新能源汽车 
全球汽车业波澜壮阔的百年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在动力系统新能源化成为业界共识的同时,汽车业变革“下半场”智能化的赛道也悄然开启。然而,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智能化,无论是动力系统还是数据系统的变革,其实质都是在探索对汽车工业资源的重新组织。在这个科技自由探索、产业跨界融合的时代,在这个速度决胜、强者恒强的时代,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一个创新的载体,在发展中不断打破创新边界,让各个领域的优势资源都聚集在汽车这个实体之中。当科技企业的技术积累、新能源企业在能源存储转化领域的前沿探索,与汽车企业多年积淀的制造实力高度整合,聚
新能源 动力系统 
据北京亦庄官微10月24日消息,近日,国内首条全固态锂电池量产线正式投产。这是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企业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纯锂新能源”)投资建设的产线,标志着该企业研发生产的纯锂50安时数全固态电池迈向量产新阶段。
固态锂电池 新能源 固态电芯 
先进电池技术是推动设备智能化、能源清洁化、交通电动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支撑[1,2]。目前,我国依托液态锂离子电池,已构建了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采用了易燃的液态电解质,难以同时满足电动汽车、储能、电动航空、智能终端等行业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和低成本锂电池的迫切需求[3]。高比能、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的固态电池被全球公认为是取代现有锂离子电池的颠覆性技术之一[4,5]。近年来,固态电池材料研究热潮已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兴起,被视为先进电池材料的未来发
固态电池 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 
11月29日,江苏省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公开征求《镇江市新型储能及氢能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意见。
新型储能 储能产品 抽水蓄能 
新一轮产业残酷洗牌下,即便是强如宁德时代也难以逃脱 “失速” 困局。
据宁德时代发布的三季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6.77亿元和311.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1%、77.05%,虽然仍保持增长趋势,但这是其近三年同期最低增速。
宁德时代 政策 储能 电池 
锂离子电池(LIBs)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库伦效率、较长的使用寿命、无记忆效应、低自放电特性和不同电极设计的化学势,在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已经逐步占据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以及移动电子设备的主要市场份额。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近日,在民营企业助推广西高质量发展大会签约仪式上,总规划投资100亿元的中森30GWH高性能钠离子电池项目正式落户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该项目由福建中森碳投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标志着北海市在新能源电池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钠离子电池 新能源电池 负极材料 
1月10日,在2025年一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结束后,襄阳市随即在谷城县主会场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此次谷城集中开工的30个项目总投资达206.56亿元。
负极材料 新能源汽车 微电子产业 
近日,山东孚日鸿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5 万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获批公示 。这一项目总投资高达 9 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投入,预示着其将在硅碳负极材料市场掀起巨大波澜。
负极材料 新能源汽车 储能市场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及低空经济场景的落地,固态电池赛道进一步被激活。
固态电池 新型电力储能 锂电池 
“新型储能”是广东当前热词。走在这条新赛道上,广东正全面增强抢占制高点的迫切感,提出要在2027年实现新型储能产业的万亿营收。肇庆目前正抢抓这个战略风口,全力把新型储能打造成支柱产业,以此夯实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绿色能源基地的基础,并进一步参与全省先进制造业分工,提升自身在价值链的位置,为实现“制造业当家”提供强大的支撑。

5月10日上午,甘肃玉门市人民政府与酒泉光苒新材料有限公司8万吨/年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成功签约,项目总投资16.26亿元。
锂电池 负极材料 
5月7日,在十堰召开的全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改经验交流暨二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透露,当前,我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亟待突破性发展。

5月22日午间,滨海能源公告,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新的业务发展领域,在新能源材料产业进行战略转型和布局,拟以3987.76万元的交易对价收购交易对手方贵州地锦商贸有限公司、贾来福、董晓云持有的内蒙古翔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翔福新能源”)合计100%股权。

3月5日,2024年国务院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等列入2024年政府工作重点。
新型储能 分布式能源 风电光伏 
星空钠电该项目总投资约11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钠电池正极材料、年产2万吨钠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电芯、集成制造产业以及储能电站等配套产业,配备研发中心和智能管理系统。
钠电池 负极材料 储能电站 
1月16日,宿州市经信局官网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5年,全市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收突破400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储能行业作为新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储能行业 新能源 清洁能源 
5月23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领先企业东峰集团官微显示,公司近日与蓝廷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廷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及半固态复合隔膜的研发和生产达成合作。
固态电池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2023年,储能领域共发生394起融资(含IPO),共涉及公司326家,整体融资金额大约900亿元(含IPO融资额约300亿元)。
融资 储能市场 新型储能 
近日,广东、北京、上海、山东、安徽、江苏等多个省份召开“新春第一会”。作为各地经济工作的风向标,“新春第一会”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多次提到绿色低碳与新能源,奏响了新一年全力拼经济的冲锋号,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绿色低碳 新能源 新型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