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长沙理工”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长沙理工”最新资讯信息。关于“长沙理工”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长沙理工

储能是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基础,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是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支撑。根据《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十四五”发展规划》

日前,国内首个光热装配式能源岛在新疆吐鲁番湘吐热经济产业园顺利竣工。三千公里外,长沙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学校源网荷储综合能源系统实验室通过远程操控,密切关注着每一个运行指标的动态。

“双碳”目标下,国内传统能源企业纷纷开启转型发展之路。对于以煤炭、电力为主业的永泰能源而言,其转型发展的思路是怎样的?5月23日,在永泰能源202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胜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紧紧锚定“双碳”目标,在夯实现有煤电主业、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的基础上,高举储能大旗、紧盯储能赛道、加快推进向储能领域转型的发展目标。

输配电成本监审将决定省级电网、区域电网和跨省跨区专项工程的输配电价格,是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基础。

索比储能网讯:未来5年,即到2026年,长沙预期GDP要达到2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要达到6千亿元。在强省会战略中,工业经济无疑要为长沙挺起脊梁。2月7日,新年上班第一天,长沙发布《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4月27日晚间,永泰能源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永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55.56亿元,同比增长30.8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09亿元,同比增长69.3%。2023年一季度,永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70.6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28.44%。

如果说新能源的尽头是储能,那么储能的尽头是什么?
赢科储能,有自己的答案——构建“硬件(产品)+软件(EMS、BMS)+平台(虚拟电厂、数字化管理与交易平台)”智慧能源产业生态。
融合储能 赢科储能数字能源 新能源 
日前,应用长沙理工大学沥青和石料完全分离技术,由山东咏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建年产4000吨废旧沥青基锂钠电池负极项目中试产线,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庆新能源产业园宣布点火投产。
钠电 负极材料 投产 
永泰能源发布股权收购公告称,公司收购海德股份持有的北京德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49%股权。本次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德泰储能100%股权。

近日,知名科技专家张雪峰在一次视频中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了评价。他指出,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学科,将在未来能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就业前景。储能的发展不仅会为人类解决能源储备和能源供应不平衡等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还将成为推动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张雪峰 储能 工程专业 
11月3日,长沙理工大学与庆云县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长沙理工大学(庆云)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在山东省德州市举行。现场,与会领导为研究院成立揭牌,为“咏坤废旧沥青油石高效分离设备制造及年产4000吨锂钠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锂离子电池碳硅负极材料研发项目”等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
长沙理工 新能源 储能技术 
水系液流电池由于能量和功率彼此独立、安全性高和储能规模可调等特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然而活性物质在水中存在溶解度极限,制约着水系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水系液流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受到低能量密度和高成本等关键问题的限制。

在全力打造钒电池头部企业的路上,永泰能源(600157.SH)正不断通过系列运作获取国际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核心专利技术,进而快速拥有全钒液流电池及系统集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后续研发和产品迭代能力,以期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加快推进公司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全产业链发展。
钒电池 液流电池 电池储能 
4月21日上午,2023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大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黄学工,长沙市政协副主席、长沙市新能源装备产业链链长刘金文,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贵州省工信厅副厅长(挂职)曾祥君,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三级顾问戴庆华,湖南省能源局电力处处长袁劲松,长沙市科技局二级调研员盛湘饶,长沙生产力促进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市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推进办公室主任潘攀、长沙市工信局装备处副处长刘卫东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智能电力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金维宇担任会议主持人。

记者9日从长沙理工大学获悉,该校丁美、贾传坤教授团队,联合中南大学、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团队,历经多年,自主研发设计出了世界首款液流电池电极材料大尺度生长设备。同时,首次开发出了一种大规模储能钒电池专用的石墨烯复合电极材

12月26日晚,永泰能源发布公告,公司所属控股子公司德泰储能与长沙理工大学合作,签署了相关储能技术转让合同,长沙理工将全钒液流电池相关储能技术的五项专利权和五项专利申请权转让给德泰储能,转让费合计2700万元。

永泰能源(600157)公告称,2023年上半年,公司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储能转型有序落地,业绩保持良好增长。预计公司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01,000万元~111,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增长 31.11%~44.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98,000 万元~108,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增长 24.16%~36.83%。

纵观海内外液流电池储能的发展史,不难发现,美国的长时储能市场虽起步很早,但发展至今,却并不尽如人意。  而近两年来,在中国,液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正在高速发展,其中,源自
美国 中国 锌铁 液流电池 
日前,长沙理工大学储能研究所贾传坤教授、丁美教授联合中南大学刘金龙副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副教授创新性研发了首款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锌—高锰液流电池,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储能材料》)上。这一新型液流电池技术有望为中大规模储能提供新方案。

区域电力市场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曾经一度淡出公众视野的区域电力市场,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提出“引导全国、省(区、市)、区域各层次电力市场协同运行”后,近期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2023年5月15日,海德股份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海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德资管”)拟将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三环北路100号光耀东方中心部分二、三层部分房产出租给北京德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泰储能”)。
储能 液流电池 
索比储能网讯:2月24日,教育部公布最新一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次共有14所高校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华北电力大学全国首设氢能专业!另有可持续能源、智慧能源工程等31个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增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

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蓄电池,是一种利用某些元素(通常是金属)氧化状态下的能量差异来储存或释放能量的电化学转换装置。不同类别的液流电池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包括最常用的钒以及不常用的锌-溴、多硫化物-溴、铁-铬和铁-铁。
储能 液流电池 蓄电池 
区域电力市场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曾经一度淡出公众视野的区域电力市场,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提出“引导全国、省(区、市)、区域各层次电力市场协同运行”后,近期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索比储能网讯:2月24日,教育部公布最新一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次共有14所高校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华北电力大学全国首设氢能专业!另有可持续能源、智慧能源工程等31个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增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能源转型任务更加紧迫。能源电力行业如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做好能源保供工作的同时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南省委会副主委、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

索比储能网获悉,1月5日,永泰能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将在深挖现有煤电传统产业潜力、提质增效,保证现有主业稳定增长、业绩持续提升的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双碳”决策部署,高举储能大旗、紧盯储能赛道、聚焦全钒液流电池,坚定不移地向储能行业转型。

随着市场对于长时储能需求增加,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可以解决锂电池循环寿命短等问题,被誉为储能黑马,有传言预测其将成为继锂电池之后的核心储能技术之一。上周,林源集团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签署投资框架协议,将投资370亿元建设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制造项目等。

2022年的高考即将来临,学子们即将面临这高考,也将面临专业选择。哪么在今年国家能源局印发了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储能行业发展再次迎来利好政策。哪么跟储能行业密切相关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会不会引来大批学子的热情报考呢?对此我们拭目以待,哪么有哪些大学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