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走完一圈只需20分钟,除了满地石块和几排破旧的营房,开山岛几乎“一无所有”。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海岛,却因守岛英雄王继才夫妇的故事而被外界所知。
开山岛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境内,占地不过0.013平方公里。从距其最近的燕尾港出发,在没有大风浪的情况下,12海里的航程需乘渔船耗时1个多小时才能抵达。远眺小岛,像一片孤帆飘零海上。靠近码头时,整个岛尽收眼底。
开山岛虽小,意义却不小——地处我国黄海前哨,被视为扼守苏北沿海的重要大门。为守住这个一级战备岛屿,1985年部队撤编后,当地政府改设民兵哨所。前任所长王继才1986年上岛,与妻子王仕花守岛32年,直至2018年7月27日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石多水土少,台风四季扰。飞鸟不做窝,渔民不上岛。” 当地人眼中的开山岛,因为无电、无淡水,一颗葱都要靠岛外运来,恰似一个“水牢”。登岛之前,尽管想象过很多场景,但真正上岛那一刻,才体会到真正的荒凉和无助。远离大陆,四面是海,一股强烈的孤独感扑面而来。
在王继才之前,有10多位民兵来过哨所,最长的待了13天,最短的看一眼就跳回船上走了。王继才走后,当地政府组建了一支10人的民兵分队,一组3人、一次15天轮流守岛。
“上岛前想过各种苦,来了才发现实际比想象的要苦得多。”“单调、枯燥,第一次上岛7天抽了两条烟。”“32年有20多年没水没电,大哥(王继才)在岛上真是太苦了。”言语间,民兵们不约而同提及一个“苦”字。
王继才到底吃了多少苦?在一间旧营房改造的展馆内,一面面褪色的五星红旗、一本本手写的巡岛日志,还有19台听坏的收音机、大小不一的掉漆茶缸、用坏的煤油灯和煤炭炉等,仿佛都在诉说往昔的风雨岁月。
“一直到2008年,岛上才有1台小型风力发电机,第一次能看上电视。结果发电机经不住大风,不到半年就罢工了。2015年我们新建了一套5千瓦光伏发电及储能系统,用电才算有了基本保障。”参与开山岛建设的晶澳东海基地员工吴永其清晰记得,第一次上岛时满眼枯寂,到处都是礁石。5千瓦工程量虽不算大,但所有材料需经船一趟趟运输,所用组建不仅要抗风、耐压,还得经受高温、高压和高碱的考验。
为不占用资源,十多名施工人员自带水粮,每日往返,不住岛上。“没有淡水,夫妻俩长期接雨水喝,实在不干净就养几条泥鳅来净化。尽管如此,他们却从没‘短’过我们的水,时不时递来热水,送上浸湿的毛巾给我们擦脸。一开始,大家觉得岛上施工太苦,可越干越觉得这对守岛的夫妇才是真苦,哪怕能早一小时给他们送上电也好。”吴永其感慨。
43岁的胡品刚作为主动接替守岛的首批民兵之一,初上岛时很不适应。“第一次上岛是8月,因为用电紧张,冰箱不敢开,带来的菜没几天就烂了。吃得慢、扔得快,食物根本没法保存。天气热,没法洗澡,整个人像被盐腌过一样。”
“嫂子(王仕花)常来看我们,有时给大家做做饭,有时手把手教我们岛上的生活经验。她说,有次刮台风下不了岛、又没有船,岛上一下子断了粮。大哥抓一把生米,用冷水泡了嚼一嚼,一天就挨了下来。现在条件已经改善很多了,我们还感到不便,大哥真了不起。”胡品刚话语中带着哽咽。
王继才待人热情,对家人却有些“残忍”。大女儿王苏小学后没再读书,替不在身边的爸妈照顾弟妹,这在“80后”中并不多见。原本答应参加女儿婚礼的王继才,因战备失了约,王苏哭得接连补了5次妆。几年前,有记者上岛采访时碰到了王继才儿子一家,王继才和孙女显得生疏。问及原因,王继才伸出手来:“我的手像锉刀一样,怎么敢去摸她的脸,去摸她的手?”
“苦”中也有欣慰事。在王继才的精神感召下,更多的人开始关心开山岛,这里已由两个人的孤守变成了一群人的守候。现任所长汪海建介绍,去年下达守岛征集令后,有500多人主动报名,最后选定了10个人。
最年轻的“哨兵”张奥是一名“90后”研究生,他早已熟知,岛上共有508级台阶,每天巡岛3次,大约要走2万步。“以前舍不得用电,现在能看上新闻联播了。定期有通讯、电力人员上岛检查,以后还要安装风光储、海水淡化等系统。大哥生前养的两只狗,前几月刚产下小狗,岛上越来越有希望了。”
此次采访,王仕花因赴京参加“时代楷模”节目录制未能与我们见面。热心的胡品刚帮忙拨通电话,王仕花说夜里还常梦见王继才,穿着军装、驼着背,正一点一点给果树浇豆饼肥。“刚上岛时老王就跟我说,以后一定要把小岛建成绿岛,让上岛的人能有一片树荫乘凉,吃上一点鲜甜水果。”
“今年是老王走后的第一个春节,这个年,我带着孩子们上岛一起过。”电话那头,王仕花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