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时日,最为储能行业热议的两个话题,莫过于工商业储能与新能源配储。
今年以来,工商业储能即将迅速崛起的声音此起彼伏,各家储能企业争先恐后展开布局,赛道一时拥挤不堪。
据《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5GW,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增长到11.5GW,届时,全球工商业储能的累计市场规模将在190-240亿元之间。
新兴的商业蓝海、可观的市场空间,无疑为积极投身工商业储能布局的广大企业大打一针“强心剂”。然而储能企业一厢情愿,强行创造市场需求的质疑声也逐渐出现。
另一遭受行业质疑的焦点,是老生常谈的新能源强制配储。新能源配储历来因利用率低、成本问题难解等诸多负面因素而饱受争议。
近期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新型储能相当于长江水弄了几个矿泉水桶装,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风光配储’肯定不是一个正确的路径”的论断在储能圈广为流传,再次引发行业热议。
9月初,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开展我省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试点工作的通知》,成为全国首个配建储能转独立储能的试点文件,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如此诸种,我们不禁发问:工商业储能是否真如想象的那般美好?新能源配储又终将何去何从?
针对近期行业最为关注的这些热点问题,《能源》杂志联合星球储能所邀请电工时代董事长、总经理,同时也是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秦伟作为本期专访嘉宾,对储能垂直一体化、工商业储能、山东储能发展、配储与独立储能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对话。
电工时代由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索英电气合资成立,是一家集储能项目的建设运维、储能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新能源国有企业。
作为山东省这一全国“储能急先锋”的本土企业,国企出身加之背靠两大储能巨头的电工时代,无论对山东储能市场还是储能行业的发展趋势都有极为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截至目前,公司储能业绩累计已突破7.0GWh。
“新能源配储和独立储能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我认为都可以叫做独立储能。”而对于工商业储能,秦伟表示,工商业储能雷声大、雨点小,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1
电工时代作为一家集储能项目的建设运维、储能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企业,储能场景多、储能产品广。您认为其中哪一领域为公司的传统优势?哪一领域又为公司当前所较为看重的新兴市场?
电工时代原本是国网公司的下属企业,从21年改革到今年9月25日其实也才两年的时间。
我们从一开始做储能的初衷实际建立在电力保供的角度,作为电网的临时备用电源,而不是为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新能源配储。
2018、2019年开始做储能的时候,我们还主要是在江苏解决夏/冬季调峰支撑不足的问题,顺便为某些区域解决新能源消纳。当时“双碳”目标还没提出,新能源发电远没有现在那么多,新能源消纳也还称不上什么大问题。
电工时代的优势,其实还是对于传统电力系统的深刻了解。无论是以什么样的身份,我们集团都已经为电网服务了66年的时间。我们必须看到,储能归根结底是为电力系统服务的,不能站在一个传统的产品角度去考虑储能的作用。
储能既不是基础科学,也不是一门理论性的科学,而是一项面向应用的系统科学。
我们必须将它放在场景中审视,要怎么用它、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它会受到什么样的冲击与考验?
从这样的角度来考察储能的适应性,看它要如何协调稳定系统,并研究它的安全问题,最终才延伸到产品层级的质量问题。
事实上,尽管质量问题是一个产品的根本,但它仍然是由前几个问题所催生出来的,因为储能产品最终面对的仍然是具体场景的应用实践。
产品质量再提升,做的再坚强可靠,哪怕是做成“板砖”,如果放在一个系统当中并不适用,那么它看上去再坚硬、再优质也无济于事。
电动、汽油的动力装置再好,到了西伯利亚的极端应用场景中依旧不能代替柴油机的使用,柴油机始终有其独特的场景需求,这就是所谓“应用性”的重要之处。
因而,在讲究应用科学的储能领域,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始终建立在对于电力系统的了解和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认识上,这也就是电工时代的优势所在。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四全”发展的理念。
第一个“全”,是全技术路线。电工时代针对各条技术路线展开布局,现在是电化学储能,以后可能是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熔融盐储热等。
第二个“全”,是全应用场景。站在商业的角度,我们也要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需求。
第三个“全”,是全产业链条。只有产业链条齐全,才能够保证产品的每一部分都不会出现明显的短板效应,拖累整个产品的实际效能。
第四个“全”,是全商业模式。我们要为客户提供各类齐全的项目模式,EPC总包、容量租赁能做,系统集成、综合能源服务也能做,这样才能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我们的未来发展肯定还是要集中在这四个“全”上,更进一步做到“强”、“延”、“补”。把原来已有的做得更强,把原来没有但有一定基础的及时补上去,当前还没有涉及的逐渐向外延伸。
当然,对于新领域的开发并不是没有限度的,延展一定建立在具有相关性的基础之上。做企业还是要聚焦核心业务,不能头脑一热就去做和主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这也是当前对国有企业发展和功能定位的要求。
就新兴市场来看,我们目前比较关注未来储能在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比如在日常运维之外,产品到期后的梯次利用或回收处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延伸出来的数字化转型。
当前,储能的数字化还处于一片“孤岛”的状态。尽管BMS、热管理、消防等一系列都在走向数字化,但这些数据的价值显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挖掘。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甚至从电池系统出厂前的数据开始预测,精准地把握电池在什么样的时间节点无法继续发挥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到在其寿终正寝或出现问题之前提前更换,从而将其价值利用发挥到最大。
通过大数据预警的模式,统合BMS、EMS、消防、热管理以及实际的环境数据,找到各系统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优化影响储能系统效率、寿命的最核心因素,既保障了安全性、又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利用,这是我们所非常看好的未来方向。
2
当前,不少储能企业表现出垂直一体化的趋势,许多头部公司都在补齐包括电芯、PCS、系统集成、智慧管理系统等在内的全栈能力,这其中自然有降本、提高适配度等诸多好处。您刚才也提到电工时代要做到全产业链条,这是否代表储能行业及企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强者恒强”的局面是否仍将持续,一家企业包揽各个环节的情况会出现吗?
我认为不会,如果真的有企业希望只靠自己做到这一点,其实是把路走窄了。
我所谓的全产业链条,并不是说一定要亲自完成每一个环节,而是形成一种完整的产业生态模式。
一家企业总有自己所不擅长的部分,我们不一定非要在某个环节做到很大,甚至不必自己去做,但一定要培育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对象。
这种生态的构建可能是合资合作,也可能仅仅是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链,找到无论对产品的认知还是价值取向都较为一致的合作方,而且这种战略合作一定是深度绑定的。
尽管现在也有很多企业去进行垂直一体化的布局,但这仍然是有限的。社会化分工自有其存在的道理,真正希望垄断一切的企业,只会在各个环节将自己置于更多竞争企业的对立面,在细分领域举步维艰。
值得注意的是,储能行业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仅站在降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储能产业的各个环节均有其各自的价值体现,并非凭借绝对的“统一”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要做的是站在提升系统集成技术的角度去发挥自己的价值。以热管理为例,真正需要考虑的并不是把电力机组的空调成本降下来,而是充分提升自身的热设计水平,提供更适场景的解决方案。
同样都在山东,我们在枣庄和东营提供的产品,尽管从技术参数来看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出的方案却非常不一样,这是因为两地的气候本身就存在非常大的区别。
雨水、风向、阳光照射、盐碱沼泽的腐蚀性等,都最终影响我们集装箱的外形设计、液冷机组的选型、管路布局以及冷却液的数量。每一样产品都需要热仿真、热设计,再进行相当的模拟运行,有时可能只是场站外墙的不同都会影响我们的方案。
我是从国网出来的,非常了解电网公司从来不追求低价,永远都是综合评价,首先关注安全、质量和技术水平。开出低价却没有与之相应的实力,根本入不了电网公司的法眼。
就我个人而言,也并不担忧未来真的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储能行业足够大,不会赢家通吃;另一方面,这样的企业早晚会在商业竞争中面临淘汰。
更重要的是,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能源安全保供的问题上,试图采取非常规手段垄断市场的企业,绝不符合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与价值取向。而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始终对能源安全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3
当前,工商业储能好像在一夜之间突然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您如何理解工商业储能的火爆一时?对于这一领域的前景和实际市场需求如何看待?
工商业储能火吗?无非是雷声大、雨点小。
大家都要生存。当大储逐渐聚焦在几个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仍然要继续生存下去,只能开辟新的赛道。向终端客户延伸做工商业储能,实际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生存下去的机会。
如果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当前招采都开始以框架为主。招框架每次入选的也就只有几家企业,其中还有重复入选的情况。这就使得许多企业原本还能拿到一定的项目,现在越来越拿不到了。
而之所以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中国当前的电力现货市场仍不成熟,电价差、电力交易模式都不足以支撑工商业储能获得多大的回报。
第二点,国内企业对于不太容易用经济指标量化的收益,认可程度相对比较低,对储能价值的共识很难达成。
在海外市场,工商业储能可能仅仅发挥保障不停电以维持产线连续运营,解决电压波动或停电隐患等问题,帮企业降低一部分损失,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在国内市场,企业对于附加的价值创造敏感度往往比较低,“省钱不算挣”的观点比较普遍。有的企业会觉得与其配置储能不如直接拿钱投资项目来得更加直接,有的企业则因为听说安装调试还需要停一段时间的电,不愿意中断生产于是作罢。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实际运行的经济效益来看,储能的收益回报远不止市场不成熟的问题。
有些地方看上去电价差很高,然而独立售电公司早就通过商业手段抹平了其中的价差。有时看着能达到七八毛的电价差,在售电公司对诸多客户的频率调节后,实际电价差可能还不到3毛钱,连投资回报率都算不过来,根本挣不到什么钱。
工商业储能目前还处于一个造势的阶段,各家企业争先恐后地推出产品、推出应用场景方案,然而实际落地的能有多少呢?
现有的许多工商业储能项目落地的周期都很漫长,半年、一年甚至两三年不落地的情况比比皆是。现货市场尚不成熟、难以达成一致共识、投资回报不及预期,工商业储能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4
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经济效益,山东在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进程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作为本地储能龙头企业,您怎么看待山东的储能市场空间及未来发展?目前仍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知道,为什么山东会走在前面?
一方面,山东的能源供给结构决定了它必须要挑这个大梁。山东省当前仍以火电装机为主,无论从装机规模还是全社会用电总量来讲,火电都扛起了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大旗,这使得山东实现“双碳”目标的压力实在太大。
另一方面,从山东的工业结构来看,山东仍以重工业、高耗能企业居多。从单位GDP能耗来看,山东的GDP不如江苏、广东,但它单位GDP消耗的标准煤基本上接近广东的2倍、江苏的1.5倍以上。
不管怎么说,国家还需要重工业、高耗能企业的存在,山东的工业结构就不可能改变,那么只能是大规模的去上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抽水蓄能、核能等。实际上,山东未来新能源的需求远比当前公布的规划还要多得许多。
此外,山东还是特高压受端大省。从西北地区送端大省到东部受端大省,中间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就必须解决好特高压送入的调节问题。
无论是新能源发展还是特高压送电,难点都在于其不可控性。这就意味着,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要依赖储能的调剂发挥关键作用。
山东省的工业、能源结构,从根本上决定山东具备较为齐全的储能场景与极高的储能需求。
从政策的角度来说,我想也还是有提升的空间,原因在于产业发展始终是“双向奔赴”的。政策永远不是解决产业发展的根本手段,完全依赖政策补贴的产业走不长。
正如当年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一旦拿掉补贴就倒下了一大片企业,这也是山东希望规避的。虽然提供政策支撑,但该交给市场的还是要交给市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山东新能源可以租赁储能,但具体租金多少要靠企业自己去谈;另一方面,储能如何利用、利用多长时间,也不做强制要求,山东只从技术的角度出台标准来进行监督,以保障储能的基本性能和质量。
山东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进入纯市场的阶段,干预的程度很大。
现货玩得好的企业,通过电价差拿到的收益远比不懂现货的要高得多,基本能把价差收益做到3毛、4毛,不懂的可能也就拿到2毛多钱。
想要把现货市场做好,就要真正将现货推向市场,交给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只靠政策去管。
5
山东日前提出全国首个配建储能转独立储能的试点文件。近来,也接连有专家、院士对新能源配储的实际作用、必要性提出意见,相关讨论由来已久,大有渐向独立储能的发展苗头。您对这一问题如何看待?
对于储能行业的未来发展,我们还是要辩证地看。
试想如果当初没有刘振亚的坚持,中国哪有特高压?谁又能想到国家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现在正如当年一样,谁也都不是什么预言家或者先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别说三年,一年之后行业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谁都没法打包票。
对于新能源配储和独立储能,我一直想纠正大家一个概念。配储和独立储能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我认为都可以叫做独立储能。
从电网的角度来看,二者间仅仅是一个调度层级的问题。是直接接受电网下达的调度指令,还是通过“二传手”服务电网,仅仅是这样的区别,也就是一个通讯逻辑的问题。
我认为唯一值得区别的,是它们对于电网的支撑能力,大小和功率的问题,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如果非说还有区别,那就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是服务于电网还是终端用户,也就是电网侧、新能源侧还是工商业储能的区别,这些才是值得区分的。
服务于终端客户,就要为客户提供备用电源、改善电流质量、峰谷价差获利;服务于电网,则要起到支撑新能源、参与现货交易、参与容量补偿之类作用。
那么就未来发展来看,我认为改变是一定会来的,但不是从配储或独立储能的角度,而是由电网作为重要的力量深度参与到储能的建设投运。
电网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首先就是在哪个地方布点的问题。在哪里建设储能能够对电网起到更大的支撑作用,在哪里能够解决更多的新能源、特高压消纳,更好实现黑启动等多种功能,只有电网最清楚。
未来电网需要对储能分布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在哪里布点利用率最高、每个点需要配置多少功率容量,而不是企业一拍脑袋就随意选址建设。
我一直非常赞同青海储能“四个统一”发展模式。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运营青海省内储能电站,从选址、建设标准、电网调用、商业运营,各个方面都采取更加标准规范的处置。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大家至少要走出一个误区——储能从根本上并不是“向钱看齐”的。政策引导只是帮助新能源算好经济账,消化掉多余的成本,保障新能源投资的收益,并非要让储能还能再多挣出几倍的利润。
站在投资核算的角度,把储能作为独立于新能源之外的效益来源,本身就是不可取的,这其实违背政策引导的初衷。
现在有很多业主方基于沉没成本,对于新能源配储有很大的意见,我认为从大局的角度来看还是格局太小,也有点太自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