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户用储能出海需要哪些资质认证?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10-23 07:03:08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一场全球性的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大潮正在形成,特别是户用储能,成为越来越多国外家庭的选择。
当前,户用储能的市场需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欧美为代表的电价较高的区域,家庭安装户用光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用电的经济性;另一类是东南亚、非洲为代表的电网不稳定区域,主要目的是保障用电需求。
对于国内的储能企业来说,户用储能的主要市场在国外,因此出海是必由之路。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严格的认证标准和入局门槛。
出海认证体系分类总体来看,主要面对的认证体系有四类:
1、 北美:UL认证体系;
2、 欧洲:CE认证体系;
3、 澳洲:CEC认证体系;
4、 日本:JIS认证体系。
另外还有运输相关的UN38.3,以及危包证、危特报告、海运鉴定书。
01.
北美、欧盟认证详解
本次重点介绍一下北美UL认证和欧盟CE认证的测试重点。
北美UL认证:
适合范围为北美地区,主要为安全测试,认证周期通常为2个月左右的时间,作为美国-加拿大联合国家标准,在储能领域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
UL 9540:代表一个封装完整的储能系统功能安全认证,关注机械测试,电气测试和环境测试;
UL 9540A:关注消防本身,UL 9540A测试主要从电池储能系统安装参数,安装通风要求,消防设施,消防策略和应对措施四个维度降低储能产品的热失控风险,提高系统的安全响应等级;
UL 1973:认证要求储能锂电池包必须经过多种测试,包括燃烧测试、过充保护测试、过放保护测试、温度冲击测试等,以确保电池包在各种极端环境下都能安全运行。
02.
欧盟CE认证
IEC/EN 62619:侧重于储能电池和电池系统的安全要求,不仅对电芯和电池模块进行外部短路、撞击、跌落、热滥用、过充、强制放电等安全测试,而且对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过充电压保护、过充电流保护、过热保护、耐热失控蔓延等功能进行评估;
IEC/EN 62477或IEC/EN 62109:侧重储能PCS安全通用标准,主要涉及防电击、防能量、防火、防热伤害、防机械与噪音伤害,以及产品在运行、存储与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应力等要求;
VDE2510:进入德语区必须要做的认证,涵盖了储能系统所涉及的绝大多数安全风险,包括电气安全、电池安全、电磁兼容、功能安全、能量管理、运输安全、安装安全、退役管理等方面。2018年5月,VDE-AR-E 2510-2储能系统的低压并网要求新标发布,将储能系统的安全要求延伸到电网端。
03.
其他
1、锂电池UN38.3:适合范围几乎涉及到全球,属于安全和性能测试,联合国针对危险品运输专门制定的《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的第3部分38.3款,即要求锂电池运输前,必须要通过高度模拟、高低温循环、振动试验、冲击试验、55℃外短路、撞击试验、过充电试验、强制放电试验,才能保证锂电池运输安全。如果锂电池与设备没有安装在一起,并且每个包装件内装有超过24个电池芯或12个电池,则还须通过1.2米自由跌落试验。
2、航空/海运运输鉴定报告:从中国(香港地区除外)始发的相关带电池的产品,最终航空运输鉴别报告一定要由中国民航总局直接授权认可的危险品鉴定机构进行审核发证。
中国企业户用储能产品出海,存在哪些投资机会?以下是简要的核心点,有助快速了解户用储能现状:
户储行业市场足够大,可以支撑众多上市公司和创业公司玩家。
户储的需求主要来源于高电价、供电稳定性、避险备用、环保、经济效益明显等。
户用储能行业全球竞争格局区域化明显,市场较为分散,单个国家的品牌集中度较高。储能行业壁垒主要是产品设计和渠道建设,长期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
目前,电芯/变流器厂商主要是作为产品供应商,卖产品给集成商,再经由经销商或安装商到达客户。
户储需求可持续,中国在锂电和光伏供应链上有明显优势,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户储行业主要市场在海外,存在投资机会同时也蕴含着风险。

新闻介绍: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一场全球性的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大潮正在形成,特别是户用储能,成为越来越多国外家庭的选择。 当前,户用储能的市场需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欧美为代表的电价较高的区域,家庭安装户用光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用电的经济性;另一类是东南亚、非洲为代表的电网不稳定区域,主要目的是保障用电需求。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