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磷酸铁锂龙头今年动作频频 加速行业升级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11-23 07:27:36

磷酸铁锂电池越来越受到车企和电池厂商的欢迎。特斯拉CEO马斯克声称,未来三分之二的特斯拉车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三分之一可能采用镍电池。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表示,公司将在未来 3-4 年内逐步增加磷酸铁锂电池的产能占比,逐步减少三元电池的产能。

未来,磷酸铁锂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据Wood Mackenzie研究报告,成本和安全性将继续是电池供应商在多种电池应用场景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磷酸铁锂有望在未来10年内,超过三元电池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电能存储化学品,在储能市场站稳脚跟后,将逐步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作为主板上市企业龙蟠科技控股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专业化生产制造企业,常州锂源成立以来,已成功推出“铁锂1号”T系列、“锰锂1号”M系列、“续航1号”S系列、“再生1号”Z系列等多款黑科技高性能的正极材料产品。

1、“铁锂1号”T系列

锂源2022年研发上市的新一代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铁锂1号”,采用了锂源独创的“黑科技能量球”技术,通过在正极材料内部建立高速的锂离子传输通道,使其性能表现优异,大幅提升了锂离子电池在寒冷条件下的放电容量保持率,实现了可将磷酸铁锂材料在-20摄氏度条件下的放电容量保持率从55%提升到85%,在-40摄氏度条件下的放电容量保持率从接近于零提升到57%。

“铁锂1号”还具备出色的快速充电性能,据研发团队测算,常规磷酸铁锂电池需要快充40分钟,才能达到约550公里的续航里程;而采用“铁锂1号”材料的磷酸铁锂电池,仅需快充15分钟,就可以达到5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该产品已获得五项国家专利,并与国内部分电池厂家实现了产品配套。

2、“续航1号”S系列

S系列是锂源第三代高压密磷酸铁锂产品,通过运用大小颗粒“一步法”混搭技术、原位掺杂包覆技术等多项具有独创性的革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把粉体磷酸铁锂的压实密度提高到了每平方厘米2.6克以上,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进而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3、“锰锂1号”M系列

“锰锂1号”磷酸锰铁锂是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的正极材料产品,普通的磷酸铁锂产品只有3.3V的平均放电电压,而常州锂源推出的“锰锂1号”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利用金属锰元素替代磷酸铁锂中的铁元素,将平均放电电压提升至3.7V以上,且在3C倍率下放电容量不低于140mAh/g,从而大幅提升了电池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

4、“再生1号”Z系列

“再生1号”正极材料产品,是以废旧极片为原材料,通过精准除杂、微量补锂等技术进行制造生产,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与常规技术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短、批次一致性好,原料利用率高以及加工成本低等优势。目前,锂源“再生1号”Z系列产品达到了与常规LFP相当的性能。

为了满足市场及客户需求,常州锂源采用全球化布局战略,针对性布局研发和生产基地,目前已在深圳、南京、常州等地建立研发中心,拥有江苏常州、天津宝坻、四川遂宁、山东鄄城、湖北襄阳五大智能化生产基地;在印度尼西亚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锂源(印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1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建立起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网络,服务全球电池企业及储能客户。

常州锂源以“用超级LFP材料,成就超级锂电池客户”为使命,深耕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积极布局上下游产业,目前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磷酸铁、磷酸锰铁锂等。锂源2021年度及2022年度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排名中,稳居行业前三,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锂源拥有强劲的研发实力,累计申请专利数百项,参与多项行业标准修订与团队标准制订。另有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能量球的高压实密度技术、高压实密度前驱体技术、下一代超快充能量球技术、高收率短流程废旧磷酸铁锂回收再生技术等多个研发创新项目,研发成果显著。

面向未来,常州锂源将持续创新,以最具优势、最具性价比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投入市场,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与更多的动力和储能电池、汽车集团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共同迎接全球新能源产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新闻介绍:

磷酸铁锂电池越来越受到车企和电池厂商的欢迎。特斯拉CEO马斯克声称,未来三分之二的特斯拉车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三分之一可能采用镍电池。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表示,公司将在未来 3-4 年内逐步增加磷酸铁锂电池的产能占比,逐步减少三元电池的产能。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