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900万辆,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地位不断提升。
近日,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深入分析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周期性趋势和结构性变化,并一致认为,2024年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先行优势进一步夯实为产业发展优势的关键之年。
|订单增长产销两旺
在生产车间里,几乎看不到工人,精密汽车零部件在机器“手里”按照预定步骤,冲压、焊接,组合成一辆完整汽车……步入新能源汽车工厂,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带来的高效率和高品质,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放开准入门槛、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等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为汽车市场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今年以来,来自海内外的新能源汽车订单持续增长,多地车企、零部件产业开足马力生产,力争跑好新年“第一棒”。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78.7万辆和7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3%和78.8%,市场占有率达29.9%。
多领域协同让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落地、快充等技术优化,汽车使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将持续快速突破。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有望突破40%。”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
从充电一次续航1000公里的麒麟电池,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
从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到可油、可电、可混动、可增程的超级混动系统;
从引入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智能座舱,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领航辅助驾驶系统……
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技术正持续引领潮流。
重视技术路线多元发展
“以绿色、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汽车必将日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产品。
汽车企业在新能源化转型过程中,还应考虑除纯电驱动以外更多的可能性,重视能源技术路线的多元化发展。”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围绕“电动+醇氢”两大新能源技术路线,推出电驱桥、甲醇发动机、醇氢电动动力链等多项技术产品。
在乘用车领域
比亚迪采取多条动力路线并存的发展思路,车型基本涵盖燃油、混动、纯电动三种动力形式;
2023年,丰田汽车固态电池研发实现重大突破,随后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等车企都表示将于2027年前实现固态电池量产;
理想汽车、东风汽车等车企纷纷布局增程式智能电动汽车领域……
在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技术线路呈现多头并进、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在商用车领域
换电模式以及由此催生的电动汽车“车电分离”模式发展步伐加快。
福田戴姆勒汽车欧曼重卡相关负责人介绍,换电重卡与传统重卡相比不仅综合运营成本低,而且相比于常规充电型电动重卡,补能时间更短、运行成本也更低。
截至目前,欧曼新能源重卡产品品系包括牵引车、自卸车、搅拌车、环卫车等,可满足用户全场景应用需求。
新能源重卡
此外,宇通重卡、金龙重卡、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新晋势力加速布局新能源重卡赛道,依托各自的核心优势、品牌号召力和固有的营销优势、成本和产业链优势快速抢占市场,进一步促进全产业电动化转型发展。
“两条腿”带动增量增利
“当前,电动化变革继续驶在快车道,智能化变革开始换挡提速。新能源汽车发展只会越跑越快,不会给我们停下来、慢下来、喘口气的机会。”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产销量连续9年保持全球第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依然有不少深层次难题需要破解。
今年1月份,特斯拉、理想汽车、极氪、小鹏汽车等超过16家车企下调部分车型的售价或推出限时现金优惠的促销政策,以期获得更多的销量和市场份额,效果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
2024年,车企如何走出“增量增收不增利”怪圈?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2024年新车大量上市,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对此,新能源汽车行业要继续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锻长板、补短板,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时,要创新发展思路,加强国际合作,带动汽车出口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随着碳酸锂价格下跌、电池成本降低,造车成本有所下降,并且随着市场高速发展带来的规模效应,产品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和降价空间。
与此同时,市场规模决定了成本和企业生存状态,多数厂商会选择优先保住市场份额,造成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
为应对价格竞争常态化挑战,专家建议,企业要转变过去量入为出的传统发展方式,要靠“两条腿”走路,也就是走内涵式发展和利用社会融资扩大式发展相融合的道路。
各家企业都有其优势,通过协作,帮助经销商做大做强,从而降低库存量。同时,把生产及重资产交给产能集中的企业,鼓励代工模式的应用,让汽车行业像手机行业一样实现产业良性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