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LCP Delta、欧洲储能协会公布的《欧洲储能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23年欧洲大储、工商业和户用储能装机总量约为10.1GW。这比2022年全欧4.5GW的记录翻了一番还多,也远高于此前做出的6GW的预期。
和国内的情况完全相反,欧洲储能装机主要由用户侧贡献,2023年的装机量达到了7.3GW,差不多有7成,剩下的才是大储项目。
据EESA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型储能系统装机量为23.2GW/51.13GWh,国内用户侧储能系统装机量为2.33GW/4.77GWh,国内机柜式工商业(非集装箱)储能系统装机量为0.81GW/1.67GWh。可见,国内用户侧储能占比最高在12%左右,绝大多数的储能装机由大储贡献。
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市场上的不同,导致了国内的从事用户侧储能的相关企业热衷于出海。
例如阳光电源,其海外营收占比53.9%,据预告显示,2023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10至760亿元,净利润有望突破百亿。其储能业务仍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储能营收137亿元,同比增长177%。像派能科技这样的储能系统供应商海外营收占比更是高达96.69%,可见海外用户侧储能市场前景广阔。
不过,国内也有机构认为,2023年,随着“配储经济性整体提升以及零碳园区加速展开,2023年将迎来工商业储能从0到1的“产业化元年”。但,受到中外电力基础设施及电网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国内用户侧储能的发展势头暂时不及海外。但也仅是在储能发展方向选择上的差异,并无优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