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国际能源署”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国际能源署”最新资讯信息。关于“国际能源署”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国际能源署
近日,Invinity Energy Systems宣布推出下一代模块化钒液流电池ENDURIUM™的商业版本。Invinity表示,ENDURIUM 以我们在现场三代液流电池方面的无与伦比的经验为基础,将我们 VS3 产品平台的所有优势(已被全球客户部署)集成到优化的设计中,以用于长时间、高吞吐量的大型储能项目。
钒液流电池 储能项目 储能容量 11月7日,2024世界储能大会“储能市场应用”主题论坛在福建宁德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承办,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产业链企业代表等参会,围绕“储能市场应用”主题,开展深度交流研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赵勇强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片飞主持。
储能市场 储能大会 可再生能源 11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用户侧 新型储能 园区配储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储能电站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成为电力供应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随着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迅猛发展,其与生俱来的波动性与间歇性,如同阴晴不定的天气,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需平衡带来了严峻挑战。
储能电站 充放时长 储能技术 不到一个月,中国企业接连拿下欧洲、东南亚的最大储能订单。近日,国内光储巨头阳光电源(300274.SZ)宣布与菲律宾可再生能源开发商Citicore Renewable Energy Corporation(CREC)签署1.5GWh电池储能(BESS)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东南亚最大的储能供应协议,阳光电源的储能解决方案将被集成到CREC的光伏发电项目中,以提高菲律宾可再生能源的效率及可持续性。
阳光电源 储能订单 可再生能源 2024年,国内光伏产业链进入深度调整期,硅料价格跌破4万元/吨,组件投标价卷到0.7元/W。残酷的价格战之中,处于光伏下游的逆变器却风景独好。
海外储能 阳光电源 储能系统 在当今全球能源格局加速变革的时代浪潮中,储能集成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新星,备受瞩目。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兴起以及能源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储能集成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泛的应用潜力,成为能源领域炙手可热的关键环节,为能源的高效利用、稳定供应和可持续发展铺就了坚实的道路,也引发了全球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探讨。
储能集成 储能变流器 电池管理系统 12月5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印发《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新型储能 储能产业 储能电芯 12月6日,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简称“中国机电商会”)、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合光能”)、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共同主办的“清洁能源多一小时”启动仪式暨清洁能
近日,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国能)宣布完成新一轮超亿元融资,融资金额为1.8亿元。据悉,中储国能本次Pre-A轮融资由招银国际领投,上一轮领投方、老股东中科创星追投,联想之星、普华资本、华控基金、南京麒麟等机构跟投。其中,本轮领投机构招
压缩空气储能 中储国能 “碳中和”背后孕育着一次百年级别的能源革命,其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将因此发生深刻变化。
生产端将形成“电力生产低碳化+能源消费电气化”的特征,即发电过程中尽量不产生二氧化碳,其他工业生产尽可能以电作为能源;在生活领域,交通出行将逐渐零碳化,电力、氢能等清洁能源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此外,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作为一项有望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利用的新兴技术,将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今天,带您了解碳中和的相关概念、实施路径,以及由此带动产生的转型升级需求和潜在的
碳中和 能源主战场 全球双碳风潮下,储能的崛起已是必然,但残酷的 “战争” 号角也已经吹响。
今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2030年储能市场规模将超过1TWh。
电化学储能 双碳 动力电池 近日,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国能)宣布完成新一轮超亿元融资,融资金额为1.8亿元。据悉,中储国能本次Pre-A轮融资由招银国际领投,上一轮领投方、老股东中科创星追投,联想之星、普华资本、华控基金、南京麒麟等机构跟投。其中,本轮领投机构招
压缩空气储能 中储国能 欧洲电力市场再现“负电价”。
美东时间1月2日,由于风能发电量高达40吉瓦,远超当时的需求,德国隔夜市场再次出现了4小时的负电价,发电商不得不向用户付费以消耗多余电力。
风能发电 储能设施 可再生能源 近日,阿布扎比可持续发展周(ADSW)上,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Masdar和阿联酋水电公司EWEC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全天候”大型项目,该项目将太阳能和储能结合,旨在每天提供1GW不间断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关于项目
新能源发展 储能系统 清洁能源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能源转型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据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过去几十年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攀升,其中很大一部分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这一严峻形势促使各国纷纷加快能源转型步伐,积极寻求清洁能源替代方案。
储能技术 储能系统 能源转型 非洲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光伏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非洲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加快光伏项目建设,成为非洲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一大亮点。中国企业积极助力非洲国家发展光伏产业,中非光伏产业合作展现广阔前景。
储能系统 光伏项目 可再生能源 中国逆变器与储能电池的生产制造和集成企业,是支撑全球绿色能源变革转型的重要力量,在新能源的国际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制胜海外市场的道路并非坦途,就电力电子设备本身而言,企业需不断满足不同区域和国家提出的越来越严苛的技术规范,而现今又不得不面对来自新能源并网接入、采集数据安全和合规方面、通讯设备认证的新挑战。
储能电池 海外市场 分布式能源 好的企业家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算别人算不清的账,做别人不做的事”。
3月1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首份《清洁能源市场监测》报告称,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部署达到新高,相比于2022年,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分别增长85%和60%,新增产能达到近540吉瓦;核电新增装机
国际能源署 清洁能源 新增产能 在发电侧新能源急需并网、用电需求与日俱增、线路老化问题突出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当前欧美电网正面临较强的升级需求。在此背景下,欧美多国发布了电网中长期规划,这也为国内电力
欧美电网 迭代升级 电力设备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0%,新增装机容量达510吉瓦,太阳能光伏占3/4左右。到2025年初,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电力来源。在国家能源局官网信息上,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5.6亿千瓦,同比增长49.9%;主要发电企业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3209亿元,同比增长60.5%。随着光伏等绿色能源发展,配套储能技术发展也成为重中之重,其中液流电池就由于高安全性、功率与容量设计可调等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液流电池技术介绍
锌溴液流电池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光伏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正在阿联酋迪拜举行。当地时间9日晚间,COP28“中国角”举办“携手共铸全球能源转型之未来”研
迪拜气候大会 全球能源转型 1月13日报道据英国《独立报》网站1月11日报道,专家说,2023年全球的可再生能源新增容量将同比增加50%,这将使未来六年清洁能源增加两倍的全球目标有望实现。  国际能
国际能源署 可再生能源 装机容量 6月13日至15日,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年度风向标,SNEC PV+ 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吸引了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家参展商。
SNEC2024 华昱欣科技 新能源 电动汽车电池领域正在酝酿一场革命。
去年,美国的阿贡实验室宣布已经将锂空气电池的循环次数提升到了1000次,这种电池的正极是空气,能量密度是传统锂离子电池的4倍——1200Wh/kg,可以储存足够的能量为飞机提供动力。
电动汽车 锂空气电池 锂离子电池 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比过去3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快。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期,但仍需解决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融资等关键问题。
可再生能源 装机容量 电力来源 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太阳能生产支出(约3800亿美元)将有史以来首次超过石油生产支出(约3700亿美元)。而其中,中国生产了全球80%的太阳能电池板、85%的太阳能电池和97%的太阳能硅片。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占有绝对优势,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
海外 光伏 锂电 SNEC上海展余热未烬,Intersolar德国光伏展刚落下帷幕,特隆美海外团队就赶赴西班牙参加6月25-28日在巴塞罗那举办的非洲能源展Africa Energy Forum 2024(以下简称AEF)。
特隆美 非洲能源展 储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