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储能网讯:近期,“宁德时代将被美国制裁、被剔除创业板权重指数、与特斯拉谈崩”等利空消息不断传出,有业内人士坦言,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市场上处于一枝独秀地位,负面传言四起与目前动力电池产业的白热化竞争有密切联系。尽管竞争格局生变,但宁德时代仍牢牢把握着行业话语权,并进军换电领域,推动相关标准问题更快解决。
“宁德时代将被美国制裁、被剔除创业板权重指数、与特斯拉谈崩”等利空消息日前不断传出,导致动力电池“一哥”宁德时代的股价出现大幅波动。
对此,宁德时代发布声明称,网络平台相继出现的恶意谣言引发市场误解曲解,已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将对造谣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随后,特斯拉也公开辟谣了双方谈崩一事。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市场上处于一枝独秀地位,负面传言四起与目前动力电池产业的白热化竞争有密切联系。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旺盛需求,几乎每家动力电池企业都迫切地想从宁德时代手中切走一块蛋糕。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宁德时代能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吗?
竞争格局生变
一直以来,动力电池都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自2017年起,宁德时代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了行业龙头企业。比亚迪、中航锂电、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企业紧随其后。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显示,宁德时代2021年装机量达96.7吉瓦时,较2020年同比增长167.13%,其市场份额较2020年提升了8个百分点达到32.6%,位居世界第一。
“现在宁德时代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超过了50%,基本处于一家独大状态。但对于车企来说,与如此大体量的供应商合作,谈判中话语权会比较弱,所以车企更希望扶持3-5家势均力敌的电池供应商,以谋求更大的话语权。”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动力电池赛道格局正逐步由“一家独大”向“多方分食”转变。比亚迪研发的刀片电池正加速外供,今年1月该公司与襄阳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动力电池项目规划产能高达30吉瓦时;中创新航已坐稳国内动力电池TOP3交椅,客户包括广汽、长安、小鹏等,产能释放将成为其向第一梯队进发的着力点。
韩国动力电池巨头LG新能源近期也大动作不断。有外媒报道称,LG新能源计划与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在美国建设电池合资企业。“前两年国家一直用电池白名单政策来阻止国际电池公司进入,这两年白名单取消以后,LG新能源、松下这些国际电池供应商都进入了中国市场,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宁德时代的市场空间。”张翔说。
此外,中兴高能、骏盛新能源等新入局的新势力电池企业也都是搅动行业格局的潜在力量。
仍牢牢掌握行业话语权
“技术创新方面的落后,也是宁德时代近期股价出现波动的原因之一。”张翔指出,“宁德时代最近两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融资、市场扩张、建厂方面,创新以及新产品的研发相对有所放缓。虽然推出了钠离子电池,但它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
有业内人士撰文指出,“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头部企业因拥有技术、品牌、规模、资金等方面的天然壁垒,并在安全性、技术储备、成本控制等方面持续领先,龙头企业的优势地位短期内很难超越。”
有观点认为,虽然动力电池行业最近几年才崛起,但毫无疑问宁德时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位置。到目前为止,宁德时代依然拥有动力电池行业的话语权,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达到了此前中国供应商从未企及的高度。
“产品方面,宁德时代这种大企业能够把成本做得更低。从矿产到下游,打造了比较封闭的供应链,短时间内其他企业很难做得到。”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表示,“但宁德时代想要实现长期领先,未来还需要从研发上着手,提早布局下一代的电池。”
进军换电领域
虽然短期内没有对手可以撼动宁德时代的行业地位,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宁德时代继续以原有模式提升利润的难度加大,亟需通过新引擎拉动业绩增长。
今年1月,宁德时代正式宣布进军换电产业,推出换电服务品牌EVOGO及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称其可以适配全球80%已经上市及未来3年将要上市的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
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入局“换电”能够对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业务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第一,换电本身会产生收益;第二,通过换电模式也能一定程度上带动宁德时代电池的销售。”吴辉指出,“未来宁德时代将不仅限于卖电池,而是更多地去做一些像换电这种带有服务属性的业务,这样会保持比较高的利润率。”
“换电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手段之一,国家也在很多文件中号召大家做换电。换电会增加电池的用量,需求增加以后对宁德时代也是有好处的。另外,宁德时代可以利用其龙头地位抢占市场先机。”张翔指出。
虽然从市场空间来看,宁德时代的换电之路前景光明,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因为目前换电在乘用车领域并不成功,在商用车领域、物流车领域、出租车领域可能有应用机会,但现在也没有大规模应用。”张翔说,“包括车企也不支持换电,每家车企的电池包规格都不一样,而电池是车企的核心资源,如果开放之后由第三方来做电池,那么车企的利润就无法保证了。现在车企不愿意放开它的电池标准,也是阻碍换电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业内也有观点认为,随着宁德时代入局,加上政策陆续出台进一步明确换电站相关建设标准,行业标准问题有望得到更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