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中创新航”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中创新航”最新资讯信息。关于“中创新航”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中创新航

2024年10月18日,中创新航向宁德时代及相关公司侵犯其专利权提起四项诉讼,索赔金额合计达10.07亿元。其中索赔额最高的一项涉及“液冷板式电池模组”专利,被告为宁德时代和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武汉)有限公司,中创新航要求宁德时代赔偿其经济损失5.6亿元及200万元维权支出。
宁德时代 中创新航 锂离子电池 
当前锂电池终端需求的高景气度正顺畅传导至中游,磷酸铁锂有望成为率先迎来结构性高增速的材料环节。
磷酸铁锂 锂电池 锂电材料 
在刚刚结束的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览会上,多家国内储能企业拿下国际大订单。其中,仅阳光电源、海博思创、欣旺达、楚能新能源、国轩高科五家企业所签署的合作协议,共涉及的储能订单就已超8GWh。
储能企业 储能订单 国际能源展览会 
组串式储能系统通常由多个较小容量的储能单元串联而成,每个单元都具备独立的控制和管理功能。这种分散式的架构赋予了组串式储能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储能技术 储能系统 储能电池 
在2024年10月25日,中创新航就四件专利向宁德时代提出合计10亿元的索赔案件中,首件专利已经迈入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无效审理流程。紧随其后,第二件专利也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受理,同样进入了无效审理程序。
中创新航 宁德时代 索赔案件 
10月25日,河北峰行售电有限公司10MW/20MWh用户侧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123.778万元预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0.562元/Wh。
用户侧 储能系统 磷酸铁锂 
今年以来,在动力电池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储能赛道异军突起,成为锂电企业的第二增长极。
动力电池 锂电 储能电池 
2024年的尾声,动力电池产业走向一个新的变革节点。一方面,以头部企业为首的扩产项目不断上马;另一方面,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项目快速上量
动力电池 固态电池 电池产能 
45岁的曹辉坐上了牌桌,背后是青山集团“镍王”项光达第三次创业的勃勃野心。后者更为人熟知的故事是“伦镍”事件中的温州首富。
温州 锂电 瑞浦兰钧 
10月21日晚间,锂业巨头盛新锂能公告,近日公司与中创新航、惠绒矿业签署了《锂产品合作框架协议》,有效期截至2026年12月31日。盛新锂能强调,该协议的履行预计将会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盛新锂能 锂电池 动力电池 
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今天发布的数据,2024年1-9月,全球电动汽车(EV、PHEV、HEV)电池装机量为599.0GWh,同比增长23.4%。
动力电池 电池装机量 韩国市场 
10月17日,专注于中高端女装的日播时尚(603196.SH)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四川茵地乐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茵地乐”)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构成关联交易。公司股票将于2024年10月18日开市起停牌。
锂电池 跨界 新能源 
所有人都认为固态电池是下一代锂电池技术,它似乎也成了电池相关企业的摇钱树,只要蹭一蹭、擦个边就哗哗来钱。
固态电池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碳索储能网获悉,中国液态锂电池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世界第一,全世界 70% 以上的锂电池在中国生产,全球排名前 10 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占据 6 家。
锂电池 动力电池 正极材料 
国网江苏电力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江苏省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已达561.3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超400%,彰显江苏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新型储能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正受到广泛关注。江苏将新型储能产业纳入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已有近2000家拥有核心发明专利的企业。
江苏新型储能 中创新航 
10月23日,合肥市工信局发布数据,今年截至10月21日,全市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远超去年全年74.6万辆。预计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万辆,同比增长74%。
新能源车 补贴政策 合肥 
11月28日,沧州明珠(002108)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目前,公司隔膜产品已投产的生产线年设计产能合计为4.9亿平方米。目前隔膜产品在建的产能有在芜湖投资建设的年产2亿平方米湿法隔膜项目以及在沧州投资建设的年产12亿平方米湿法隔膜和年产5亿平方米干法隔膜项目。
湿法隔膜 投资建设 锂离子电池 
11月28日,由武汉大学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产业促进会支持的“珞珈讲坛与大储能生态构建高端闭门会”举行。在院士专家、协会领导和各界代表的呼吁与见证下,20家来自行业优秀企业、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专业化金融与人才服务机构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成立倡议。
储能生态 储能行业 新型储能 
近日,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了今年1—10月全球车用动力电池装机量情况。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约为686.7GWh,较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排名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欣旺达。
动力电池 海外市场 电池装机量 
今年前10个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5%,达到约686.7GWh。其中,在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企业仍然占据六席。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00750.SZ)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36.8%,“宁王”地位依旧稳固。
动力电池 电池装机量 韩国市场 
共识已经达成,超级产能过剩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锂电20年,波澜壮阔,跌宕成长。
如今我国已在全球动力与储能电池的多个核心供应链占据优势地位。比如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占全球总销量的56.9%;储能电池出货量占全球比例达87%;正/负极材料出货量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0%,电解液出货量全球占比超85%,锂电隔膜占据全球超80%市场份额等等。
锂电 动力电池 电解液 
2020年到2022年,便携式储能的海外销量一度暴涨。
如果把统计区间拉到2019年至2022年,市场的加速度更为显著——全球便携式储能出货量增长了约23倍。中国公司是这片战场上最出色的队伍,2020年有超过90%的产品出自中国。
欧洲 储能 家用储能 
纵观中国动力电池发展史,从行业追赶者到产业引领者,这既是一部不屈不挠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永不停歇的创新史。可以说,由创新所带来的新技术驱动是成功的关键——新技术推动行业持续降本增效,成本下行带来需求向上,销量增加反哺技术研发。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讲过:“伟大的将军们,是在茫茫黑暗中,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点燃,用微光照亮队伍前行。”

全球双碳风潮下,储能的崛起已是必然,但残酷的 “战争” 号角也已经吹响。
今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2030年储能市场规模将超过1TWh。
电化学储能 双碳 动力电池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制定和推进,以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以及储能系统电力的入网比例将大幅提高,这为储能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满弓抢开局,冲刺开门红。1月18日,诺德智慧能源投资建设的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能源”)18.75MW/50.32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蜂巢能源盐城基地17.5MW/46.96MWh用户侧储能电站两大项目同日开工建设。
用户侧 储能项目 储能电站 
1月6日,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全球动力电池最新统计数据,去年前11个月全球动力电池TOP10企业总量装车达785.6GWh,同比增长26.4%。2024年1-11月,六家中企上榜全球动力电池装车前十榜单,装车量均超2023年全年,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欣旺达。
动力电池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2024年1月3日晚间,新能源电池行业再掀波澜,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之间的“专利大战”再次升级。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其已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中创新航及杭州鹏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侵犯其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相关发明专利,并要求中创新航立即停止侵害行为,同时提出高达9100万元的知识产权侵权索赔。
宁德时代 新能源电池 电池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