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示范建设工作的通知,释放什么信号?
2023年,国家及地方对长时储能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及各地颁布的长时储能相关利好政策,累计多达62条,其中国家出台政策6条,地方出台政策56条。
山东出台首个省级长时储能政策
地方层面,多地发布的相关政策对长时储能均有所涉及,多为引导性支持政策,除了山东之外。
今年7月,山东率先发布了《关于支持长时储能试点应用的若干措施》,这一政策举措在国内首次为长时储能应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对长时储能的激励落在了真金白银上。
措施指出,为积极推动长时储能试点应用,促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发展,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于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加大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支持力度的支持措施,并支持参与现货市场。
自政策发布以来的两个月里,对省内以液流储能公司为代表的长时储能相关企业带来鼓舞。
山东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示范建设
紧接着,9月13日,针对山东省能源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和有些地方能源建设步伐缓慢、转型存在困难问题,山东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示范建设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示范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选取20个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实施意愿强的县(市、区)以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和新区,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示范建设,择优打造“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十强县(市、区)”。
在试点任务方面。文件表示,提升储能协同配套能力。加快各类储能发展,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容量支撑。示范应用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等多元化储能技术,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预警技术、基于阻抗响应的电池安全监测等多种储能安全技术,推动“储能+”、虚拟电厂、分布式储能等多种应用场景落地实施。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进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可中断负荷参与调峰,深入挖掘各类调峰资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加强龙头企业招引,深化关键领域合作,着力构建“研发+生产+应用”一体化的储能产业生态闭环。
构建适应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智能电网。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结构,推动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构建规模合理、分层分区、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
推动新型储能、氢能等技术研究。加快能源数字转型,强化“云大物移智链”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能源系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在保障措施方面。文件指出,梳理整合相关政策,将项目、资金、要素等资源向试点单位倾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试点单位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纳入年度并网项目名单。新型储能项目可直接向省能源局申报新型储能入库项目,不占用所在设区市名额。鼓励头部企业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试点项目开发建设。
这将对项目的经济性带来显著提升,长时储能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为什么又是山东?
山东电力系统在呼唤储能。
今年4月29日-5月3日,山东用电负荷下降、日间时段新能源大发,严重的供需失衡使得电力现货实时交易累计出现46次的负电价,其中,从5月1日20时至5月2日17时,连续实时现货出清负电价时段长达22个小时。最低价格出现在5月2日17时,为-85元/兆瓦时,相当于电力现货实时电价达到了一度电负8.5分钱。
其实,“负电价”对于很多电力行业圈内人而言并不陌生,国内外电力市场都或多或少出现过电价为负的情况,令人惊讶的是能够出现连续22小时的负电价。“负电价”的出现,从侧面说明了山东“绿电”供给充沛。产生负电价,更说明电网调峰能力不足,亟待储能发挥调节能力,特别是长时储能。
山东是新能源大省,截至7月底,山东电网并网风电与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达7440.4万千瓦,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国网山东电力董事长蒋斌表示,预计2023年年底,山东新能源装机将达到8500万千瓦,装机占比46%,成为山东电网内第一大电源。
但新能源发电要“看天吃饭”,比如中午光伏发电能力最强时,反倒没有太多用电需求。这么大的供需错配,需要有人干“削峰填谷”的活儿。
于是,储能成为山东能源系统运转的急需求和硬需求,山东也快速发展成为国内热门的储能市场。
长时储能在山东有较好的发展土壤。
山东是国内首批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建设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内首个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省份,山东省积极引导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多种收益方式并举,经济性效益明显。
从2020年开始,山东就在全国较早的推行新能源配储,在建立电力现货市场之前,政策规定储能在调峰市场优先出清、鼓励将分散的新能源配储项目集中建设,并率先提出租用的共享储能模式。
2022年初现货市场正式运营后,储能在山东的发展走向市场化进程。政策引导建立现货市场下的储能盈利机制,明确独立储能可自主参与调频辅助服务或以自调度模式参与电能量市场、明确储能电站参与市场交易的用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基金等。
2023年8月,山东发布《关于开展我省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试点工作的通知》,打响新能源配储转向独立储能的第一枪,拓宽了配建储能的盈利渠道。
新型储能按应用场景分为独立储能和配建储能。独立储能电站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满足独立计量、控制等相关技术条件,可被电网直接调度的储能设施。配建储能大部分在集中式光伏电站,是指与风电场、光伏电站配套建设的储能电站,为新能源场站附属设施,主要用于消纳配套新能源场站弃风弃光电量,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鼓励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让独立储能成为山东储能市场发展的重心。
山东独立储能电站主要有容量租赁费、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调峰收益、容量补偿电费三方面收益。储能电站将其容量租赁给需要配建储能的新能源电站,收取租赁费用;储能电站通过在电力现货市场上的低买高卖,获得峰谷电价差收益;储能电站还可在电力市场获得容量补偿电费。经测算,以上三方面收益分别占独立储能电站收益的45%、40%、15%。
在良好的市场土壤和政策机制设计的加持下,山东的长时储能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化发展走上快车道。
2021年,一颗长时储能新星在液流电池储能领域冉冉升起。
2023年,这家名为北京星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星辰新能)的钒电池新生力量快速发展:短短几个月内,其先后建成长沙研发中心、发布大功率高效率电堆星辰1号、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在常州落成吉瓦级工厂,这一系列举动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火箭般的发展速度让星辰新能这家新势力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从中可以一窥这家钒电池新秀的布局和发展。
锂电池目前仍然是储能市场的主角,对长时储能市场的爆发有何预测?您预测在未来什么时间,在超过4h储能的长时储能市场,以液流电池为代表的长时储能技术会超越锂电池,成为主角?
不同类型的电池储能各有优势,锂离子钠离子可能更多的是在4小时以内,液流电池可能超过8小时或者更长一些时间,液流电池在长时储能这个方面是有优势的。
全钒液流电池本质安全,钒电池是水基电池,常温常压运行,没有任何的燃烧爆炸起火的风险;寿命更长,日历寿命可达25年以上,充放电循环次数25000次以上,100%充放电无衰减;配置灵活,功率和容量相互独立,易实现大规模功率和容量扩展,无安全布置间距要求;我国钒储量丰富,产能稳定,发展钒液流电池所需资源可以实现自主自控。容量可恢复循环利用,液流电池电池寿命到期后,钒储能介质可以回收再次利用,残值较高。
未来,在双碳战略加持下,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部署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长时储能技术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长时储能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爆发式增长。随着技术创新、成本下降和政策支持的不断推进,长时储能技术将为储能领域带来巨大机遇,为新能源及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如何看当前长时储能技术的市场生态?从政策、技术、市场三个层面,对液流电池甚至长时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有何建议?
当前长时储能技术的市场生态十分活跃和富有希望。长时储能技术是应对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长时储能技术取得了积极进展。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有效地提高了储能效果和可靠性。此外,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政策支持也为长时储能市场提供了推动力。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长时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的广泛应用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使其市场前景广阔,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对长时储能技术的投入和研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储能需求。
作为一个有潜力的市场,长时储能技术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成本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继续降低制造和运营成本。其次,长时储能技术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储能行业需要政府,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在制定策略、规范、引导和执行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储能技术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供政策性支持和建议。
总体而言,长时储能市场生态充满活力,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成本的不断下降和政策支持的深入,长时储能市场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