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新能源材料”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新能源材料”最新资讯信息。关于“新能源材料”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新能源材料

12月10日,兰州宝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宝航)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建筑和安装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一期建设5万吨/年负极材料生产线、10万吨/年石墨化装
负极材料 新能源汽车 锂离子电池 
称,拟置入上海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锦源晟)100%股权,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新能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等。
但短短不到半年,这场资产重组就以终止落幕。
2023年11月5日,日播时尚称公司决定
跨界 储能企业 
关于全资子公司资产转让签署《补充协议》的公告。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旨在优化产业结构并剥离不良资产,公司全资子公司松岩新能源材料将六氟磷酸锂项目的相关设备和劳动力转移至赣州市松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转让
六氟磷酸锂 电池产业 新能源汽车 
时尚第一次通过重组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2023年,公司曾筹划购买上海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锦源晟)100%股权,但最终因尽调、审计和评估工作的复杂性而终止。
跨界锂电背后,日播时尚在业绩上
锂电池 跨界 新能源 
。
作为全球主要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商,龙蟠科技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占据着关键地位。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市场前景广阔。龙蟠科技凭借其先进的
龙蟠科技 上市公司 港交所 
12月16日,五矿新能源材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新能)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马骋教授科研团队及其创立的合肥固宁纪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宁纪元)合作签约仪式成功
固态电池 五矿新能 正极材料 
湖南冶金材料研究院从事部分稀有稀散金属材料、高温合金等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动湖南高新创投、湖南轻工盐业集团等省属相关企业聚焦新材料领域,培育发展高性能稀土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三是加大产业融合
锂电 储能材料 储能政策 
学品等全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企业在相关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依托宜昌磷化工产业集群伴生氟、硅等资源,分期建设不少于10个高端新能源材料和电子化学品项目。多氟多副总经理田年益在开工仪式上表示。
据了解
新能源 磷酸锂 磷酸锰铁锂 
直接拿下低品位锂矿的采矿权不失为一个保底的选择。天华新能也认为,此次竞拍将为公司未来的锂资源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天眼查显示,盛源锂业为天华新能全资孙公司。天华新能持有苏州天宜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00
锂矿 盛源锂业 碳酸锂 
12月14日上午,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举行1+4百亿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其中包括10万吨/年电池级新能源材料循环利用项目。
10万吨/年电池级新能源材料循环利用项目,由烟台凯实工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总投资11.8亿元,占地面积150亩。
据介绍,10万吨/年电池级新能源材料循环利用项目,由烟台凯实工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1.8亿元,占地面积150亩(盘活园区僵尸企业)。该项目与园区
电池回收 新能源 电池产业 
一些高端产品的供给偏紧,价格略有上涨态势。
中游企业议价能力弱
五矿新能源材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曾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磷酸铁锂业务确实是处于有订单但不挣钱或微利的状态,其
磷酸铁锂 正极材料 锂电池 
双碳三年,改变正在发生
无论对企业还是从业者,双碳这三年的变化都太大了。江苏载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载驰科技)的创始人汪炜感慨道。载驰科技是一家生产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的新能源材料供应商,也是36氪
相对不高,更重要的是,目前C公司、星源材质、上海恩捷、沧州明珠、欣旺达等行业龙头企业都是湖南高瑞的主要客户,回款周期快,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与此同时,资本也争相涌入新能源材料赛道。去年三四

电池回收业务领域深耕多年的广东光华科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光华科技,证券代码:002741)荣获中国锂电回收优质企业奖项。与此同时,光华科技新能源材料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华应邀出席大会,并在2023年中
中国锂电回收优质企业。
在2023年中国国际锂电再生循环大会上,光华科技新能源材料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华带来了主题为《绿色环保,追求卓越》的演讲。结合我国的双碳政策、汽车于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光华循环经济

度;下游来看,将为电池制造企业提供稳定的材料供应,助力电池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性能,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应用领域的发展。
广州融捷电源材料有限公司此次投资建设,也彰显了其在新能源材料
磷酸铁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2024年12月28日,深圳新星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松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与江西省汇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资产转让协议及补充协议终止。
截至公告披露日,汇凯化工已支付资产转让价款4000万元
松岩新能源拟将六氟磷酸锂项目一期3,000 吨生产线、二期2,000吨生产线相关的机器设备、劳动力以合法方式转移到松岩新能源全资子公司赣州市松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的公司)。经双方协商
锂电项目 六氟磷酸锂 新能源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森30GWH高性能钠离子电池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总投资额为100亿元。项目将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及设备,生产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电池级新能源材料系列产品,致力于培育
钠离子电池 新能源电池 负极材料 
从事光伏风电、储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投资及建设运营,是一家向新能源材料研制销售、智慧能源、综合能源管理和智能化机器人等产业高速发展的新能源企业。公司在多地合作投资储能锂电池工厂、全钒液流电池工厂等
储能锂电池 新能源 全钒液流电池 
》。
根据备忘录内容,双方同意在印尼共同推进印度尼西亚一体化正极材料项目,建设涵盖镍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的全产业链新能源材料生产业务。
而在本次合作中,ECOPRO将为项目提供正极材料相关的制造和研发
格林美 正极材料 动力电池 
、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锂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电解铝、半导体集成电路、光伏、TFT液晶屏幕、电动汽车等领域。
据了解,多氟多很早就开始关注并布局固态电池技术。固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池技术,相比
固态电池 电动汽车 电池材料 
,产品涵盖钴酸锂、三元材料、前驱体、磷酸铁锂、高镍材料、NCA等全系列新能源材料产品。
2022年,厦钨新能实现营业收入287.51亿元,同比增长80.55%;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

进行置换,拟置入资产为交易对方持有的上海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锦源晟)100%股权。
具体来看,日播时尚拟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锦源晟100%股权,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

产业化,贝特瑞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中拓展了更全面的材料解决方案,为新能源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更多材料选择。2000年成立的贝特瑞,一直深耕于新能源材料领域,曾推出国内第一款高容量锂电负极材料818,并在
解决方案。根据年报数据,2022年贝特瑞研发费用投入超过12.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2%,在整个新能源材料行业可谓是独占鳌头。据悉,贝特瑞还在积极布局下一代电池材料前沿方向。
2023年,新能源行业发展进入新格局,贝特瑞领先的技术实力将为其全球市场锚定更广阔的未来。

5月16-18日,第十五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CIBF 2023)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永太科技(002326)子公司浙江永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携多款

5月22日午间,滨海能源公告,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新的业务发展领域,在新能源材料产业进行战略转型和布局,拟以3987.76万元的交易对价收购交易对手方贵州地锦商贸有限公司、贾来福、董晓云持有的内蒙古翔福

资助。
欣旺达动力 & 苏州精控能源 & 桐昆控股集团
1月19日于浙江桐乡,三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据协议,将共同探索储能电芯、分布式光储(充)、新能源+储能、储能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等领域
欣旺达 储能行业 融资案例 
据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特聘研发总顾问李国然李国然介绍,沧州中孚研发的撒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能兼顾电池各种性能的要求,助力电池体系达到性能的最优。该隔膜产品完全适配现有的所有电池生产工艺体系
储能 电池隔膜 
2023年5月27日,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Nature Portfolio主办、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承办的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新能源材料国际前沿技术发展论坛将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展示中心举办。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用更清洁、更安全、可负担的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寻找替代能源这一充满挑战的过程中,新能源材料至关重要,影响着我们如何转换并储存新能源
储能 储能材料 
硫酸钴、碳酸镍和硫酸锰等产品,可有效补充我国金属稀缺,提升我国金属能源安全。践行了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双轨驱动的发展战略,助力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他强调,废锂电池极粉资源化项目开工建设,对公司而言
废锂电池 电池级氢氧化锂 电池级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东风,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我们最新研发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薄度可以达到10微米,强度更高,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有效提升电池续航能力和安全性。在博览会现场,湖南博盛新能源材料
锂离子 电池 新型储能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