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珠海银隆往事
2015年,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会议上,珠海银隆的创始人魏银仓与董明珠初次见面。那时的董明珠万万不会想到,面前这个自信满满、侃侃而谈的陌生人,会在3年后给自己挖一个大大的坑。
毕竟当时,魏银仓只用了一句话,就让眼光毒辣的“铁娘子”董明珠对他产生了兴趣。
“董总,您好,我手里有个关于钛酸锂电池的项目,不知道您对这方面有过关注吗?”
当时正值国内新能源发展的高速时期,而魏银仓口中的钛酸锂技术,正是新能源行业的几大核心电池技术之一。可以说,如果格力掌握了这项技术,就相当于拿到了打开新能源大门的钥匙。
那魏银仓又是如何拿到这项技术的呢?
1959年出生于河北邯郸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魏银仓,在父母“放养”式的教育下长大。丝毫不加约束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自信,充满创造力的一面,但也促成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
1982年,魏银仓进入武安一家汽修厂做修理工,头脑灵活的他对很多汽修技术一点就通,很多老客户都指名让他维修。几年过后,积累了足够的维修技术、人脉、资金的魏银仓决定自立门户,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汽车美容保养公司。
凭着过硬的汽修技术和优秀的交际能力,几年时间下来,魏银仓就从“小魏”摇身一变成了“魏总”,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还积累了很多人脉。
但是人的欲望总是会“越撑越大”。1996年,魏银仓托关系投资了连接邯郸、武安的邯武公路的建造,原因无他,公路建成后仅收费站一项收益,就能让他大赚一笔,更何况还有一些“隐形”的收益。没曾想,几年后魏银仓就被人举报贪污,不得不带着全部身家,逃去了国外。
不过,也正是因为去了国外,魏银仓又发现了另一个赚钱的风口:新能源汽车。
2008年,魏银仓成立了珠海银隆,经营范围涉及新能源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生产和销售、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汽车动力总成、电机等相关领域技术研发以及汽车销售等。
当时,恰逢美国一家名叫“奥钛纳米”的新能源公司资金链出现了问题,面临倒闭,关键时刻,“不差钱”的魏银仓拿出3个多亿拿下了这家公司53.6%的股权,拥有了公司的决策权。
魏银仓之所以愿意花这么多钱拯救一家即将倒闭的公司,正是因为其拥有一项当时国内许多公司没有的新能源技术——钛酸锂电池技术。
钛酸锂电池到底有什么魔力?
作为一种结合了超级电容高功率密度性能和锂电池高能量密度特性的电池,钛酸锂电池相比其他类型的锂电池,具有更好的充放电循环寿命和高、低温特性。
在寿命方面,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钛酸锂电池的寿命可以达到十年以上,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充电电池。
而在充放电性能方面,从当前布局钛酸锂电池技术的华麟钛、科士达等几家头部企业的产品情况来看,顶尖的钛酸锂电池产品已经做到了3万次循环,6分钟快充,并且可以在零下50℃的极寒环境下正常使用。
其在充电速度和寿命长度方面的优异性能是当时的碳酸铁锂和三元锂所不能比拟的。
更何况,钛酸锂还具备与磷酸铁锂同样优秀的安全稳定性:由于钛酸锂电池的电解质一般是固态的,不会发生电解液泄漏的情况,在高温或者过充的情况下相对不容易发生热失控,引发爆炸或者火灾,安全性更高。
当然,钛酸锂也有一个致命弱点:能量密度太小,这就意味着和相同重量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它的体积更大。因此在当时,钛酸锂电池只能用在大型货车和客车上。
不过,魏银仓认为这些缺点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得到改善。 2010年,珠海银联与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收购协议,并在次年7月战略控股该公司。在此之后,珠海银隆选择钛酸锂电池为技术路线,并在官方网站将钛酸锂电池视为核心优势。 在珠海银隆官网对纳米钛酸锂电池的宣传中写道:这是一款具备6分钟充满电、拥有2.5万次至3万次的循环寿命、可使用寿命长达30年的优质特性的电池产品。 魏银仓果然没有看走眼。短短数年内,珠海银隆研发生产的高安全大倍率钛酸锂储能系统产品已在美国、丹麦等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并在国内内蒙古、西藏、珠海等多地实施了电力系统储能项目。
时间来到了2015年,在那场企业家论坛会议上,魏银仓抓到机会与格力集团创始人董明珠展开了一番交谈。这个时间点掐得很巧:彼时,新能源汽车已渐有成为全球最大风口的趋势,眼光长远的董明珠也决定进军汽车赛道。
因此,当听说魏银仓手里有钛酸锂技术时,对新能源有着一定研究的董明珠瞬间就来了兴致:如果能把钛酸锂技术升级,然后用在小型客车上,这将是个十分有潜力的项目。
此番交谈后,行事果断的董小姐很快便采取了动作。2016年8月,格力抛出了一份作价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的重大资产收购方案,然而这一方案却在当年10月举办的临时股东大会上未获股东投票通过。据了解,当时股东反对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收购的估值过高,另一方面则是钛酸锂技术用于小型客车,技术尚不成熟,投资风险太大。
但这并没有动摇董明珠切入造车领域的决心,她找到好友王健林和刘强东,希望两人和自己一起出资。2016年年底,董明珠以个人名义拿出10亿,又把自己在公司的股份变现16亿,和王健林及刘强东一起共给银隆30亿,拿到了银隆22.388%的股权。其中,董明珠以占比17.46%的股权,成为除魏银仓之外,银隆的第二大股东。
在完成增资扩股后的第一年,在董明珠支持下,珠海银隆与各地签下了11个产业基地,覆盖成都、邯郸、天津、兰州、南京、珠海、洛阳等地,而此前珠海银隆只有三个基地:珠海,魏银仓老家武安、石家庄。珠海银隆仅其中在建的7个新基地投资总额就达800亿元。
这一年,珠海银隆的业绩表现没有令董明珠失望。根据公开数据,2017年,珠海银隆的营收高达87.52亿元,净利润为2.68亿元。
然而董明珠万万没有料到,她眼中正以强势之资崛起的珠海银隆,其实早已成了一个空壳公司。
原来,魏银仓之所以这么急着找投资人,是因为他把国家给的补贴都用在了假公济私上。
自2013年河北银隆新能源产业园兴建成功以后,魏银仓以“研究技术”的名义,先后拿到了数轮投资或补贴,而其中大部分被其打给了自己名下的另一家公司。
2018年初,珠海银隆被爆出拖多家供应商货款超过10亿元,河北武安工厂大面积减产,南京产业园一度被法院查封等等。
2018年11月13日,银隆新能源发出一则公告:公司董事长魏银仓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财产,金额高达10个亿,公司已经依法对其起诉。
2019年4月,银隆官微再次发布声明:公司董事、原公司总裁孙国华在内等六人已被刑拘,涉及侵占公司利益总计超过14亿。原董事长兼大股东魏银仓远遁美国。
不到两年时间,自掏腰包投资的26亿就被挥霍一空,换做一般人可能直接就崩溃了。但对于“铁娘子”董明珠而言,这个结果并不算特别糟糕。
毕竟银隆虽然被掏空,但钛酸锂这项专利技术仍然还在。
魏银仓出逃后,董明珠作为珠海银隆的最大股东,成为公司名副其实的掌舵人。在她大刀阔斧地整改下,银隆逐渐走出低迷时期,开始走向盈利。
2021年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通过参与司法拍卖拍得了珠海银隆30.47%的股权,成交价格为18.28亿元。同时,董明珠也将其持有的珠海银隆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格力电器行使,公司合计控制珠海银隆47.93%的表决权。
至此,珠海银隆正式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
当时,投资界不少人士无法理解格力电器为何控股珠海银隆,因为后者从表面上来看并非是优质资产,在经过高层风波后更是一个“烂摊子”。
但格力和董明珠显然并没有只看表面,他们看中的是银隆新能源掌握的纳米级钛酸锂技术以及现有的锂电池相关产能。
资料显示,银隆新能源所开发的纳米级钛酸锂技术,能够研制出超强快充、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的钛酸锂电池系列产品,相关产品在2020年就已成为市场主流。并且,银隆新能源在当时就已经拥有了40多条钛酸锂和磷酸铁锂生产线,其中钛酸锂电池产能更是排到世界前列。
在董明珠看来,收购银隆不仅能让格力快速切入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更重要的是在储能业务上大有作为。 2021年11月9日,珠海银隆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格力钛” ),原公司所有业务由格力钛继续经营。
02 努力“填坑”的格力钛
重获新生的格力钛表现如何呢?
格力电器财报显示,2022年,格力钛的营收为25.87亿元,净亏损19.05亿元;截止2022年末格力钛总资产与总负债规模分别为250.24亿元和247.8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9.05%,其中流动负债235.72亿元,是流动资产的2.16倍。
财报公布后,“一年亏掉19亿,董明珠拿什么拯救格力钛?”的相关话题在业内在业内引起广泛讨论。
2023年6月30日,在格力电器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就股东非常关心的子公司格力钛的发展情况,现场一一做了解答。
针对投资者对格力收购格力钛股权的质疑,董明珠回应称,格力钛的技术没有问题,格力电器的光储空用的正是格力钛的电池,电池的安全性对格力的光储空尤为重要。如果当时不收购,现在格力的光储空就没办法实现。
此外,董明珠认为,收购格力钛将有助于拉长格力电器的产业链,同时打开汽车空调的销售。“我们曾经跟汽车行业打过交道,想把汽车空调卖出去是难上加难……这个平台,我认为非常重要。”
针对格力钛的债务问题,董明珠表示,目前格力钛的三角债问题已经得到逐步化解,希望大家给格力钛一点时间,“坑有个填平的过程,我觉得是非常有希望的。曙光就在前面。”同时,她也表示,将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让格力钛成长为能自己养活自己的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格力钛生产的钛酸锂电池产品已经实现了6分钟充满电、4C倍率条件下可循环充放电16000次以上,其倍率循环寿命达到了传统锂离子电池的6至8倍,同时在-50℃~60℃宽温区,仍能稳定运行。
从市场应用情况来看,格力钛新能源公交与储能产品,已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
尤其是其新能源公交在我国内蒙古等寒冷地区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内蒙古包头应用的格力钛新能源公交车)
此外,盒子注意到,在今年11月中旬开标的陕煤电力运城有限公司钛酸锂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设备采购项目中,格力钛以3359.68万元的报价,折合单价5.04元/Wh位列第一中标候选人;紧跟其后的是实力强大的永兴锂电池和科华数能,并且三家都能为钛酸锂电池系统提供10年的质保。
不过,格力钛的光储空调业务却遭受了不少质疑。有专家认为,光储空调体积庞大,成本也高,不适合家用市场,在大型商用场景的应用也有限。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空调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格力钛将为格力挖掘出新成长的空间。毕竟格力钛不止有电池技术,还有整车资质以及整车生产技术,相当于为格力电器打通了新能源全产业链。
长远来看,格力钛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至于其何时才能“填完坑”,为格力带来切实的业绩助力,还有待观察。或许就像董明珠说的,曙光就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