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新能人才网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海外储能

欧洲户储市场增速放缓 中企多元拓展海外市场

2024-01-24 17:07:56
来源:中国能源报
分享到: 

日前,户用储能巨头——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罗能源”)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2024年A股首个敲钟上市公司。在新能源板块融资收紧,多家企业终止IPO的背景下,艾罗能源的上市让业内再次关注到这家主攻海外户用储能市场企业。

  但随着气价回落,2023年下半年以来,欧洲户用储能需求放缓。我国主攻海外户用储能市场的企业业绩持续承压。业内对欧洲户用储能业务前景表现出担忧。欧洲户用储能的“黄金时代”之后,我国储能企业的海外“征战”之路上,多点开花的趋势愈发明显。

借欧洲户储东风

  前几年,欧洲经历能源危机,家庭储能设备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艾罗能源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艾罗能源欧洲市场收入占比均超过90%,其中,2022年全年欧洲市场营收为43.58亿元,增幅达570%。同一机遇期内,比亚迪、派能科技、昱能科技、锦浪科技、阳光电源等国内逆变器和储能电池企业同样实现业绩快速提升,当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实现了显著上涨。

  2023年5月,艾罗能源科创板IPO注册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批复。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2020年—2023上半年),艾罗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3.89亿元、8.32亿元、46.11亿元和33.3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7.97%。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0.63亿元、11.3亿元、9.75亿元。

  对于3年34倍的利润增长,艾罗能源表示,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向光伏等清洁能源转型的进程不断推进,行业支持政策陆续出台,以及欧洲居民用电价格上涨,户用储能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进入户用储能业务领域较早,能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储能系统。报告期内,艾罗能源户用储能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持续提升,分别为42.83%、68.13%、81.89%和78.36%。

市场增速放缓

  相比国内市场,欧洲电力市场化程度高,加上各国出台税收减免、购置补贴等政策鼓励,储能商业模式已经跑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近年来,欧洲市场成为国内头部储能产业链企业的重要战略方向。

  数据显示,2022年,欧洲市场户储新增装机量约5.7吉瓦时,同比增长147.6%,在全球市场占比高达36.4%。其中,德国、意大利、英国、奥地利,分别以1.54吉瓦时、1.1吉瓦时、0.29吉瓦时、0.22吉瓦时位列欧洲前四大市场。

  在储能企业持续扩产的情况下,欧洲户用储能产品库存攀升至历史性高位,叠加天然气价格下降的因素,居民电价回落,市场持续向好的情况发生转变。艾罗能源披露的信息也折射出市场之变。2023年三季度,艾罗能源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环比二季度下降57.37%,净利润4289.85万元,环比二季度下降90.91%,业绩出现下滑。公司表示,受欧洲国家户储终端安装工人不足等原因使得渠道商库存有所积压,以及欧洲电力价格回落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户储市场需求有所减少。

  储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道路上,业绩变脸风险已然浮现。艾罗能源坦言,若未来户用储能渠道商库存消化不及预期,欧洲等地区能源供需变动使得电力等能源价格大幅度下跌或下游市场需求饱和等行业不利影响因素出现,则可能导致市场对公司户用储能产品的需求减少。

一季度或迎来拐点

  那么,户用储能高速增长的时代过去了吗?其实不然,能源转型大势下,欧洲对储能产品存在“刚需”,南非、东南亚等户储新兴市场也在快速崛起。

  “欧洲户用储能市场的爆发,刺激了国内储能企业快速跟进并大规模扩产,造成市场短期内供大于求,等库存消耗完以后,户用储能市场会继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国内某储能企业人士认为,欧洲户用储能产品去库存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一季度迎来需求拐点,龙头公司订单及出货正在逐步恢复。

  东吴证券预计,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装机量将达17.3吉瓦时,同比增长26%,至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0%。其中,欧洲户储需求量有望达10.1吉瓦时,同比增长25%左右。

  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户储企业也开启了全球“征战”步伐,不断开拓北美、日本、澳洲等欧洲以外的传统市场,还积极拓展南非、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德业股份在半年报中提到,2023年上半年南非电力紧缺,户用储能需求暴增,公司储能逆变器收入大幅增长,已设立南非、德国海外子公司加强当地市场的深度推广;蜂巢能源为非洲用户提供户储一站式解决方案;上能电气、古瑞瓦特等逆变器企业则在东南亚投资设厂。

  “新兴市场的户用储能需求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企业可以快速进入,不过用户对价格更为敏感,产品毛利率相对欧美市场低。”上述企业人士指出,储能企业“出海”不仅是要打开销路,更要在错综复杂环境下,不断优化产品,始终保持核心竞争力。

责编: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