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新能人才网
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上市新闻稿 > 扩产投建

22亿元 2万吨锂电材料项目开工

2024-05-11 15:49:20
来源:锂电池回收
分享到: 

5月9日,内蒙古硅源新能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在准格尔旗开工。

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规划总产能为2万吨/年硅碳负极材料。

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产能为2000吨/年硅碳负极材料,总投资6.16亿,预计2024年年底竣工,2025年上半年投产。二期和三期建设产能为18000吨/年硅碳负极材料。

就当前的市场而言,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方面,负极材料以人造石墨为主。

不过,石墨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能量密度提升已遭遇瓶颈,而硅基材料的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

“高容量+高工作电压”的综合优势令硅碳负极被视为新一代锂电负极材料,从而备受市场关注。

据了解,2021年以来,特斯拉宁德时代等领军企业已开始小规模量产使用硅碳负极的动力电池产品,贝特瑞也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硅碳负极技术的研究。

随着新能源和电池厂商对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大力投入,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进程正在加速。

目前,特斯拉、蔚来、智己、埃安等品牌旗下车型纷纷搭载硅基负极动力电池。同时,4680电池的商业化生产进程也在不断提速,硅碳负极高性能动力电池装车持续升温。

贝特瑞、杉杉股份等国内厂商正规划或扩建硅基负极产能。

贝特瑞此前宣布拟50亿元投建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一期项目预计会在2024年陆续建成。杉杉股份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4万吨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

随着下游固态电池、圆柱电池的需求放量,SNE Research预计:2024年硅负极的市场渗透率将步入上升轨道,市场规模将一路飙升至2035年的660亿美元,整体市场渗透率也将达到10%左右。

责编:盈盈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