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离子电池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氟离子电池”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氟离子电池”最新资讯信息。关于“氟离子电池”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氟离子电池

从电动车到储能电站,锂电池支撑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但火灾隐患也一直挥之不去。锂电池一旦发生火灾,起火快、燃烧快、温度高、易复燃、扑灭难,很容易造成严重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锂电池 新能源产业 储能电站 
储能是建设未来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其具有的双向功率特性和灵活调节能力可以有效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对系统带来的诸多问题,能够显著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未来将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储能消防 储能技术 储能电站 
10月30日,多氟多披露2024年三季度报告。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为68.76亿元,同比减少21.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6.32万元,同比大幅减少94.60%。
锂电池 钠电池 三季度报告 
金融界2024年12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的专利,公开号CN 119069640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
锂离子电池 储能技术 正极材料 
在锂电池技术领域,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然而,磷酸铁锂电池在循环前期容量衰减较快,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电池的性能和用户体验。电池在前期使用过程中,磷酸铁锂材料结构稳定导致首次充放电效率虽高,但脱出的活性锂在首次放电后基本回到正极,而电池持续消耗活性锂形成SEI膜,使得磷酸铁锂电池在循环前期容量衰减明显。
磷酸铁锂 宁德时代 正极材料 
12月25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东省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钠离子 电池材料 新能源汽车 
在我国储能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数智融合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并将对储能产业的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储能产业 国家能源局 储能技术 
10月14-15日,CFE2024第三届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大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此次大会以“长时储能新时代,液流混合储能新趋势”为主题,汇聚了行业顶级专家领衔,40多家头部企业重磅聚首,150+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全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共同聚焦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中和储能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荣膺“2023-2024年度中国液流电池储能TOP30优秀单位”奖项。
中和储能 液流电池 长时储能 
磷酸铁锂(LiFePO4,LFP)电池由于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高安全性,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基站[1-3]。然而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除了高价值的锂元素外
废旧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 提锂渣 
全球碳中和趋势下,电化学储能加速发展,发展钠离子电池对我国减少锂资源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钠电被视为最有潜力的新型储能电池,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钠电 储能电池 电化学储能 
全球双碳风潮下,储能的崛起已是必然,但残酷的 “战争” 号角也已经吹响。
今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2030年储能市场规模将超过1TWh。
电化学储能 双碳 动力电池 
1月5日,在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开工活动中,总投资80.8亿元的周口市液流电池全产业链综合基地项目开工,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达172.6亿元。
液流电池 储能变流器 储能系统 
1月5日,在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开工活动中,总投资80.8亿元的周口市液流电池全产业链综合基地项目开工,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达172.6亿元。
液流电池 储能变流器 储能系统 
1月1日上午,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总投资约13.54亿元的100MW/400MWh全钒液流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项目、禄丰市全域综合交通和能源融合建设试点项目分别在云南禄丰产业园区金山片区、勤丰片区和土官镇启动建设。三个新能源项目的齐开工,迎来了禄丰市大抓工业产业发展的“开门红”。
全钒液流 独立储能 储能电站 
今年已有多家企业暂缓或终止锂电项目,对待扩产态度愈发谨慎。与前两年相比,锂电产业链企业投资热情正呈现出减退趋势。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锂电行业已步入“冷却期”。
锂电项目 锂电行业 锂电市场 
5月16-18日,“第十五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CIBF 2023)”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永太科技(002326)子公司浙江永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携多款锂电池/钠电池电解液,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钠等产品亮相。

2023年5月25日,北京星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在CIES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发布全球首款大功率高效率全钒液流电堆——星辰1号。该电堆采用开创性结构和颠覆性材料设计,能效超过85%,25000次循环后无衰减。星辰1号电堆的结构方面采用了多级变径均衡流道设计,降低了阻力,提高了效率。同时,自主设计的高效电堆结构使得单堆高电压输出,进一步提升了效率。此外,自主研制的嵌入式复合密封结构确保了电堆无内外泄风险,正负压耐受力更强。材料结构形变的一致性设计,则可适应更大温宽范围和复杂使用场景。
储能 液流电池 
3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4年2月动力电池月度数据。产量方面,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43.6GWh,环比下降33.1%,同比下降3.6%。
动力电池 装车量 钠离子电池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锂电产业链已有多家企业宣布暂缓、终止部分投资扩产计划,且主要集中于上游材料端。整体来看,一度炙手可热的锂电行业正在“退烧”。
锂电产业 锂离子电池 锂电项目 
2023年以来,整个锂电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内卷严重,这导致了产品价格大跌、利润微薄或者亏损,行业也由此衍生出了一些显著的特征。
锂电 磷酸铁锂 电芯 
锂电池就是利用锂合金金属氧化物作为电源的主要元素,同时使用非水电解质作为电源的辅助元素,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的嵌入与脱嵌过程。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会从正极分离出来,然后通过电解质进入负极,使得负极保持在富含锂的状态,放电的情况是反过来的。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其正极反应为:放电时锂离子嵌入,充电时锂离子脱嵌;负极反应为:放电时锂离子脱嵌,充电时锂离子嵌入。
锂离子 锂电池 磷酸铁锂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0%,新增装机容量达510吉瓦,太阳能光伏占3/4左右。到2025年初,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电力来源。在国家能源局官网信息上,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5.6亿千瓦,同比增长49.9%;主要发电企业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3209亿元,同比增长60.5%。随着光伏等绿色能源发展,配套储能技术发展也成为重中之重,其中液流电池就由于高安全性、功率与容量设计可调等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液流电池技术介绍
锌溴液流电池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光伏 
4月25日,由全球液流电池网、中国新能源网(能源通)、全球储能网联合相关产业链企业、科研团体联合发起举办的CFE2024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大会在杭州拉开序幕,国内外液流电池产业链顶级圈层的产学研专家、学者、企业汇聚一堂,聚焦液流,一起研讨技术、分析市场、探讨商业模式等,共同携手推进液储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中和储能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谢伟受邀参加会议,并发表"长时储能的市场发展与技术探索"主题演讲。
中和储能 液流电池 储能大会 
随着军民融合以及军用和民用科技化、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具有重要科学研究意义和国防战略价值的高原、深海、极地等高寒地区,以及高空、太空等极寒区域对低温和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1]。上述地区均处于恶劣的温度环境,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已不能满足人们在这些区域能量储存和释放的需求[2]。
电源技术杂志 
国内储能市场“狂飙”,下游储能集成商和电池厂商早已开始布局储能液冷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新技术不断更新迭代。
液冷储能 储能市场 储能系统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储能行业作为新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储能行业 新能源 清洁能源 
2月18日,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投运活动采举行,浙江中宁硅业硅碳负极材料及高纯硅烷系列产品项目也于当日开工。
浙江中宁硅业硅碳负极材料及高纯硅烷系列产品项目位于浙江衢州,总投资52.8亿元,项目投用后将形成年产40000吨硅碳负极材料生产能力
负极材料 宁德时代 锂离子电池 
2019年3月成立,2023年6月首次披露招股书,2024年1月获深交所通过首发申请,从成立到IPO成功过会,前后仅4年零3个月,其上市推进速度着实令人惊叹。
液流电池 电池材料 电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