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新能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昆仑新能”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昆仑新能”最新资讯信息。关于“昆仑新能”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昆仑新能

近日,昆仑新能携手远东电池江苏有限公司(简称:远东电池),共同为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钢铁”)打造10MW/20MWh储能电站EPC项目。此次中标不仅标志着昆仑新能在储能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上的进一步认可,也是继公司成功中标浙江脉链集团、中碳能源(江苏)、中碳能源(山东)、千和装配等多个光储项目后的又一重要EPC项目。
昆仑新能 储能电站 储能技术 
近期,碳索储能梳理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转型实践,发现“三桶油”先立后破实践中,储能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得益于储能调节,存在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变得可靠,“三桶油”转型因此也有了支撑。

日前,领充新能源获得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昆仑资本”)近亿元的战略投资。本轮所募资金,将用于领充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加速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石油集团 领充新能源 战略投资 
6月19日,Ampace新能安携储能全栈产品闪耀亮相德国慕尼黑电池储能展(ees Europe2024),并重磅发布UniC系列工商储新品。
工商业储能 电池储能展 新能安 
8月9日,领充新能源举办的十年专注,领先充电“领芯科技日”品牌盛典在西安启幕。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行业专家以及部分合作伙伴近300余人,线上观看人次超过100000人次!
高质量充电 领充新能源 新能源行业 
不久前,业内传言称已有储能企业破产。传言真假,智者见智,但笔者在与储能企业接触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了大家的压力与焦虑。

在政策、资本之手的双重推动下,储能产业呈现出一种魔幻的景象。行业尚未迎来真正的繁荣,便已危机四起,不少企业更是倒在曙光到来的前夕。
储能 电池 政策 
近期,上市公司2022年度报告陆续发布。据统计,有21家上市公司涉足长时储能业务,包括储能系统集成商、核心设备生产商及掌握上游资源的企业。1长时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各类长时储能技术在2022年多线并举,中国能建在内的多家企业以不同的技术路线为切入点,布局长时储能。
储能 储能技术 
2022年,俄乌战争突然爆发,本着“不管子弹哪个方向射出来,大A总先卧倒”的原则,投资者们纷纷用脚投票来避险。然而,万绿丛中一点红,储能板块,尤其电化学储能,却迎来了一轮轮上涨。
储能 光伏 天然气 
系(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企业容百控股下辖公司——容百科技(微号:Ronbay688005)联合推出正极材料资讯类周报,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正极材料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

储能网讯:宁德时代(300750.SZ)与赣锋锂业(002460.SZ)的锂矿竞赛终于落下帷幕。11月17日,加拿大锂业公司美洲锂业宣布以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53亿元)的价格收购总部位于温哥华的千禧锂业,双方已签订最终收购协议。这一价

近日,昆仑万维公告称拟转让控股储能公司、剥离该公司储能业务,而这距离其官宣踏入储能还不到一年。
近年以来,众多上市公司盯上储能这片蓝海,其中有不少企业是为了扭转经营不善的局面,试图通过收购锂电资产来拓展市场,提高企业利润。但随着储能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快,以及今年碳酸锂持续下跌、储能产品报价随之走低,后来者的转型储能之路变得异常艰难。不少上市企业才刚刚起步,就被迫放弃储能业务,甚至面临退市破产。
储能 上市企业 退市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3~6月,国内在建及规划液流电池产线便超过9条,产能规划合计超过8.2GW,潜在年产值超过700亿元。头部玩家竞逐产能,液流电池迎来GW时代。中国液流电池产业化自20

随着储能产业的飞速发展,电芯、电池量需求激增,在庞大市场体量与细分技术应用下,布局多元材料体系电池已成为行业共识。钠电凭借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等优势被业内认为是最具竞争力的锂电替代性材料,产业化进程也开始跑出加速度。
储能系统 电池 电芯 
作为近年来成长最快的电解液厂商头部企业之一,昆仑新材在电解液、动力电池领域深耕二十年,建立起了一支卓越全面高效的研发团队,并在电解液各个领域均进行了深入布局,所谓厚积“博”发、水到渠成。近期,该公司陆续公布了在固态电池、超快充、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和硅负极电池领域的多项重磅新技术。
电解质 电解液 动力电池 
在各行各业纷纷跨界投资新能源的背景下,国药也“坐不住”了。
10月26日,一家名为国曜(广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成立,吸引了大众目光。
医药行业 跨界 储能 
数字化储能赛道加快获得资本青睐。尤其在工商业储能风起产业背景下,虚拟电厂等数字化能力正在成为关键。
融资 虚拟电厂 工商业储能 
近期,多家跨界入局的企业宣布剥离储能业务。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储能产业在2022年蓬勃发展,动力电池企业投资储能项目热潮不断。同时,不少企业跨界入局储能赛道。部分企业为扭转经营不善的局面,试图通过收购储能领域资产拓展市场。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出现重大变化,相关公司只好忍痛剥离储能业务。
跨界 储能 动力电池 新型电力 
2022年,宜宾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15.47%,实现工业产值889亿元,增速飞快。

这两天又有两家工商业储能企业融资,其中一家背后投资者来头不小——蚂蚁数科。
蚂蚁数科 投资 储能 
4月11日讯业内普遍预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市场产销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将有所放缓。不过,作为新能源汽车全球销冠,比亚迪(002594)依旧维持高增速。据比亚迪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

2023新年伊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中核集团、中广核、中节能等央国企单位陆续召开2022年工作总结以及2023年工作部署会议,会议上初步对新的一年新能源方面的工作提出规划和目标。

2023年,储能迎来“大跨步”式的发展元年。一时间,更多的投资者从其他赛道蜂拥而来,迫不及待谱写自己品牌的储能故事。
然而同样是今年,跟风入局中的不少企业已有“出局”迹象。它们的储能业绩开始力不从心,有的甚至宣布剥离储能业务。
眼望着,这些企业相继在无比风光的行业风口中“倒下”,是否预示着,储能发展已经迎来阵痛期?
储能 太阳能 光伏 
今日焦点:宁德时代与阿特斯达成战略合作。协鑫能科联合轻橙时代加码换电业。沧州明珠锂离子隔膜扩产产能4亿平方米。特斯拉拟开始生产电动皮卡Cybertruck。
隔膜 电动汽车 换电 
在6月26日-6月30日,5天的时间里,沪深两市IPO新增受理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相关企业共计17家,其中,深市主板2家,创业板8家,沪市主板2家,科创板5家。

5月13日下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到访亿纬锂能,与高级副总裁朱延春及其他相关领导交流座谈,并参观公司展厅。据朱延春介绍,亿纬锂能的主要业务是消费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圆柱电池)、动力电池(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其电池系统)和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星辰新能再次获得产投方中国石油昆仑资本和豫资新材料集团的战略注资,打造储能行业产融联动新样板,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星辰新能 中国石油 投资 2023年,从国内到海外,从发电侧到用户侧,万亿储能赛道在全球爆发出强劲的增长势头。5月24日,Ampace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mpace新能安)首度亮相上海第十六届国际太阳

5月11日晚,君禾股份公告,拟以现金4.5亿元认购黑龙江哈工石墨科技有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使得公司绑定负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与其进行深度合作。而君禾股份主营业务为家用水泵,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