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在盈利性方面,美国电网市场化程度高,商业模式成熟、利润高、客户粘性高。不少储能企业纷纷加速“出海”,以全面进军海外市场为主要目标。
中国储能电芯厂商早已逐步向海外开拓。一方面,国内大储项目“增收不增利”,而海外大储产品单价高、市场成熟,部分海外市场叠加政策补贴,给到电池企业的利润空间更高。
另一方面,美国市场对电池、逆变器等产品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同时对储能系统有更为严苛的门槛。通常来说,海外市场对电池的认证、安全合规要求等较高,拿下海外市场也可侧面印证储能企业的技术与实力,从而备受市场的肯定。
全产业链突破
北美市场
美国是主要的储能市场之一。各环节中国储能领军企业,携带涵盖了电网级储能、家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在内的全场景储能产品/解决方案亮相,中国企业开拓美国市场的步伐持续大跨步前进。从电芯角度切入美国储能市场,能实现本地化生产的电池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主动权。但目前,在全球经济博弈下,中国电池企业在美建厂阻力较大,切入美系储能系统集成商供应链亦是不错的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积极出口美国市场的储能企业包括储能电芯公司及自研电芯配套户储终端产品的企业。
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瑞浦兰钧、远景动力、海辰储能、亿纬锂能等多家企业获海外储能集成商大单。此外,国内电芯、逆变器企业通过打入Fluence、Powin Energy、Tesla等头部集成商供应链进入美国市场,不少企业通过在美设厂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方式打开美国储能市场。
出海路漫漫
国际市场“持久战”
值得注意的是,对更多出海企业而言,开拓国际市场仍是一场“持久战”,如何加强本地化建设,与更多当地开发商、集成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都是必须破解的课题。业内人士表示,其一,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不同、法律不一样,更为重要的是电网标准不一致,终端消费习惯差异大。储能企业需要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本地化产品,从而才能在海外成功站稳脚跟,从做大走向做久。
其二,建立稳定的海外分销合作关系、构建海外用户的画像、协同通信匹配、深度绑定海外渠道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其三,储能出海需要进行一系列认证,包括北美UL认证体系、欧洲CE认证体系等,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要酌情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