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材料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钠电材料”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钠电材料”最新资讯信息。关于“钠电材料”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钠电材料

5月16日-18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 2023)在深圳举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容百科技;股票代码:688005;展位号:4T171)出席CIBF 2023。本次展会,容百科技主要展出产品包括三元正极、三元前驱体、钠电正极、磷酸锰铁锂正极等。

近日,公司成功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科源产业基金、有孚创投、海迅和仲资本等,本轮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产能基地以及项目运营。乐普钠电是钠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及关键正极材料研发和制造商,依托于创始团队近20年行业经验以及多年研发储备,已在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双技术路线布局了总计10余种产品型号,其中包括独家研发的四元钠电和锂钠复合材料。

2023年,储能领域共发生394起融资(含IPO),共涉及公司326家,整体融资金额大约900亿元(含IPO融资额约300亿元)。
融资 储能市场 新型储能 
长远看,五矿从“幕后”走到“台前”后,前文提及的发展战略有望加快落地。与此同时,随着科学发展战略持续推进,长远锂科业绩回暖自然也不是难事。

1月8日,动力电池回收龙头企业格林美发布公告称,下属子公司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林美钴业”)生产钴产品的辅助工序锰铜综合回收提纯车间于2023年1月7日12时许失火。在当地消防应急部门的扑救下,火势已于着火当日扑灭。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调查确认中。本次火灾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格林美钴业主导产品钴产品制造的核心工序没有受到影响。

在锂电池材料成本高企背景下,企业布局钠离子电池热情高涨。“宜昌发布”消息显示,1月8日,贤丰集团投资建设的钠电锂电新能源正极材料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湖北宜昌枝江。 图片来源:宜昌发布 据悉,钠电锂电新能源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55亿元,拟建设5万吨规模的钠电材料,

11月22日晚间,厦钨新能(688778)公告,公司拟与中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国贸”)在安徽省铜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资设立中色正元(安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下简称“合资公司”,最终以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核准为准),

近段时间,国内市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连跌40余天,降至10万元/吨左右。在此背景下,曾“因理论上性价比优势备受追捧的钠离子电池是否会就此失宠”的话题,引发业界热议。
钠电 电池 钠离子 
然而储能行业,却似乎并未被寒风侵袭。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张、新进入者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充满想象力的行业发展空间,正在吸引着投资者风风火火进入,展现着持续高涨的投资热情。
储能 市场 投资 
钠电池项目投资热度不减。3月12日,总投资20亿元的瓦司特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签约落户湖南长沙望城经开区,将建设年产5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
钠电材料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11月15日下午,云南省永平县新能源电池先进电极材料项目举行开工典礼。据悉,该项目用地面积约100亩,建设期15个月,总投资2.2亿元人民币,建设内容为年产1万吨新能源电池先进电极材料生产线以及与之配套的公用工

据中汽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4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5.5GWh,占总装车量71.9%,同比增长48.7%,环比增长7.8%。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占率突破70%大关。出口方面,磷酸铁锂电池在出口占比上也开始崛起,与三元锂电池基本持平,都达到6.3GWh。而在2023年,磷酸铁锂电池出口占比还仅有30%左右。
磷酸铁锂 正极材料 
7月6日,广西南宁市发布加快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推进新型储能项目示范应用。积极布局建设集中式独立储能电站,发展用户侧、电网侧配置新型储能,大力拓展新能源电池若干应用场景,对装机容量5万千瓦/1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集中式新型储能电站,且经认定使用本市产电池产品达到一定比例的,按并网放电量或接受统一调度调峰容量,给予运营奖励。在重点区域统筹布局一批集中共享储能项目,力争申报列入全区示范项目。探索试点建设大型新型储能调峰电站。

2023年,经历了材料价格暴跌后,锂电细分领域企业的业绩注定各有喜忧。
锂电 材料 财报 
上世纪中叶,成立之初的新中国工业生产能力极端落后,工业部门残缺不全。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贫弱局面,1950年与1952年,外贸部相继成立中国矿产公司和中国五金电工进口公司,也即五矿集团的两个前身。
五金电工 正极材料 锂电 
2023年还是“钠电池元年”吗?如果将这个疑问放到去年年底,或许都不成为一个问题。然而随着碳酸锂价格的迅速回落,早前火爆异常的钠离子赛道热度一时间降至冰点,在储能

钠电池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6月28日,中比新能源”“臻钠E1”车规级大圆柱钠离子电池32140NS,并宣布实现量产下线。

7月3日,格林美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与深圳盘古钠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盘古新能源”)达成钠电池正极材料战略合作及产品供应框架协。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供销、加工、新产品开发、创新战略合作、钠电回收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长期稳定合作,而同等市场条件下,盘古新能源将优先采购格林美钠电池正极材料,预计供需量约为1万-1.5万吨/年。

图片来源:德方纳米来自德方纳米(300769)的消息显示,9月19日上午,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在云南曲靖正式投产。据悉,曲靖德方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5.9亿元,选址位于曲靖经

据美联新材(300586)消息,11月28日上午,公司控股子公司辽宁美彩新材料有限公司与辽宁海城市政府共同签署《招商引资协议》,双方合作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钠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
美联新材 钠电 辽宁 
呼声颇高的“钠电池量产元年”,市场开拓似乎没有预期的那般顺利。需求侧,年内确定搭载钠电池的车型少之又少,目前仅有奇瑞iCar、思皓花仙子、江铃集团新能源EV3等宣布了钠电池“上车”计划。与此同时,电池级碳酸锂回落至30万元/吨左右,钠电池的成本优势不再突出。

钠电落地场景清晰叠加发展政策支持,吸引了不同背景的企业布局该赛道。7月27日,浩钠新能源与悦达储能在盐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月8日,在广东省广州市,总投资55亿元的钠电锂电新能源正极材料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宜昌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切入钠离子电池赛道,翻开了锂、钠“比翼双飞”的产业发展新篇。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泽江,贤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海滔见证签约。

10月28日,格林美披露三季报。
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2.28亿元,归母净利润5.4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37亿元,同比大增147.74%。
格林美表示,公司“新能源材料制造+城市矿山开采”双轨驱动 业务体系稳步发展,为2024年业绩高增长通道铸底。
电池 回收 新能源 
4月24日,众钠能源发布第一代极致性价比钠电池聚钠1号。该电池循环寿命大于1500次,电池重量小于11kg,使用温度在-20-55℃,倍率性能1C/2C@30s,将首先投入两轮电动车市场,并于7月开启量产交付。

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研发与迭代层出不穷,同时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技术角逐和竞争也此起彼伏。
近年来,得益于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的重金持续投入,中国锂电产业蓬勃发展,并一跃成为全球锂电技术的策源地。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中国锂电产业发展壮大,以及头部企业开始出海,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链的专利争端开始增多
电池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1月8日,在广东省广州市,总投资55亿元的钠电锂电新能源正极材料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宜昌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切入钠离子电池赛道,翻开了锂、钠“比翼双飞”的产业发展新篇。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泽江,贤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海滔见证签约。

2月28日,由临海市人民政府、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主办,永太科技(002326)独家协办的“问道”临海暨2023中国钠电池产业生态圈企业家峰会在浙江临海举办。当日下午,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匡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从含氟技术到新能源材料的发展与思考》的主题演讲。

6月12日晚间,赣锋锂业发布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全资子公司Ganfeng Lithium Netherlands Co., B.V.的控股子公司阿根廷Minera Exar S.A.公司通知,其旗下阿根廷Cauchari-Olaroz盐湖项目已产出首批碳酸锂产品。公司预计随着后续的产能爬坡及产线优化,该项目将逐步产出电池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