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SK、LG、三星斥资超4000亿备战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2-05-30 01:37:35

5月31日14:30-15:30,索比储能网特邀我国氨燃料开创者王兆林教授、双碳专家张承建先生、厦门大学氨能源工程实验室朱维源研究员进行负碳电网与储能中坚、氨燃料发展历史及现状直播介绍。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11.1GWh,相比2020年的144.7GWh同比增长115%。

2021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286.1GWh,同比增长118.40%;前10家企业总装机量占比91.96%,相比去年提高1.43个百分点。

其中,韩国三巨头LG新能源、三星SDI及SK On均在前十企业名单中,三家企业合计市场占比达29.38%。

进入2022年,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景气度持续高涨,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猛增。

韩系三家动力电池企业的扩产计划也纷纷达到千亿级别。

SK集团

三大电池巨头斥资超4000亿备战

5月26日,SK官方发布消息,集团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247万亿韩元(约1.32万亿人民币),以支持公司在半导体、EV电池和生物制药领域的业务。

其中,计划在2026年前将在半导体和材料领域投资142.2万亿韩元(约7633亿人民币);在动力电池等绿色业务投资67.4万亿韩元(约3639亿人民币);在5G数字领域投资24.9万亿韩元(约1337亿人民币);在生物医药领域投资12.7万亿韩元(约682亿人民币)。

起点锂电大数据获悉,2021年SK On装机量较2020年同比增长140%,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企业中排名第6位,较上年有所上升,市占率达5.4%。

面对即将到来的2030年的碳排放目标,SK集团还计划提前实施NET ZERO,在动力电池及氢能等新能源业务方面,SK斥巨资主要用于扩建电池隔膜工厂等项目。

据悉,SK为了满足动力电池生产需求,正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布局。

去年12月底,消息称SK On位于中国常州的正极材料工程即将正式投产运行,该工厂年产量为5万吨,生产的动力电池可配套约47万辆新能源汽车。此次投产也标志着SK集团正式形成量产铜箔、隔膜等的电池产业链。

目前,SK On已在中国建设及规划4座电池工厂,已投产的3座工厂分别位于盐城、惠州和常州。截至去年年底,SK On在华电池厂已达到37GWh。

在海外,SK On在美国、匈牙利也有布局电池产能。包括与福特的合资工厂、乔治亚州两座年产能22GWh的电池工厂及匈牙利两座年产15.5GWh电池工厂。据悉,SK On与福特在美国的合资工厂年产能达60GWh,到2030年将提升至180GWh。

此前,SK On宣布,到2023年公司的电池年产能将达到85GWh,2025年达到220GWh,到2030年超过500GWh。

随着各地电池工厂的产能逐步释放,SK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LG新能源

三大电池巨头斥资超4000亿备战

相较于韩系另外两家动力电池企业,LG集团旗下子公司LG新能源常年霸榜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三位置。

据起点研究(SPIR)数据显示,2021年LG新能源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二,同比增长96.47%,市占率达19.7%。

但随着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崛起,LG新能源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大。为了提升市占率,从2020年以来,LG新能源的扩产及资本动作不断。

5月26日,LG集团发布中长期战略报告,计划到2026年在动力电池、车辆电子系统、下一代显示器、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等关键领域投资106万亿韩元(约合5724亿人民币)。

其中,LG集团计划在5年内投资超10万亿韩元(约540亿人民币)用于电池和电池材料。

在电池业务方面,以LG新能源为主体,计划对其位于忠清北道的梧仓工程进行额外投资,用于生产圆柱电池。并将重点发展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下一代电池,发展BaaS平台等新业务。

在电池材料方面,以子公司LG化学为主体,计划到2026年在正极材料、隔膜、碳纳米管等电池材料领域投资1.7万亿韩元(约91.8亿人民币),目标成为世界第一的综合性电池材料企业。

资料显示,LG新能源由LG化学电池部拆分而来,此前LG化学已在韩国梧仓、美国密歇根、中国南京、波兰弗罗茨瓦夫设有生产基地。此前,LG新能源还多次爆出计划在美国建设6座动力电池工厂,这些工厂的动力电池产能主要为海外客户服务。

目前,LG新能源已与特斯拉、通用汽车、沃尔沃、大众、现代等全球知名车企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LG新能源在今年年初的IPO媒体交流会中还表示,公司未来将击败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第一大电池制造商。

三星SDI

三大电池巨头斥资超4000亿备战

相较于上述提到的两个韩国动力电池企业,三星SDI去年的成绩虽然有所下滑,但其实力也不容小觑。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1年,三星SDI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内的市占率达4.28%,在企业排名中居第6位,较上年下降一位,刚好与SK On位置互换。

但在电动工具行业内,三星SDI依然霸占着龙头位置,其出货量是第二名的两倍以上。

今年一季度,三星实现销售额4.0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6.7%;实现营业利润3223亿韩元,同比增长一倍以上;实现净利润3627亿韩元,同比增长141.8%。

在动力电池领域,三星SDI今年1-2月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GWh,同比增长30.7%。

为了拓展市场,进一步争夺市场地位。5月24日,三星SDI宣布未来5年,公司将在芯片、生物科技等领域投资450万亿韩元(约2.43万亿人民币)。

同日,三星SDI还宣布将与当前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在印第安纳州科科莫市建立动力电池工厂,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该工厂初始年产能为23GWh,目在未来几年内计划增加到33GWh。并且随着对 Stellantis 电动汽车的需求预计将增加,总容量将进一步增加。

此外,合资公司计划投资25亿美元(约168亿人民币),后续可能会逐渐增加到31亿美元(约208亿人民币)。

在合作内容方面,三星 SDI 将应用其尖端技术 PRiMX 为北美市场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和模块。该高端电池技术品牌由三星SDI于2021年推出,并于2022年1月正式发布。

今年3月14日,三星SDI宣布,公司已经开始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市建设一座电动汽车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并引进固体电解质和金属阴极的生产设施系统。

目前,与三星SDI合作的车企包括大众、宝马、奥迪、沃尔沃、Rivian、Stellantis等多家汽车制造商。

此前,欧洲一直是三星SDI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主要市场,而随着与北美客户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其踏入美国市场的步伐也更加坚定。

总 结

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格局愈发激烈的状态下,中日韩三系的动力电池企业崛起速度不断加快。而长久以来,中国的一线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一直稳坐动力电池市场的第一把交椅。虽然二线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但未来市场仍然由少数头部企业把握着话语权。

三大电池巨头斥资超4000亿备战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20530/44903.html

新闻介绍:

5月31日14:30-15:30,索比储能网特邀我国氨燃料开创者王兆林教授、双碳专家张承建先生、厦门大学氨能源工程实验室朱维源研究员进行负碳电网与储能中坚、氨燃料发展历史及现状

责任编辑:储能wenyan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