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充电设施跟得上吗?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2-12-06 09:38:2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1.4%和105.4%,产销连创历史新高。在山东,新能源汽车销售也一直保持高热度,今年前三季度,山东新能源汽车实现零售额276.3亿元,增长166.5%。

新能源汽车因其使用费用低、不需要限号出行、保养费用低以及节能减排等优势,近年来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保有量迅速增长。但是,要想让消费者下定决心购买新能源车,有一个因素必不可少,即充电设施,毕竟,如果充电不便,所有的优点对车主而言都是“空中楼阁”。目前,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的“底气”还是“掣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022年1~10月全国桩车增量比为1:2.5

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对于推广发展新能源汽车至关重要。《2021中国用户新能源车消费决策和态度调研报告》显示,充电不方便、长途出行续航焦虑,这两点依然是用户对新能源车的最大顾虑,占比均在55%左右。

今年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528万辆,同比增长105.4%,作为重要保障的充电基础设施能否跟上如此快速的增长呢?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简称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09.1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528.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爆发式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充电设施跟得上吗?

多种原因导致用户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

受限于车位不固定、电力容量不足、物业服务企业不配合等各种客观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新能源汽车都有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的条件。威马汽车CEO沈晖就曾表示,在2021年交付的4万多台车中,随车附赠的充电桩有近2万根送不出去。

截至2021年底,中国充电联盟采样了38.1万条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原因数据。其中集团用户自行建桩、居住地没有固定停车位、居住地物业不配合这三个因素是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8.6%、10.3%、9.9%,合计68.8%。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充电设施跟得上吗?

山东公共充电桩及充电站保有量均上榜全国前十

让有购买新能源汽车意愿的消费者都能无后顾之忧,就要着重考虑公共充电设施的发展。从全国来看,截至2022年10月底,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168万台。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湖北、山东、安徽、河南、福建保有量居于全国前10位,合计总量占到全国公共充电桩比例的71.6%。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充电设施跟得上吗?

青岛市新能源车及充电站保有量全省最多

《山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山东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3.38万辆,充电桩保有量为11.76万台,累计建成充换电站数量为4971座。具体到各市来看,哪里分布最为集中呢?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充电设施跟得上吗?

你买新能源车了吗?充电方便吗?如果仍觉得不够便利,来了解一下下一步全省及各市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的筹划与布局,不知是否能增强你购买新能源车的意愿。

按照《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到 2025 年,山东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应用规模预计将达到100 万辆。为了跟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山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公共、专用充换电站保有量将达到8000座以上,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5万台以上,个人充电基础设施达到25万台以上。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充电设施跟得上吗?

《山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十四五”期间主要任务还包括新建居民小区停车位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各类社会停车场所按配建要求建设充电设施,适当提高老旧小区1.5公里范围内充电设施数量;加快补齐乡镇充电设施建设短板,实现充电站“乡镇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城市中心城区平均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3公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90%,其他地区不低于80%。

当充电问题不再是个困扰,你会考虑买辆新能源车吗?

新闻介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1.4%和105.4%,产销连创历史新高。在山东,新能源汽车销售也一直保持高热度,今年前三季度,山东新能源汽车实现零售额276.3

责任编辑:zhy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