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造车新势力”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造车新势力”最新资讯信息。关于“造车新势力”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造车新势力

10月23日,合肥市工信局发布数据,今年截至10月21日,全市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远超去年全年74.6万辆。预计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万辆,同比增长74%。
新能源车 补贴政策 合肥 
3月2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理想汽车CEO李想则表示,碳酸锂的成本可能就3-5万元,不应该那么贵,这是暴利,但是就拿石油来讲,石油的价格不是按照成本走的,“碳酸锂会跟石油一样,不再按成本计算。”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爆发式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310万辆,渗透率达到26%。而与之不匹配的是充电桩数量仅521万个,桩车比1:2.5,远远低于燃油体系1:127的枪车比。

蔚来是在研发领域最舍得花钱的造车新势力,但当外界评价蔚来时,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关键词可能是高端、服务、体验,或许并不是“技术范”。
一直以来,蔚来研发投入产出效果似乎并没有那么明显。
蔚来 技术 造车新势力 
近两个月来的比亚迪,好消息不断。首先是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最新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报告显示,比亚迪超过韩国LG Energy Solution,市场占有率达到16.2%,成为仅次于宁德时代的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

5月15日,工信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和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现在快充主要的问题在于电池负极,它能否在短时间内承受大量锂离子,而相关的解决方案包括梯度电极、混合负极、热管理策略等方式。”近日,在第四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2023深圳)国际交流会上,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电池研究院院长毛文峰,作题为《XFC极速电池技术-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演讲,并分享了巨湾技研在锂电池快充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储能 动力电池 
华为汽车业务又有新消息。
2月21日,微博账号“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猛士科技”均发布预热微博:“新年逢新友,翌日有喜事”。
华为汽车 猛士科技 鸿蒙智行 
车企造电池是大势所趋,电池企业在阻挠车企造电池的道路上也已经展开行动。
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要求入职的应届生要签竞业协议,不签不给入职。而传出的长达13页的竞业协议中,不仅有中创新航、比亚迪(弗迪电池)等电池同行,还有长城汽车、理想、小鹏、蔚来等多家知名车企。
车企 电池 宁德时代 
据彭博社1月21日报道称,美国国会已禁止美国国防部采购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在内的六家中国企业生产的电池,这项规定将于2027年10月起生效,是美国去年年底通过的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一部分。
美国 宁德时代 电池 
2023年产销双双刷新纪录,让中国汽车产业在2024年站上更高起点。然而,开年以来车市“火药味”十足:比亚迪掀起、多家车企跟进的新一轮“降价潮”来势汹汹,造车新势力高合“掉队”停产,与之相对的则是多家传统跨国车企发布业绩创新高的2023年财报、梅赛德斯-奔驰推迟电动化进程……一边是国内市场白热化拼杀,另一边是赚足真金白银的跨国车企暂缓“加电”。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迈入新发展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何去何从?
新能源 汽车产业 电动化 
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下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加剧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分化。记者对近两年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破产重整案进行初步统计后发现,截至今年10月,国内共有27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破产或破产重整。其中,有17家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整车制造,并且不乏博郡、陆地

今年一季度,有外贸“新三样”之称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表现持续火爆,合计出口2646.9亿元,同比增长66.9%,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在“新三样”中领先。一季度,电动载人汽车出口647.5亿元,同比增长122.3%,占中国汽车出口的比重提升5.1个百分点,达到43.9%。作为新能源车主要动力源的锂电池同样表现亮眼,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锂电池出口1097.9亿元,同比增长94.3%。
储能 电动汽车 
近日,财政部下达2024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即新能源汽车补贴合计229.3313亿元,分别包括2022年度清算下达资金156.4661亿元、2024年预拨资金72.8652亿元。整体来看,陕西、湖南、上海所获补贴均超过30亿元,其次为广东和浙江将获得超23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安徽将获得15亿元。
新能源汽车 节能减排 补助资金 
昨天,苹果在内部披露了一则消息,令世界汽车业“震惊”:苹果将放弃长达十年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这也意味着该公司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项目之一走向终结。
苹果 电动汽车 智能化 
五菱宏光MINI EV 官网资料图片自2020年7月,人民的代步车——五菱宏光MINI EV(下文简称:宏光MINI EV)上市后便凭借小巧的造型和亲民的售价出圈,精准契合消费者对于微型电动车的需求,引爆了平静的市场。据上汽通用五菱官方数据,宏光MINI

2月28日早间,蔚来(NIO)公告,公司已通过香港交易所聆讯,获得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的原则上批准,并已发布相关上市文件。蔚来计划于2022年3月10日开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9866”。注意到,同为造车新势力的小鹏、理想已分别于2021年7月和8

2022年4月9日下午,蔚来汽车在其APP上发布说明称,因为疫情的原因,目前蔚来整车生产已经暂停。具体恢复生产的时间,官方暂时没有发布。蔚来汽车官方表示:自3月份以来,因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目前尚未恢复。

6月21日,小鹏汽车宣布,历史累计交付量于本周正式突破20万辆。回顾2022年小鹏汽车的交付量,我们不难算出截止日前2022年小鹏汽车销量:截止日前销量7万辆。 从2022年6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2022年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中显示,前1-5月,小鹏汽车交付量为53688辆,历史交付量为183688辆。在今天历史交付量突破20万量,我们可以知道。2022年6月小鹏汽车交付量已达16312辆,截止日前交付量为7万量。

1月29日,京东汽车与岚图汽车在北京京东总部正式签约,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作为其中重点合作板块,京东汽车将与岚图共同推出“岚京计划”,构建全线上用户体验销售平台。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京东在电商行业的零售业务及全集团生态资源优势、岚图科技在汽车行业领先的研产销和品牌优势,实现双方在汽车行业的国内外业务全方位拓展。
岚图汽车 京东 合作 
6月28日,零跑汽车宣布完成第十万台量产车的下线,成为继“蔚小理哪”之后,第五家达成10万台里程碑的造车新势力。资料显示,从2019年6月28日首台量产车零跑S01下线,到第十万台量产车——零跑C11性能版下线,零跑汽车用时三年完成了从0到100,000的

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选择发展方向相对明确的产业、发挥国家政策的支持引领作用、通过供给侧补贴发挥市场选择作用、通过逐步降低补贴强度加强企业创新激励等方面。产业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推动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未来产业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国家政策 
5月10日,乘联会发布数据,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28.0万辆,同比增长50.1%,环比下降38.5%,环比下降幅度异常,新能源发展同样受到当前疫情波及和冲击。1-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46.9万辆,同比增长119.0%。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

车企投资电池企业,电池企业入股造车新势力屡见不鲜,新能源产业席卷全球的大热潮下,抱团互相取暖已成常态。11月18日,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岚图汽车”)宣布完成A轮引战融资协议签署和交割,本轮融资近50亿元,融资后市场估值近300亿元。

3月18日,美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Fisker(菲斯克)表示,将暂停电动汽车生产六周,并在未能支付利息后通过出售可转换债券筹集至多1.5亿美元资金。Fisker正试图应对现金紧缩,截至3月15日,Fisker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余额为1.209亿美元,远低于去年年底的3.959亿美元。Fisker重申,该公司正与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洽谈潜在交易,但并未透露具体名称。
电动汽车 美国 造车势力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持续推进,新能源行业长期趋势愈发明确。虽然2023年一季度由于补贴退坡导致2022年底新能源车需求部分透支,叠加碳酸锂价格急剧下跌、车企降价、消费者持币观望,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增速放缓,但市场仍认为新能源行业有望延续高增长。

在过去的2023年,我国汽车行业迎来了高光时刻。
国内汽车总销售量达到3000万辆,同比增长11.7%。
新能源汽车 电动车企 电池技术